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传递三大讯息

2015-04-26
来源:共识网

   據日前的人民日報新媒體報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程來到嚴復故居進行考察。據報道,工作人員說,《政治學》等經典名著都由嚴復首次翻譯引入國內。李克強補充道:還有《國富論》和《論法的精神》。他指著展柜內的《天演論》說,嚴復的翻譯確實做到了信、達、雅,這本書我插隊時也讀過。

 
  李克強贊譽嚴復:嚴復學貫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向國人翻譯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同時,又葆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嚴復。
 
  領導干部有自己的好惡、興趣以及關注點,領導干部抵達某地考察、參觀,未必都要進行公開報道。一般而言,領導干部考察某地,經公開報道的考察內容,當都經過慎重的考量,與工作有莫大關聯的。尤其是,其往往通過公開的考察、參觀,暗示今后一個時期重大的工作方略以及工作指向。
 
  李克強總理在福州考察嚴復故居,即應作如是觀。
 
  具體而言,李克強總理考察嚴復故居并贊譽嚴復,至少向外界傳遞出了三個方面的訊息。
 
  其一,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偉業,在這個偉大進程中,“開民智”至關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關重要。當今,我們有必要在開放先驅博大精神的輝映、感召下,強有力地推進開放進程。
 
  作為清末極具影響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被譽為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廣為人知的是,嚴復翻譯《天演論》、創辦《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
 
  在腐敗的清末,意識到國家危亡、民族危機的嚴復,一生疾呼實行變法,他認為,不變法,必將亡國。
 
  那個年代,嚴復即已認識到,這一切都必須“從娃娃抓起”。故此,他效仿西方的重視教育,大力辦校,積極辦校。他除親自總理北洋水師學堂長達20余年外,還幫助天津俄文館、北京通藝學堂等辦學。
 
  嚴復鼓勵教育,目的只有一個,“開民智”。現行的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可以被認作是嚴復的首創。
 
  值得留意的是,基于對國情民性以及西方實踐的清醒認知與獨特把握,嚴復終身反對革命共和,時持犯眾之論,既不獲解于當時,更致聚訟于后世。即便如此,他終生秉持操守、嚴守準則,一生孜孜以求,未曾有絲毫的改變。
 
  事實證明,嚴復的言行立論,或許更接近中國最正確的路徑走向選擇。
 
  凡此種種,相信李克強總理必了然于心。此時,他贊譽嚴復,更意味著,他認同嚴復的持論與追求,贊賞嚴復的言行與努力。
 
  與其說贊譽嚴復是回到了近代中國開放的起點,不如說是在當今這樣一個重要歷史節點,汲取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的智慧與勇氣,并以其為參照,大力推進百年后中國的開放偉業。
 
  尤其是,漸進式、改良式、非革命、非顛覆式的嚴復式主張、實踐,或許更符合中國當下的現實,更為當下中國不二的選擇。
 
  李克強總理贊譽嚴復,并不單純是對于歷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種導向——當今,嚴復終生的秉守、追求,并未取得成功,當下的中國以及中國人,有必要繼承、完成嚴復未竟的事業,有必要人人成為“放眼看世界”的嚴復。
 
  其二,中國將全方位地向世界敞開心胸,將成為現在和未來,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
 
  中國的開放事業,歷經上個世紀最后20年的風風雨雨,以及新世紀迄今依然不平靜的歷程,紛爭、訟論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國走什么路,依然嚴峻而現實。
 
  在此,我們有必要簡要回顧嚴復的主要思想主張。
 
  嚴復提倡西學。但是,他反對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嚴復如此比較“中學”與“西學”:“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國親親,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為學也,中國夸多識,而西人恃人力。總之,西學‘于學術則黜偽而崇真。’”“中國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
 
  嚴復認為,即便堯、舜、孔子生在今天,他們也會向西方學習。要救中國,必須學西學和西洋“格致”:“蓋非西學,洋文無以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則僅得其皮毛。”“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兩立,合之則兩止”。
 
  重要的在于:“體用一致”“本來一致”,要從政治制度上進行變革——“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和”。
 
  康有為曾稱贊嚴復:“精通西學第一人”。梁啟超評價嚴復:“于中學西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胡適同樣認為:“嚴復是介紹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以一顆“中國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為是,汲取人類一切精神養料,吸納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嚴復曾引赫胥黎所言:“讀書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為我簡編,各物為我文字者,斯真學耳”。
 
  這,或許就是李克強總理吁請所有中國“記住嚴復”的肇因。
 
  今天,我們提及嚴復、肯定嚴復、重溫嚴復、重拾嚴復,這本身就是一種姿態、一種選擇——在當今世界,除了義無反顧地融入世界大家庭、成為世界大家庭之一員,順應時代潮流,順應文明發展進程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其三,贊譽嚴復,是一種汲取、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自信——中國的反腐敗,目的還是為了開放,為了將中國引向現代文明國家。而,開放的成功,離不開反腐敗的成功。
 
  眾所周知,中國當下的反腐敗如火如荼、勢如破竹。反腐敗在提振民眾信心的同時,亦令人們思考反腐敗之后的中國未來。
 
  實際上,腐敗亡黨亡國論也好,腐敗失去民心說也罷,其實都未必是反腐敗的前提與必然——反腐敗之所以成為“沒有退路”的必然選擇,在于:腐敗與變革水火難容、勢不兩立,不反腐敗或曰無力反腐,這不僅會令變革的對立面時刻尋機變盤翻臉,毀掉變革,且會令變革者一無例外地蹈入死地——這樣的變革,甚或說,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結局。
 
  歷數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變革,商鞅變法、秦始皇改革、永貞革新、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及至近代戊戌變法,之所以皆全然失敗,無一成功,就在于,這些變革皆只變革,不反腐敗。
 
  要知道,任何一種變法、改革,都是對既得利益集團、腐敗集團以及權貴勢力的褫奪,都是對為富不仁者的利益平衡,都屬于火中取粟、虎口拔牙。
 
  實際上,但凡變法、改革,都無不會觸怒利益集團、腐敗集團以及權貴勢力,都會與上述集團、勢力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些集團、勢力的強大無比以及殘暴、血腥,往往又被變法、改革者低估。后者雖占據道義、民意以及歷史發展方向的優勢,但并不敵現實的堅硬話語權以及不按牌理出牌的無道。于是乎,商鞅以及戊戌六君子的喋血,也就在所難免。
 
  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當下的變革、開放成功在握,就在于,上述道理,變革者已然心知肚明。并且,利益集團、腐敗集團以及權貴勢力已然天怨人怒、世所不容,上下一心,腐敗團伙難有市場。
 
  而,“沒有退路”“永遠在路上”的反腐敗,實則就是變革成功的保證。
 
  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克強總理贊譽嚴復,著實是在為后反腐敗時代、后變革時代的中國計,是在為中國的未來計——在當下大力反腐敗的同時,不忘未來發展,籌謀未來發展,布局未來發展,起步未來發展。
 
  這,或許就是嚴復浮出當今現實水面的深層內涵。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