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台須正視貿易戰衝擊

2019-05-22
来源:香港商报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身處中美貿易夾縫的台灣,是站在衝擊的第一線,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即認為影響非常大,蔡英文卻強調台灣有能力因應衝擊,部分綠營人士卻反而幸災樂禍地以為台灣可從中獲利,真是不知今夕是何夕。

  美若加碼台將重創

  台灣與大陸、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相當緊密,長年來大陸都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也經常名列第二或第三;因此,在中美貿易衝突之下,台灣難免受傷。尤其令人憂心的是,台灣在全球價值鏈參與率高達六成以上,電子產業更難以倖免。

  從去年至今,特朗普政府已分三波對總計高達2500億美元的大陸輸美產品徵收高關稅。準備上路的另3250億美元則是第四波。相較於前三波以中間商品為主要課稅對象,因非台灣出口之主力,台灣尚能暫時高枕無憂。若第四波的3250億美元的課高關稅最後落實,則所有大陸輸美的產品均會被課高關稅,將使得台灣透過大陸間接輸美的產品無一倖免。屆時也將涵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統計,去年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值最高前兩名為手機與筆記型電腦,而中國製銷往美國的手機與筆電幾乎均由台灣「電子五哥」代工。

  台灣經濟部門副首長王美花表示,若特朗普對中國大陸所有進口產品全面課高關稅,則以鴻海為首的台灣電子五哥所受的衝擊將非常巨大。更何況,還有依附在這些產業的供應鏈廠商及台積電、大立光等眾多蘋果供應鏈,均難以迴避。換言之,若特朗普真的宣布並落實第四波對大陸輸美產品課徵高關稅,因所波及的產業涵蓋了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主要供應鏈,則對台灣的影響絕不亞於大陸。此外也會影響台灣中間財出口大陸,台灣對大陸出口將下滑。然而,出口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引擎,佔比近65%,出口衰退,今年經濟成長恐難「保二」。

  資金回流利弊互見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貿易戰大幅減損大陸作為加工生產基地的功能,陸資及外資企業均已開始調整生產布局,將使得台商可能慎重考慮返台投資,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之比重將可能下滑。對於貿易戰擴大,綠營人士除了對特朗普能對大陸「出重手」沾沾自喜,更認為台商因此會大幅回流台灣,島內投資會大增,因此號稱已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新台幣2800億元的台灣經濟部門,在蔡英文要求加碼下,更把目標提高到新台幣5000億元的投資。

  尤有甚者,此次號稱台商回流投資的金額中有部分卻是「搭便車」,把原來就要在台灣的投資當成回流,以取得各種優惠措施。可見台商回流的現象,固然可能有助於今年台灣投資的成長;但是蔡當局必須思索如何讓「五缺」(即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問題不再困擾台商,假如蔡當局的對策無法滿足台商的需求,台商「返台」未必意味「留台」。正因如此,台灣「五缺」問題尚未解決,是否這些投資真能落實,仍有待觀察。由此顯示,蔡英文近來表示,台商回台投資大爆發,似乎輕忽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又誤判以為台灣在中美相爭是漁翁得利者。殊不知,當前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台灣接單、大陸製造、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談何容易?又台商資金回流,利弊互見,其創造的效益恐低於相關產業在貿易戰中所減損的價值。

  總之,台灣要以危機處理的心態因應下一波貿易戰的到來,除了須事先籌劃因應危機的對策,尚可推動兩件事:一、透過管道向美方反映下一波貿易戰對台灣的衝擊,期望能豁免台灣廠商在大陸生產的3C產品的課稅;二、優先鼓勵下游組裝廠台商外移至其他國家,以避免整個供應鏈受到波及。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