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欢乐地方行

【戲曲】河南梆子

2013-11-25
来源:洛陽旅遊網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腔,為河南省最大劇種。現代豫劇,主要有兩大支派:豫西調、豫東調。豫西調,也叫"西府調",因洛陽曾長期為河南府治所在地,而豫西調正是在洛陽一帶形成的,故名。西府調唱腔多用真嗓,音調較低,宮調式,稱為"下五音",道白以豫西方言為基礎。這與唱腔多用假嗓,音調高亢、徵調式、"上五音"的豫東調相比,特色十分鮮明。

  據有關資料介紹:古時洛陽的宮廷樂舞與散樂百戲,在宋代形成了雜劇。明代中期以後,流行於洛陽一帶的民間說唱藝術,逐漸與雜劇合流。而源於荊楚(泛指湖北等地)的清戲(也稱湖北高腔,流行於湖北黃岡、襄樊一帶)傳入洛陽後,和前者融合、同化,形成了一個叫"羅戲"的新劇種,後流行於豫西地區。

  至清代初年,羅戲將越調(流行於河南和湖北北部的劇種)的板腔、秦腔(起源、流行於陝西一帶的劇種)和蒲劇(也稱蒲州梆子,流行於山西南部、豫西、陝東一帶的劇種)的唱腔相摻和,保留羅戲的道白、引子及一些曲牌,並以梆子擊扣節拍,於是"梆子腔"就形成了。再後來,又把襄樊一帶的黃戲(即二黃,相傳因源於湖北黃岡、黃陂而得名,通常和西皮聲腔並用,稱皮黃及今天的漢劇)調門吸收、融合,並將黃戲的表演、武打等搬用過來,最終形成了豫西梆子,即豫西調。

  比豫西調稍晚或大體同時,且各自獨立存在的,還有豫東調(形成於商丘一帶)、祥符調(形成於開封一帶)、沙河調(形成於沙河流域的淮陽等地),它們都可視為豫劇的前身,最後合流成為現代豫劇。

  清代豫西調劇目,多是以生、淨為主角的曆史故事戲,如《斬蔡陽》、《反徐州》等,曾湧現出不少著名演員。進入民國,豫西調繼續發展。先後湧現出文武須生楊小德、大花臉纂金聲、旦角燕長庚等。上世紀30年代初期,有文武老生老盛三、老生張同慶、老生王遂朝(藝名狗尾巴)等。

  上世紀30年代中期,常香玉、湯蘭香和"十八蘭"開始登上舞台。常香玉,鞏縣(今鞏義市)人,本為豫西調演員。她在舞台演出實踐中,吸納豫東調、祥符調的高音特點,將豫西調的音域擴大,研創了既有豫西調渾厚圓潤,又有豫東調華麗高亢的新聲腔藝術,加工、整理了《白蛇傳》、《西廂記》、《大祭樁》、《花木蘭》、《破洪州》等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劇目。

  湯蘭香也為豫西調演員,尤善演悲劇人物。著名的豫劇"十八蘭",系周海水培養的18位豫劇演員,因名字中均有蘭字而獲此美稱,如崔蘭田、毛蘭花、羅蘭梅、郭蘭芝、郭蘭鳳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崔蘭田,成名於洛陽。她以豫西調為基礎,融合豫東調唱法,唱腔委婉優美,做工含蓄,塑造了不少封建社會受苦受難的婦女形象,代表劇目有《秦香蓮》、《賣苗郎》、《桃花庵》等。

  馬金鳳,山東曹縣人,5歲開始學藝,後入開封盧殿元戲班,師承河南梆子第一代女性演員馬雙枝學習豫東調、祥符調。抗戰時期,她在豫西得到豫西調著名演員、豫西梆子旦角行當一代宗師燕長庚的真傳,後輾轉各地,廣泛吸納豫劇不同唱腔特點,上世紀50年代入籍洛陽,創立了具有獨特風格、韻味的馬派藝術,代表劇目有著名的"一掛二花" (《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等。

  閻立品,封丘人,自幼師從楊金玉、馬雙枝學祥符調,後師從豫西調老藝人史景春,學《香囊記》等戲,技藝大長,代表劇目有《秦雪梅》、《藏舟》等。

  至此,可以看出,馳名全國的豫劇五大名旦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幾乎都與豫西調有不解之緣。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实习生5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