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14個代表團率先亮相集體採訪 釋放地方發展新信號

14個代表團率先亮相集體採訪 釋放地方發展新信號

責任編輯:楊眉 2022-10-19 13:32:34 來源:中新社

 據中新社報道,10月18日,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一天舉辦兩場集體採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14個代表團新聞發言人亮相,在與記者的問答中釋放出地方發展新信號。

 京津冀協同發展

 對於如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市委常委、秘書長趙磊說,北京從以前的集聚功能求增長轉向了協同輻射謀發展,實施了兩輪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要在這裏面發揮帶頭作用」,趙磊表示,北京從「一城獨大」要轉向「一核兩翼」,中心城區不再「攤大餅」,「兩翼」就是把雄安新區和城市副中心作為北京的「兩翼」來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地既有自己的定位,也要注意協同」,天津市委副書記金湘軍補充闡述道,天津會全力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比如在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方面,天津注意和北京、河北形成有效銜接、錯位。」

 交通一體化讓「軌道上的京津冀」越來越便利;4萬餘家京津企業和單位轉入河北進行產業對接……河北省委副書記、秘書長廉毅敏說,河北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長三角一體化

 2018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於如何落實這一重大戰略,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說,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強化功能輻射,不能僅僅滿足於一城一域發展所需,而是要把服務更多地輻射到更多城市、更大地區。

 製造業是江蘇發展的「看家本領」。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說,江蘇持續增强製造業優勢。積極打造一批集聚型「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業「航空母艦」,通過整體做大做強產業鏈集群和每一條產業鏈,來夯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經濟基礎。

 「目前長三角『包郵區』親如一家。」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綱總結了浙江融入長三角中的三個特色:擁有數碼化改革和數字經濟先發優勢,擁有民營經濟發達的比較優勢,還有山水資源的比較優勢。「浙江在建設長三角的大花園」。

 「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經歷了從『旁聽生』到『插班生』的過程,最後成為『正式生』。」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強說,安徽融入長三角得到的政策紅利最多、受益最大。

 東北全面振興

 對於如何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沈瑩總結了「四個新」:一是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二是壯大創新發展新動能,三是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四是厚植生態綠色新優勢。

 吉林省委副書記劉偉說,十年來,振興發展進入「上升期」和「快車道」。他列舉了一系列數據,其中,吉林8月份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7.2%,在全國居第一位。

 遼寧省委副書記、大連市委書記胡玉亭說,要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上、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上、在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能源地區轉型發展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決不能讓國家為煤發愁。」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吉福說,當前,山西煤炭產能利用充分,產量儲備充足,電力供應充裕。

 他還談到了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問題,山西同步推進「產業轉型」和「數字轉型」兩個轉型,變「一煤獨大」為「多業支撐」。

 從「羊煤土氣」到「追風逐日」,新能源成為內蒙古能源轉型發展新的增長點。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說,「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內蒙古擁有全國57%的風能資源,超過21%的太陽能資源。

 黃志強提到,內蒙古要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在全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他現場發起邀約:「歡迎大家到內蒙古投資興業,分享發展紅利。」(中新社記者 李金磊 羅海兵

 頂圖: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集體採訪現場。新華社


責任編輯:楊眉 14個代表團率先亮相集體採訪 釋放地方發展新信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