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為保連任 特朗普對伊開戰幾率微

2019-05-20
来源:香港商报

网络图片

  「人們擔心如果(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為所欲為,他是否會將美國帶入戰爭?」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阿德巴爾近日發出如此擔憂。眼看美伊緊張關係越繃越緊,被稱為「伊拉克戰爭構建者」的博爾頓,似乎又將變身「伊朗戰爭構建者」。只不過,這次博爾頓的炮製危機無論多麼不遺餘力,最終還得為保證特朗普的成功連任讓道。

  炮製危機 博爾頓顛覆之心不死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周年的5月8日,成為近期美伊緊張關係升溫的關鍵節點。從4月開始,美國便動作頻頻:先是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繼而停止8個伊朗原油進口方的制裁豁免,接不再續期針對伊朗核設施的部分制裁豁免。到了5月,博爾頓突然宣布,美國將向中東海域部署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一個轟炸機特遣隊,以回應伊朗近期對美國「令人擔憂」的「暗示和警告」。隨後,美國國防部官員稱,情報顯示伊朗及其「代理人」在中東對美方人員和設施的威脅正在增加。但詭異的是,美國政府至今都未公開說明來自伊朗的威脅究竟是什麼。這直接引發國內外輿論對華府再次上演炮製危機伎倆的質疑。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拉萬奇就毫不掩飾地將博爾頓列為指責目標,提醒世人博爾頓釋放虛假信息就像他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做的一樣。而美國國會參議院關於伊拉克戰爭的聽證會資料曾披露,博爾頓涉嫌逼迫美情報人員偽造證據,謊稱伊拉克政府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推動美國入侵伊拉克。作為一個「不抱幻想的鷹派」,博爾頓一直主張用武力顛覆伊朗政權。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博爾頓便是不折不扣的幕後推手。但顯然,這對博爾頓來說還遠遠不夠。也因此,故技重施再度散布虛假信息、炮製危機,便成為不二選擇。惟世易時移,博爾頓再想複製伊拉克戰爭已幾無可能。

  自說自話 國內外拒認同威脅論

  首先,伊核協議相關方均對所謂「伊朗威脅」嗤之以鼻,尤其是美國的歐洲盟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突然造訪布魯塞爾遭遇歐盟冷臉便能說明問題。多名歐洲官員表示,對於蓬佩奧通報的所謂伊朗威脅,歐盟以缺乏證據為由表示不予認同。對於蓬佩奧想要製造歐美團結一致反對伊朗的形象,歐盟也表示拒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歐盟不願再盲目配合美國,早從美國置歐盟利益和立場不顧、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就已埋下禍根,遑論美國還不斷在分擔軍費以及貿易關稅等方面頻繁向歐盟施壓。再加上被難民問題搞得焦頭爛額,歐盟實無理由希望看到中東再生戰事。

  其次,美國國內一些重量級參議員也告誡華府勿輕率行事。參議員梅嫩德斯以伊拉克戰爭為例,提醒當初美國「在不了解和驗證情報是否準確的情況下打了一仗」,這次「不能就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盲目做決定」。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高級官員萊頓亦表示「高度懷疑我們現在掌握的情報」——依據迄今披露的情報判斷,伊方的舉動與先前沒有什麼不同。除對情報真實性存在懷疑,美國國會還有一個掣肘軍事行動的殺手锏。即,若華府決定開戰,就必須獲得國會批准,否則就是違憲。而與特朗普勢同水火的眾院議長佩洛西已明言:「我們必須避免與伊朗爆發任何戰爭。」言下之意,國會無可能授權政府開戰。

  虛張聲勢 特朗普意在極限施壓

  但儘管遭受國內外質疑和不滿,博爾頓的炮製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已開始奏效。不但軍力裝備已陸續到達中東,美方近期還撤離了駐伊拉克領館非必要工作人員,並預警海灣局勢危及航空安全,美國能源巨頭也開始從伊拉克油田撤人。凡此種種,都令外界擔憂,若特朗普任由博爾頓為所欲為,美國是否真的會被帶入戰爭?值得注意的是,「變臉專家」特朗普近日一改之前的強硬口氣,轉變調門稱美國不希望與伊朗發生戰爭,還發推文表達對話意願。隨後,特朗普又專門強調,他會聽取各種觀點,但「最終決定權在自己手裏」。

  回想起特朗普對美國民眾的一貫承諾,即讓美軍撤出曠日持久、耗資巨大的海外戰事,對伊開戰肯定與此相悖。而特朗普的最新表態也許可解讀為對伊「懲罰」仍主要限於經濟層面,加大軍事威懾也只是配合經濟制裁,強化「極限施壓」力度——這其實很符合商人特朗普低成本打擊對手、實現自身目標的目的。畢竟,贏得明年的總統大選、實現連任才是頭等大事。應該說,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已收到效果——伊朗方面近期在多個場合也同樣降低調門,釋放出不希望戰爭的信號。

  香港商報評論員魏煒婷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