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圖集 | 故宮2022年開年首展 百餘「國寶重器」詮釋「何以中國」

圖集 | 故宮2022年開年首展 百餘「國寶重器」詮釋「何以中國」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2-01-25 20:10:4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2年1月25日,故宮博物院2022年開年首場大展「何以中國」驚艷亮相。以「鎮國之寶」青銅重器何尊,北京冬奧會火種燈原型「中華第一燈」漢代長信宮燈,名傳千古的藏文《四部醫典》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為代表,130餘件/套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的珍貴文物匯聚文華殿,以物記事、以事敘史、以史啟思,為公眾奉獻一場豐富精彩的文化大餐。

 「何以中國」展覽由國家文物局指導, 故宮博物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29家博物館共同舉辦。展覽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視作一條大河,將文明的起源、傳承、發展比擬於河水的源、流、匯。以「源」「流」「匯」三個單元,展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連綿不絕、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質,闡發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概括而鮮明地呈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

 三個單元下各設三節,合為「九章」。第一單元「源」,分為「天地之間」「生作在茲」「啟蒙奠基」三節,從中國地理分析開篇,闡釋中華文明生產力動因,以中國獨特的物質文化,展示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制度體系,統一多民族國家由此奠基;第二單元「流」,分為「血脈相依」「和衷共濟」「休戚與共」三節,分別闡釋中華文明通過域內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與域外文明的輝映互鑒、與自然萬物的對話互動,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輝煌歷程;第三單元「匯」,分為「民本邦寧」「格物維新」「匯流澄鑒」三節,分別闡釋中華民族尊仁重禮、家國一體的傳統觀念,追求極致、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文脈綿延、文華盡匯的中國智慧,既集大成地展示中華文化優秀成果,更鮮明地揭示一切文明歷史都由人民創造、人民享有、人民傳承。

 本次展覽共展出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別(受展廳環境限制,大部分紙質和絲織類文物為複製品)的「鎮館之寶」。受新冠疫情影響,河南、陝西部分博物館的文物未能在開幕時展出,將來視情況在展期內補充參展。

 作為聯合推廣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自2018年起就與故宮博物院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以「金融+文化」的新模式,共同踐行文化普惠,將以故宮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對億萬客戶的新金融服務中,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與此同時,雙方共同推出的文創產品「故宮瑞獸」亦逐步深入走近客戶心中,具備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作為故宮博物院2022年開年首場大展,本次展覽將跨越壬寅年春節、北京冬奧會、清明節等重要節日,展期為2022年1月26日至5月4日。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展覽實行預約入場,全天限額3000人,額滿為止。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https://gugong.ktmtech.cn/)和微信公眾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使用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進行實名預約。(記者 林彬彬)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11_副本.jpg

國家一級文物,西周青銅器,何尊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18_副本.jpg

漢代,長信宮燈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24_副本.jpg

20世紀早期,藏文《四部醫典》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29_副本.jpg

三星堆文化,銅神樹枝頭立鳥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34_副本.jpg

戰國-漢代,牛虎銅案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39_副本.jpg

戰國,辟大夫虎符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43_副本.jpg

五代十國,後蜀殘石經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49_副本.jpg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54_副本.jpg

隋代,胡人吃餅騎駝傭

微信圖片_20220125200759_副本.jpg

清代,木活字戳

責任編輯:趙桐曲 圖集 | 故宮2022年開年首展 百餘「國寶重器」詮釋「何以中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