首页 > > 33

建長江經濟帶意義重大

2014-05-09
来源:香港商報 凌昆

  凌昆

  日前總理李克強到重慶視察時,召開了座談會研究建設長江經濟帶事宜。這個概念多年前已經提出,但到今天建設條件更為成熟,而且習近平的領導班子坐言起行,推動政策落實的積極性更強,力度更大,故可預計就相關建設將有更多具體規劃和行動出台。

  順應發展需要

  長江經濟帶的經濟潛能巨大。這裏約佔全國五分一土地,住有6億人口,橫跨東中西三大地區,連接長三角,長江中游如武漢等的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等重點發展區域。現時建設經濟帶已非常必要而及時,並可順應發展、市場化改革及開放的需要﹕

  一、融合發展的需要。各區域的發展已見成效,有必要以經濟帶推動該區域融合,以使各區發展能再上層樓。長三角發展已漸趨成熟,武漢及成渝等地的發展亦初見成績,通過跨區融合進行分工互補,乃促進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二、梯度轉移加快的需要。近年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趨於成熟,加上民工荒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催迫,一些產業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發展梯度位能效應正更全面地發揮。為了使這過程更為順暢及健康地進行,迫切需要建設經濟帶以方便新一輪的產業重組及各區功能分工。

  三、發展與改革的需要。上述區域融合發展與梯度轉移的需要,再加上中國正啟動新一輪的市場化,要求在建設個別區域統一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更廣闊的統一市場。建設經濟帶將有助促成全帶統一市場,並加快由區域市場走向全國市場。

  四、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需要。中國對外開放先是沿海進行,再後沿內陸邊界進行,到今天隨着兩種開放漸趨成熟,已有必要使其聯通。長江經濟帶正可起到這樣的功能﹕東連長三角,西接大西部,東沿海西沿邊,一帶兩頭對外。此外,最新的對外開放已發展到跨國經濟帶如絲路經濟帶等的建設,這便要求有國內的經濟帶配合,把各地的資源匯集到相關的邊境地點。例如依託長江經濟帶,華東及華中等地的要素及企業,可更容易到達西北及西南的沿邊地區,從而方便參與跨國經濟帶的建設。

  五、加快及深化西部大開發的需要。經過十多年的大開發後,西部發展已上了軌道,從而促使東中西部的發展趨向平衡。近年中西部的GDP、投資及外貿等的增長都比東部為高,顯見後發優勢正在發揮作用。建設長江經濟帶將可通過引導資源流向,讓中西部進一步加快發展,從而擴大中國發展的戰略縱深,並強化全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後勁。

  經濟戰略意義重大

  由上述可見,中國提出建設長江經濟帶十分及時,關鍵是不要再如過往般提出後卻未有制訂具體方案及落實的行動。這次或許不同﹕習班子的作風是言出必行,並盡快上馬。有關政策必須從幾個大方向開展﹕

  一、基建聯通。能源交通的全江全流域規劃尤為重要。交通上要搞好長江航運的開發及管理,和東西的高鐵連貫。能源上要搞好上游及支流的水電梯級開發,並建設東西走向的電力高速公路。

  二、產業合作。要制訂重點產業分工布局及全產業鏈的互補發展計劃。長江上中下游地區經濟環境各具特色,故有很豐富的產業差異發展和互補空間。可產生可觀的協調效益(synergy)。

  三、要素流動。為促成各地融合發展和優勢互補,除產品流動外,還須有要素流動,包括勞力、人才、資金、技術及信息的無阻礙交流。推動這些流動應成為建設經濟帶相關政策的基本環節。

  四、協調法規盡量統一。避免各地的土政策妨礙產品及要素流通,特別是要清除各地的保護主義壁壘措施,以便形成全帶統一市場。同樣重要者是協調外地企業進入營運的門檻。

  從上述可見,建設長江經濟帶乃發展、改革與開放的綜合性項目,既要發揮發展潛力,也要釋出改革紅利,經濟戰略意義深遠而重大。因此在長江經濟帶外,當局還應考慮構建其他的東西走向經濟帶,如西江帶、隴海帶以及三北帶等,以使類同效益能在全國收穫。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