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日本為何熱衷中日首腦會晤

2015-04-24
来源:香港商報

  4月22日,正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席亞非首腦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了約30分鐘會晤。此前曾有媒體預計,「習安會」的方式可能是「站立交談」。現在看來,這次會晤的「規格」明顯超出了這樣的預料。這也是自去年11月以來中日首腦的第二次會晤。國際場合的雙邊會晤本來司空見慣,但因為中日關系的特殊性,「習安會」還是蘊含着不少玄機。

         日改善對華關系看似有誠意

  中國媒體在報道「習安會」時,使用的標題大都是「習近平應約與安倍會晤」。特別強調「應約」二字,是想凸顯這樣一個事實:會晤是由日方主動提出來的。其實,這已是多年來中日關系的「潜規則」了——哪一次高層會晤不是在日方一再請求下實現的呢?不僅如此,據日本媒體報道,安倍在雅加達發表演講前,曾把演講稿送與中方過目,以期獲得中方的認可,為首腦會晤創造條件。照理說,一國領導人在國際場合發表演講,事先卻送與他國過目,似乎有些「掉價」。這恰恰表明,日方促成中日首腦會晤的願望是非常迫切的。

  事實上,不光是現在,近年來歷任日本首相都把實現訪華或實現首腦會晤當作重要的外交目標。以安倍為例,2006年9月他首次就任首相后不到10天就匆匆訪華。此前為了獲得中方認可,安倍曾明確表態將不會像前任小泉那樣參拜靖國神社。一年后,安倍因為「健康原因」辭職,此后的日本首相如走馬觀燈似地換個不停。至2012年12月,先后經歷了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等六任,基本上是一年一換。但這些「臨時首相」都在短暫任期內,通過種種努力實現了訪華。

  不過,中國的大門是不會無條件地朝着日本敞開的。2012年12月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后,中日關系已經因為日本的「購島」事件陷入僵局,日本首相訪華已不具可行性。在此情况下,日方退而求其次,改為致力於通過國際場合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即便如此,這樣的請求也一度為中方拒絕。去年11月APEC峰會在北京舉行,日方費盡周折,并在釣魚島問題上作了新表態后,中方才同意舉行短暫的非正式首腦會晤。尽管中方刻意壓低了會晤規格,但日本輿論仍將其看作是「外交勝利」。

  日對華外交好玩虛的

  如果僅僅從熱衷中日首腦會晤的程度來看,日本似乎不乏改善中日關系的誠意。但事實上,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另一方面,在事關中國人民感情及核心利益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上,日本或者執迷不悟,或者得寸進尺。以安倍為例,他上台后顯著加快了修改和平憲法的進程,解禁了集體防衛權,強化了針對釣魚島的軍事安排。就在本月15日,日本又極力唆使西方七國峰會在聲明中加入了關於南海問題的聲明。就在安倍動身前往印尼的22日,他還特地向靖國神社獻上了「真0」祭品。第二天,竟有100多名日本國會議員前往靖國神社拜鬼。

  如何解釋日本對華外交的矛盾現象呢?很簡單,日本不過是在玩「兩面派」的游戲而已。一方面,由於良好的中日關系可以滿足日本在經濟、政治、外交乃至安全領域對中國的戰略性需求,所以日方對推動兩國高層交流的積極性十足;另一方面,在事關中國人民感情和國家核心利益的實質性問題上,日本又不斷加大防範和進逼中國的力度。日本的如意算盤在於,在不斷強化針對中國的戰略安排的前提下,僅僅通過「高層會晤」之類的外交技術手段,就實現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的願望。如此一來,良好的中日關系既滿足了日本在經濟、政治、外交等方面對中國的戰略需求,日本又得以在「和平友好」的氛圍下做出各種防範和進逼中國的戰略安排。

  香港商報評論員 余永勝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