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誰在破壞本土文化?

2015-07-02
来源:香港商報

  容雍

  周日,近百名本土派成員在旺角西洋菜南街反對內地大媽在行人專用區唱歌跳舞,聲稱他們帶來噪音,破壞本土文化。事件造成流血衝突,警方要使用胡椒噴霧。翌日報章可見,有人高舉「Chinese Dancing is bad-taste」(中國舞蹈沒有品味)的橫額,劍拔弩張。這明顯是歧視內地的又一事件!

  內地文化豐富本土文化

  星期日的旺角行人專用區,本來就是給各方人士休閒娛樂的場地,內地大媽在那裏唱歌跳舞並沒有違法,不應受到騷擾。事實上,相信當日在那裏表演或進行其他活動的不只內地大媽,而本土派卻單單針對她們,只因覺得她們缺乏品味(bad taste)。這種想法其實是帶有一種優越感,自覺自己所屬的文化群體或所鍾愛的藝術形式比別人強。

  有些人喜歡國語歌而看不上粵語歌,有些人喜歡粵語歌而不愛聽國語歌,均是無可厚非的。跳慣芭蕾舞的人看不慣陝北秧歌,或會自認為品味高雅而有些優越感。但誰說跳秧歌的就一定看得上芭蕾舞?或許芭蕾舞的確更為精緻,但也不宜抹殺秧歌的價值,正像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各自有其愛好者。欣賞藝術需要品味,但是否一定要有優越感呢?須知黑色的布料本來只是做粗活的勞動階層才穿,可是經過時裝設計師的刻意打造,卻成了優雅的小黑裙。有人或許嫌秧歌粗糙,但經過提煉,假以時日,未嘗不可發展成精緻的舞蹈藝術。人是要有品味,懂得分優劣,但若缺乏包容,排斥一切粗糙的藝術,或許也較難推陳出新,點鐵成金。

  再說來自內地的歌和舞,是否就沒有品味呢?香港開埠以來,南來北往,與內地的交流不曾間斷。本土文化最引以為傲的上世紀下半葉的流行文化,未嘗不受內地文化影響。金庸、倪匡都來自內地,他們寫的小說風靡大中華,是香港的驕傲。粵語流行曲是粵曲小調和西洋音樂的結合,粵曲小調又豈能說與內地無關?歷史告訴我們,內地文化其實是豐富了本土文化,而不是破壞。

  缺乏包容造成真正破壞

  內地大媽唱的歌跳的舞因時代和地域的關係,或許不為現時的年輕人所接受。這種情況是出於品味的不同以及對內地的排斥心理,尚可說是人之常情。然而,要訴諸暴力,則過了火,有些納粹的意味了。

  各地文化不同,如果鄰居是印巴裔人,或許你會聞不慣他們煮食的咖喱味,但是否因為這樣就要人搬走,並訴諸暴力呢?同樣,內地大媽唱歌跳舞令你看不慣,你大可繞道而行,走遠一點兒。如果她們聲量過大,你大可循合法途徑,要求她們降低聲量。但是,要搞到示威吶喊,甚至動武,則是破壞了社會的安寧。這也是背離理智和平的本土價值,可以說是破壞本土文化。

  香港號稱國際城市,標榜的是中西薈萃,如果因為仇視內地而變得偏狹、激進,整座城市都會難以進步,暴戾不安,這是任何人都不願見到的。香港的本土文化本來就是一個大雜燴,內地的歌舞破壞不了本土文化,缺乏包容的心態才真正造成破壞。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