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地市简讯

吉安保護文化遺產“留住記憶中的鄉愁”

2014-11-14
来源:江西日報

  本報吉安訊 (記者杜金存 實習生吳俊宇)11月11日,盡管天氣陰沉,泰和縣蜀口村依然有游客前來觀光。數年來,當地政府搶救性地保護該村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對王陽明題名的歐陽氏“復亨堂”整修一新,對明清時期的南莊花園進行重新修復。吉安各地已形成了注重傳承鄉土文化的濃厚氛圍,留住記憶中的鄉愁。

  村莊是傳承歷史、風俗和文化記憶的載體。吉安市古村落或古塔、古廟、古祠堂、古民宅眾多。當地政府決定,古村建筑不僅要保護好,而且要做足特色文章,因勢利導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古村鎮群落。被譽為“廬陵文化第一村”的吉安渼陂古村發展鄉村旅游,把營造和諧旅游環境和人居環境結合起來,加大對古村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實現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近幾年,吉水縣通過各種渠道整合資金1000余萬元,修繕燕坊古村歷史建筑38幢,讓這個古老的村莊風采依舊。

  此外,吉安農村一些長期積淀下來的良好社會風俗、禮儀、節慶以及民間曲藝、廟會、趕墟等,真實反映了農民生活情趣和民俗風情,當地政府也加強保護、發掘和引導。

  永新縣將當地文化遺產融入美麗城鄉建設中,深度挖掘、認真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該縣現有《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省級非遺項目10個。

  永豐縣吊絲燈、農民畫、玉扣紙手工制作技藝、儺舞、民間舞蹈禾扛花等一些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完好,其做法是通過建立非遺項目基地,采取重點扶持政策,鼓勵帶徒授藝,使民間絕技后繼有人。

  鄉土傳統文化體系一旦毀壞,就會造成文化發展脈絡的斷層。青原區組織人力物力對喊船、渼陂彩擎、煙花傀儡等非遺項目進行普查、甄別和整理工作,采取發掘、培育、扶持等多項措施,改變目前民間藝術隊伍后繼乏人的現狀,對傳承人設立專項補助資金,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當地文化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吉安市政府已出臺《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創建國家級廬陵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健全有廬陵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逐步建立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另外,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團體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來。目前,吉安市有永新盾牌舞、吉安縣鯉魚燈、新干剪紙等3個項目分別入選國家級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72個項目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4人被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