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醴陵將全域旅遊“搖錢樹”種進貧困戶家

2017-05-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學偉、唐竟淳報道:“旅遊讓生活更幸福”。5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旅遊日”,在湖南省醴陵市溈山鎮內,遊人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旅行商不時贊歎著這裏優美的生態環境、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從做陶瓷、賣陶瓷到品瓷文化、遊瓷文化——這裏因創燒了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成為中國釉下五彩瓷的發源地,而今這片罕見的大型古瓷窯群不僅成為了醴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的重要抓手,更成為當地老百姓依托旅遊精准脫貧的“搖錢樹”。

  旅遊扶貧“精准”更高效

  記者看到,醴陵將“中國旅遊日”慶祝活動的舞台搭在了山間村口,沒有華麗的舞台和演員,但依舊駐足了當地數百名村民的圍觀。“很激動!幹了一輩子農活,沒想到今天吃上了‘旅遊飯’!”活動中,溈山鎮貧困戶張金根、王躍林、陳烔等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明星村民”——他們在現場與醴陵市全域旅遊協會簽約,自此他們的自家大院、自制特色農副產品都將在專業指導下,成為當地全域旅遊定點接待產品。

  “平均每天來土菜館吃飯的有30人左右,每個月有10萬元收入,以前我在外打工,一年最多賺2萬元,還不能照顧家裏!”說起旅遊扶貧,作為已經受益的村民羅自然一臉開心。記者獲悉,醴陵目前有20個省級貧困村,13個位於彙集“楓林印象”、“官莊山水”、“黃鄉民居”、“溈山古窯”等旅遊資源豐富的北鄉片區,像這樣的土菜館、山貨店、茶葉社、民宿點共有121家,影響和幫扶貧困戶創業、脫貧已達500餘人。醴陵市商務旅遊和糧食局局長張永輝告訴記者,“缺什么補什么”“扶上馬還送一程”,醴陵大力實施“精准滴灌”,突出旅遊項目帶動,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產業。

  全面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醴陵不僅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還是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是“中國陶瓷曆史文化名城”。依托陶瓷文化旅遊,中國陶瓷業規模最大的藝術建築群——醴陵“瓷穀”拔地而起,已吸引境內外遊客逾60萬人次。日前,國家旅遊局公布的“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名單,醴陵市位列其中。記者獲悉,2016年來,該市接待國內外遊客453.1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3.07億元,增長24.01%。該市還啟動了10個美麗鄉村項目建設,6個落戶在醴北人家旅遊資源好、經濟後發的村落,財政投入30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5000餘萬元,直接幫扶貧困戶110餘戶。

  “醴陵市對旅遊發展非常重視,特別是利用陶瓷藝術、陶瓷文化、陶瓷資源,突出地方特色,再以地方特色為基礎發展全域旅遊”,醴陵市副市長譚豔介紹,醴陵已確立了“打造湘東贛西知名旅遊目的地,把旅遊業培育成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旅遊業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作為土生土長的醴陵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小玲對此深有體會。黃小玲說,如今在醴陵市北鄉片,以“醴北人家”為核心的生態休閑旅遊也初顯成效,一座集陶瓷文化旅遊、人文文化旅遊、生態休閑旅遊的城市正崛勢而起。

  據了解,當地今年還將啟動“萬名車友向醴陵”全域旅遊活動,通過大力發展自駕遊,邀請中外主流媒體、粵港澳客商深入體驗陶瓷文化,推廣全域旅遊品牌,不斷吸引資金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支持鄉村旅遊發展、精准扶貧脫貧。湖南省旅發委主任陳獻春對此認為,在當前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積極探索構建旅遊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組織發動群眾自覺廣泛參與旅遊扶貧開發,緊緊依靠群眾抓好脫貧攻堅這個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將成為推動旅遊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堅決打贏旅遊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