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湘黔古道,瑤家“熬茶”香飄四方

2017-05-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湧、通訊員謝定局報道: “世上茗茶萬萬千,哪有瑤家熬茶香;端起茶杯篩滿茶,喝上一口甜三天……”伴著瑤家阿妹嘹亮的茶歌,遊客一邊品嘗濃香的熬茶,一邊追思幽遠的熬茶文化。五一佳節,十多位來自長沙的遊客在湖南邵陽洞口縣羅溪瑤族鄉寶瑤村“古道客棧”跟著瑤家阿妹體驗了一把親手熬制熬茶的快樂。這全國獨有、曆史悠久的洞口瑤鄉“熬茶”,也隨著該縣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香飄四方。

  “熬茶”文化源流長

  鋼水澆鑄的“武陽缸子”,烏黑發亮的托盤,兩平米見方的灶堂,熊熊燃燒的柴火,精心熬制的瑤鄉“咖啡”飄滿農家小屋,“熬茶”是瑤鄉群眾招待貴賓的最高禮節。據悉,羅溪“熬茶”已躋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采摘當地山上的野茶,以清明到穀雨為宜。炒三次,揉三次,揉勁力道是關鍵。經過發汗,文火熏幹;不見太陽慢火熏,存放一年以上是上品。”說起熬茶,寶瑤村原村主任陳雙庚打開了話匣子。原本當過教師又幹了多年村主任的陳雙庚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當地獨具特色的“熬茶文化”。“湘黔古道上接洪江、芷江,下通寶慶、衡陽、長沙,羅溪寶瑤是重要驛站,舊時販賣貨物的客商在這裏歇腳,喝了‘熬茶’解乏補充體力,古老的習俗流傳至今。”

  “我們的先祖曾在這裏篳路藍縷開荒種地,偶然被當地的箭龍蛇咬傷,暈倒在野生茶樹下,是喝了野生茶葉上滴落的露水才解了蛇毒活過來的。”做熬茶、喝熬茶是陳雙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五裏煮熬茶,下五裏講瑤話。過去,湘黔古道上的過往商客都要在瑤鄉客棧打尖或住店,以便歇腳解困。瑤鄉群眾利用高山雲霧茶的優勢,慢慢地摸索‘熬茶’經驗,精制成味道可口,解困提神的‘熬茶’。後來,喝‘熬茶’漸漸成為羅溪上五裏(舊崇陽坪團、宗溪團、白椒寶瑤團)村民招待貴賓的第一禮節。”陳雙庚介紹,在寶瑤附近的幾個古老村寨,一整套制做“熬茶”的工具一直是瑤鄉姑娘們出嫁時最風光的嫁妝。

  “熬茶”一杯憶鄉愁

  “一杯熬茶我不吃,留給父母恩人吃;二杯熬茶我不吃,留給兄弟姐妹吃……”83歲的陽先桂老人一輩子與熬茶結緣,一天不喝熬茶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傳承了幾百年的茶歌也是信口拈來。

  據陽先桂介紹,瑤家的“熬茶”有清熱解毒降血壓、利尿美容等的功效,世代傳承。喝“熬茶”有很多規矩,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年輕人把很多繁瑣的禮節都簡化了。瑤家喝熬茶主要有六種方式,不同的環境喝不同的熬茶。“隆重的迎賓茶佐以點心、生薑、花生等時令小吃是瑤鄉接待貴賓的最高禮遇;喜慶的歡聚茶是家有喜事請親戚朋友喝的;和氣茶是鄰裏發生矛盾,長輩召集雙方喝茶,矛盾糾紛也在氤氳的茶香裏悄然化解;孝順茶是子女每天做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解乏的,一家人喝的是情真意切;暖席茶是宴席開始前用來開胃提神的,賓主盡興滿堂歡;恩愛茶是妻子在睡前熬茶給丈夫喝的,夫妻邊喝茶邊規劃今後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寶瑤村支部書記舒爐寶1996年起就擔任村支書,坦言每次調處矛盾糾紛,只要雙方喝了和氣茶,天大的事都能迎刃而解,握手言和。

  “我們瑤家上了年紀的人叫媽不叫媽,叫‘家’。是傳承了千百年的傳統,‘家’是母親的代名詞,有娘就有家,有家就有‘熬茶’。外面的人喝了熬茶不睡覺,我們是不喝熬茶不睡覺,熬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融入血液裏了。”舒爐寶介紹,“熬茶”技藝是當地考驗新媳婦的一項重要標准。新媳婦過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來家裏的長輩,一起品嘗新媳婦的熬茶本領。

  “茶盤上有一個鐵環,那是標記茶杯排列順序的重要標記。十多個長輩會在瞬間打亂順序,考驗新媳婦是否記得住各自的茶杯,從茶杯的排列順序可以看她的記憶和應變能力。”經過一系列“熬茶”技藝考核合格,長輩們皆大歡喜,要給新媳婦紅包以示滿意。初戀的男女,第一次到嶽母娘家都要喝姑娘親手熬制的“熬茶”,滿意或不滿意都要喝“熬茶”,只是看上了還要給紅包,沒看上喝了“熬茶”走人也相安無事。

  “熬茶”為媒奔小康

  “羅溪九溪十八洞,上下十裏俗不同。要問熬茶哪裏有,寶瑤村寨迎賓朋。”2015年湖南省財政廳建設扶貧工作組來羅溪瑤族鄉開展幫扶工作,寶瑤媳婦楊芳捕捉到“鄉村旅遊”的商機,率先在村裏經營起“古道客棧”,為遊客免費制作“熬茶”成了她吸引回頭客的法寶之一。2017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客房爆滿。如今,該村主打“熬茶”文化的農家樂已經有五家,“熬茶”成為當地發展“鄉村旅遊”促脫貧的“瑤家咖啡”。

  高標准草沙路、寬敞整潔的民俗廣場、風格統一的房屋、新改造的村級活動中心、新建的高標准衛生室、並網發電的光伏發電項目……

  “大力推介寶瑤經驗,依托自身特色旅遊資源,培育困難群眾內生動力, 努力發展‘鄉村旅遊’,實現產業扶貧,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4月下旬,常務副省長陳向群一行深入洞口縣暗訪脫貧攻堅工作。煙雨朦朧中的寶瑤古寨,讓考察團驚歎這裏的變化。

  “讓這一切亮起來的是‘鄉村旅遊’,現在‘鄉村旅遊’促脫貧的設想正慢慢正變成現實。”該鄉黨委書記袁玉輝介紹。近年來,該鄉不斷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宣傳力度,本地排演的“羅溪熬茶敬親人”節目曾多次赴省市參加表演,並成立了瑤妹子導遊隊及少數民族民俗表演隊。隨著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力度的加大,廣大群眾既享受到了優美整潔的鄉村環境,同時也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魅力羅溪、熬茶飄香”。據悉,當地政府充分挖掘“熬茶文化”的曆史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首屆中國(洞口羅溪)熬茶文化旅遊節,打算充分展現“推進精准扶貧,建設美麗寶瑤”的豐碩成果。未來,“熬茶文化旅遊節”也將成為洞口縣繼“雪峰蜜橘節”、“宗祠文化旅遊節”後又一張光彩奪目的名片。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