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界心聲】融合發展 前景無限

【商界心聲】融合發展 前景無限

責任編輯:楊眉 2021-10-21 00:02:40 來源:香港商報

 特首林鄭月娥在2021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及「雙城三圈」概念,提議香港與深圳融合發展,並建設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及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同時推動毗鄰深圳的元朗及新界北建設「北部都會區」,計劃在與廣東省接壤的地帶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成為社會熱話。

 共同發展 大勢所趨

 筆者認為,「雙城三圈」及「北部都會區」這兩項新概念,不僅有助未來為本港提供穩定的土地供應,紓緩社會深層次矛盾,亦可以藉此完善跨境交通基建,促進香港和深圳兩個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優勢互補,讓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解決本地經濟、產業結構過於單一和社會向上流動性不足的痼疾。

 事實上,在中美博弈升溫的大環境下,香港已不能像過去般只依靠傳統金融優勢而得益,反而還可能會成為美國「亂港遏華」政策下的受害者。因此,現時香港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國家發展規劃,依靠內地強大且具韌性的經濟和產業鏈,推動本地社會和經濟轉型升級。「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概念,正正符合了香港的發展所需。

 要知道,去年香港和深圳兩個城市經濟總量合計逾8000億美元,超過了許多西方國家去年全年的生產總值,若能更好地發揮融合發展的優勢,產生「1﹢1﹥2」的協同效應,一定能為深港兩地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間,近期中央公布的前海方案及多項惠港措施,顯示出中央有意在「十四五」規劃初期加快推進深港兩地融合的速度,以便發揮兩個核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大灣區建設進入新階段。

 因此,特區政府在規劃「北部都會區」發展時,應優先考慮發展靠近深圳灣和前海的區域,如天水圍、洪水橋及元朗等,並善用「擴區」後的前海發展「飛地經濟」,紓緩本港土地資源不足、青年人發展機會減少及人才流失等問題。

 其實,香港作為內地唯一境外國際金融中心,通過深化與深圳和大灣區城市的融合,能進一步增強自身「超級聯繫人」的作用,不但可在金融方面通過服務大灣區內的民眾,創造更多收益,還能藉支援「外循環」和「一帶一路」的機會,將國際市場資金引入內地市場,並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令內部與外部經濟往復循環,生生不息。

 施政效率至關重要

 然而,兩項新發展計劃雖符合香港和國家發展所需,但由於工程浩大,沒可能一蹴而就,若沒有詳細的發展時間表及落實執行政策的決心,恐難取得應有效果,更可能會因繁瑣的行政和審批流程,拖了國家發展大計的後腿。特區政府過去也提出過不少美好的發展願景,惟每當到具體落實之時,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所以,如何為發展進程制訂時間表,並將每個細節執行落實到位,是目前特區政府亟須研究和處理的問題。

 幸運的是,本屆政府已經意識到不能讓行政流程阻礙施政效率,在「提升管治效能」的段落中明確提出要重組政府架構、強化管治團隊等,更重視「專業、高效」的治理手段,杜絕「不做不錯」的低效施政,而要扮演「倡導者」的角色。相信這樣一來,能夠改變政府整體的行政作風。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責任編輯:楊眉 【商界心聲】融合發展 前景無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