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汪玉霞:烽火70年 往事不如煙

2019-08-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回首過去,是為了更好地活在當下與成就未來。本周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新聞中心在其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一篇文章《我與共和國共成長|汪玉霞:烽火70年戰爭往事》。文章指出,提起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大多數人的印象來自於歷史課本或電影中。而對蕪湖路街道銀河社區老人汪玉霞來說,作為一名志願軍戰士參加抗美援朝,是她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中朝話務員合影(後排左2為汪玉霞,受訪者供圖)
 
  軍中「花木蘭」 18歲參軍入伍立志報國
 
  今年87歲的汪玉霞老人,於1952年初前往抗美援朝前線,成為一名總機話務員。在開城地區的板門店以及清津口岸等地,她轉接開城停戰談判代表團與首都北京之間的通話。其所在班組先後獲得賀龍、康克清等領導的接見和慰問。
 
汪玉霞參加志願軍時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1951年元月,剛滿18歲的汪玉霞收到了部隊的入伍通知書,當時報名的有近一千人,錄取的僅6人,汪玉霞是其中唯一一名女兵。汪玉霞的父親是一名抗戰老兵,她的姐姐當時也在抗美援朝前線,追隨着他們的腳步,汪玉霞參軍入伍。
 
  由於業務素質過硬,汪玉霞被選拔為話務員,所在軍區僅4名。隨後,經過短暫的培訓,汪玉霞很快便熟練掌握了日常使用的朝鮮語,為去朝鮮做好了準備。
 
志願軍在防空洞內(資料圖)
 
  總機話務員  3年抗美援朝歲月多艱
 
  1952年初,汪玉霞踏上前往抗美援朝前線的征程。經過數個日夜的奔波,汪玉霞跟隨部隊到達中朝邊境,隨後轉乘汽車進入朝鮮境內。
 
  「朝鮮境內到處是山,汽車只能在盤山公路上蜿蜒前行。」汪玉霞老人回憶,為了躲避敵機轟炸,汽車白天停在樹下隱蔽,夜裡才開始行軍。「路邊就是萬丈深坑,頭頂又有敵機轟炸,好在志願軍駕駛員的車技特別好,熟練地躲閃着敵機的轟炸,安全把我們送到目的地。」
 
  一個防空洞可容納一兩百人,陰冷潮濕,外面二三十度,裏面卻只有幾度,洗澡也只能用冷水洗澡,加上物資不足,每人只有一床3斤重的棉被。為了躲避敵機轟炸,機房設在了山裡的防空洞內。
 
  「一些南方來的志願軍比較怕冷,只好穿着棉襖和靴子睡覺。」汪玉霞老人回憶,在這樣陰冷潮濕的防空洞里,她和戰友們待了將近一年,她也因此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和骨質增生。
 
  相比防空洞里的陰冷潮濕,防空洞外的戰爭更加殘酷。話務員不用外出,相對安全,而從事線務員工作的戰友們卻要經常出洞檢修線路。「很多戰友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提起犧牲的戰友們,汪玉霞老人很是傷感。
 
退休後的汪玉霞(受訪者供圖)
 
  退伍不退色  崗位雖平凡人生亦無悔
 
  1955年,汪玉霞從朝鮮回國。退伍時,她選擇了自己的老本行,回到和縣郵電局繼續從事話務員工作。1978年,汪玉霞從合肥電信局話務員崗位退休。
 
  因為抗美援朝時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和骨質增生,退伍後,汪老先後多次接受手術治療切除增生。去年7月,汪玉霞的風濕病再次複發,由於年齡偏大,醫生建議保守治療,只能卧床休息。
 
  「沒有抗美援朝戰爭,可能就沒有我們國家現在的繁榮發展,一個人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要為國家、為人民着想。」如今,躺在病床上的汪玉霞老人一點也不後悔。「我的那些戰友,一二十歲就在朝鮮走掉(犧牲)了,我還能看到今天國家的昌盛,已經很幸運了。」(葉玉庭 柏永)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