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踏準浪潮做灣區法律人 張廖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陳子遷

2021-05-27 01:59
來源:香港商報

 提起香港律師,人們總會想到TVB律政劇中唇槍舌劍、針鋒相對的刺激場面,司法公正和處事專業也讓香港律師名聲在外。陳子遷作為張廖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之一,也擔任仁愛堂第四十二屆董事局總理、香港律師會會員權益委員會主席、香港南區工商業聯合總會常務副主席。入行將近20年,他處理過大大小小的案子,始終不忘幫助他人、公平公正的初心。「電視劇裏演的可能誇張,但現實生活會有更多意料不到的事。」一位秉持公正的律師在「黑暴」中被「私了」,無端的暴力不僅未磨滅他的初心,反而讓他堅定了發揮個人專業、融入大灣區發展的信念。    

 陳子遷與香江聚賢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拜訪北京港澳僑辦,受到港澳僑辦副主任耿惠昌及一眾領導接待。

 專業團隊相處似家人

 位於港島中上環附近的張廖律師事務所,目前擁有4名合夥人以及40多名工作人員。一進入大廳,密密麻麻堆積成山的文件、每位律師臉上嚴肅的表情似乎都在暗示這項工作的嚴謹程度。「我們律所於2005年成立,主要業務包括人身傷害和員工賠償、行政法和司法審查、商業糾紛、股票資產收購、刑事訴訟等。我處理的案子集中在交通意外索賠、商業股票等領域。」雖然已經從業多年,陳子遷依然堅持初心:「之前有一位年過九旬的婆婆被車撞,因為是一個人住,所以很多調查文件搜集比較難。我們通過和子女聯繫、索賠方溝通,終於幫婆婆爭取到應得的索賠。有時候,弱勢群體更需要公正法律的幫助,確保他們的權益。」

陳子遷參加仁愛堂董事會會議。

 從2016年開始,陳子遷以合夥人身份繼續在律所服務客戶、處理案件。香港律師行業注重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但不同律師集中處理的案件有所不同,大家對不同領域的熟悉度和專業度也會不同,所以律所的同事們互相交流、分享經驗,就像家人一樣相處。「直到現在,遇到不熟悉的案件,大家還會集思廣益,不斷提升服務的專業水平。」

 陳子遷獲黎拿嘉教授頒授奧地利史懷哲抗疫大使獎。

 盡法律人之專業和理性

 隔行如隔山,特別是法律這樣專業性強的行業,非常注重相關專業人士的交流互動。於1949年創建的香港大律師公會,是香港唯一的法定訴訟律師團體,本應受到尊重和敬佩。然而在2019年社會運動期間,香港大律師公會的申明和態度極為「雙標」,2021年新當選該會主席的前「香港人權監察」主席、資深大律師夏博義甚至提出修改部分香港國安法。陳子遷批評道:「沒有國家安全,人權保障、司法獨立根本無從談起。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香港國安法實施的近一年,社會暴力的亂局逐漸平穩,市民的日常生活逐步恢復,大家不再時時刻刻擔心走在路上被人打,路邊的店舖也不會無緣無故被砸。在真正的法治狀態下講人權,才是法律人的專業和理性。」

 陳子遷於2019年赴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並獲邀發言。

 法治作為香港社會最雄厚的一股力量,不僅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法治不僅為個人和機構提供保障,也為商界創造了公平的營商環境。「沒有人可以淩駕法律,2019年的社會亂象對香港法治帶來嚴重衝擊,打砸搶燒、『私了』等事件不僅動搖了香港人的信心,也影響了香港的對外聲譽。」 陳子遷從來沒想過,作為守護法律、堅持正義的律師,「私了」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無端的暴力和恐懼並未阻止他發聲,反而讓他堅定了融入大灣區的信念。

 堅定方向融入灣區發展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出台,關於港澳律師到內地執業的政策消息不斷。「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港澳律師希望通過這一制度進入大灣區執業,身邊許多律師也有意願深入內地發展。」陳子遷講到,港澳本地業務趨於飽和,競爭較為激烈,而大灣區近年在跨境交易、IPO上市、國際民商事方面的需求不斷擴大,未來在大灣區置業生活創業的港澳律師會越來越多。

陳子遷出任仁愛堂第四十二屆總理就職合照。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給無數家庭帶來經濟危機,但與此同時,市場調整也為有所準備的人帶來了新方向:「在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許多中概股從美國市場回歸,香港IPO融資額達到十年來新高,許多計劃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需要接受香港證監會調查,我們會根據自身經驗協助他們整理文件、出庭辯護、保護合法權益等。不僅如此,疫情封關並未讓兩地的業務停滯,相反之前在香港置業的大灣區人依然會在這裏買賣樓宇。我們會與其在港的親友和相關人員合作,保證市場的活躍,這也足以證明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密切聯繫。」

 「融入大灣區,積極開拓眼界,是這代香港年輕人的出路。」陳子遷語重心長地說。

陳子遷參與律師會的活動,人緣極佳。

 年輕人放下偏見開拓視野

 去年5月,還在病榻上的陳子遷接受採訪,講起那些揮舞棍棒的年輕人,臉上的表情落寞失望:「被打傷的皮肉之苦我可以忍受,身體會逐日恢復,但看到這幫年輕人沒有理智,我對香港的未來感到悲觀,這樣的心理傷害需要時間,也需要看到一個更光明的未來。」他希望隨着香港國安法、香港選舉制度改革等各項法律制度的完善,香港能夠重歸法治,更好地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和「一國兩制」的優勢,也希望香港年輕人放下偏見、開拓視野。

 進入張廖律師事務所,就能看到密密麻麻堆積成山的文件。

 「我從事律師行的20多年,遇到過大大小小棘手的案子,也有很多在事業上幫助我的貴人和朋友。律師行業是一個保持專業性的同時,也要緊隨時代發展開拓創新。他舉例,在疫情期間兩地不通關,同行開始提供線上法律諮詢,幫助客戶解決燃眉之急,比如兩文三語方面,普通話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同行也需盡快練習普通話等。所有的事情並非一成不變,較易吸收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應該把握現在的時代機遇,找準變化的方向,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浪潮中。」目前,香港政府致力推動內地實習交流活動及大灣區創業計劃,讓香港青年進一步了解內地最新的發展情況和機遇,培養青年的國家觀念。而內地廣東省十座城市也在積極「招賢納士」,關於香港與廣東商討公務員「掛職」的新聞不斷,這也給港青提供了重要的市場風向。陳子遷相信,隨着兩地相繼推出的利好政策和香港擁有的專業優勢,港青一定有更大的舞台施展才能,乘風破浪正此時,關鍵就看青年能不能把握住。(記者林月;部分圖片:馮俊文攝)

 顶图:張廖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陳子遷期望踏準時代浪潮,爭做灣區法律人。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