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台產「政治疫苗」無法應對疫災

2021-06-16 00:27
來源:香港商報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一如大家預期,蔡英文當局大力支持的台產高端疫苗宣布解盲成功,未因「中研院」院士拒絕背書而改變劇本原來的書寫,股價也繼續漲停。然而,高端疫苗解盲前9個小時,台「衛福部」食藥署公布「台產疫苗緊急授權標準」,此舉被質疑是替高端疫苗作嫁,也讓台產疫苗更添爭議。問題關鍵在於高端疫苗沒有做第三期試驗,就無法證明對抗不同病毒的有效性,也無法取得全球認證。連疫情中心負責人陳時中都承認,這是全球目前唯一未經第三期試驗即取得「有效授權」的疫苗。無怪乎,根據民調,目前只有7%的台灣民眾願意施打這支疫苗。

 台當局抗疫充滿政治考量

 一般而言,疫苗測試分三期,第二期確定疫苗的安全性,第三期評估其有效性。第二期在受控制的環境中進行,受測人數百到千人,主要看人體的免疫反應。為了評估疫苗的有效性,就必須進行第三期試驗,在疫病流行的「田野」進行,受測人數至少幾萬人以上,人數愈多,統計參數的堅穩度愈強。正因如此,新疫苗要能在人體施打,當然必須證明其確實有效,至於是否具有效性,不能以只強調其安全性搪塞,也不能以有抗體反應就一筆帶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即清楚指出,台產疫苗都是在體外合成的次單位蛋白疫苗,其保護力絕對低於體內原汁原味合成的疫苗;陳培哲又指,連知名的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至今尚未獲審查認證上市,台灣更不可能做到,因為若以全球或WHO疫苗核准「緊急使用授權」準則,台產的疫苗7月絕對不可能通過。然而,台當局的食藥署卻「超前部署」搶在高端疫苗解盲前即公布「台產疫苗緊急授權標準」,可見台當局之不專業與充滿政治考量。

 由此可見,台產疫苗最大的爭議,即是沒有進行第三期試驗。現有兩支台產新冠疫苗(高端、聯亞)都使用蛋白質次單位技術,全世界以此項技術上市疫苗的至今是零。目前台灣疫情嚴峻,亟需大量的有效疫苗,因此取得來源必須多元化,包括向外購買、境外捐贈、代工生產等,自行研發僅是其中之一。其實,疫苗採台產政策本來很單純,但在民進黨當局政治操弄下,攙雜了各種政治算計及重大商業利益等複雜因素。但疫苗攸關人命安全,必須依科學方法按部就班研發,蔡當局為求速成,居然背離全球規範,以揠苗助長的手段縮減流程。世界上主要疫苗研發都在第三期試驗時以期中報告獲得許可,台產疫苗卻只經第二期試驗,蔡當局又以似是而非的資訊意圖強渡關山。蔡英文不久前即公開宣稱7月可打台產疫苗,意圖以政治影響台產疫苗開發的時程與結果,造成社會爭議四起,台產疫苗審查委員之一陳培哲院士不惜辭聘拒絕背書。

 台產疫苗研發違背規範

 然而,民進黨當局竟大張旗鼓地為台產疫苗企業發聲力挺,甚至其疫苗開發尚未完成即貿然與之簽訂採購契約,幫該企業在股市做多,堪稱目無法紀。換言之,蔡當局迫不及待於兩家台產疫苗企業開發尚未完成,即各與之簽訂購買500萬劑疫苗的合約,予人以市場利益圖利特定廠商之強烈疑慮。看來從疫苗研發程序違背規範,為特定企業護航保證到採購程序,處處均難謂合法,可見民進黨當局的疫苗台產政策一路走來黑影幢幢,如何能取得台灣民眾的信任?尤有甚者,高端疫苗的價格,貴得離譜。蔡當局的採購單價每劑高達新台幣881元,比BNT/輝瑞疫苗高出一半,約是AZ疫苗的8倍。一個省略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開發成本應該很低,且又無法獲得全球認證,卻是全球最高價,真是匪夷所思。

 總之,蔡當局的疫苗政策,關鍵在於「全球疫苗買不夠、台產疫苗讓人不安」,更有令人百思不解的雙重三大問題。首先,三個在疫苗採購與部署的問題:為何蔡當局無法買到足夠的全球疫苗?為何不斷拖延民間引進疫苗?為何偏愛台產疫苗?迄今,蔡當局的答覆仍是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他,更加啟人疑竇。其次,疫苗決策方式與思維,也有三大問題:不合科學專業、不是理性決策、更非危機處理。在科學專業上,高端疫苗二期解盲前,5月30日「衛福部」即和「高端」議定出貨數量與時間,不僅不尊重科學專業,且只有蔡當局一個買家,何須「超前部署」?又,高端疫苗連第三期試驗尚未進行,就要給予緊急授權,真的是為扶持本地疫苗產業嗎?在理性決策上,全球疫苗已超過19億人施打,一年來有些國家和地區超前購買,而台灣去年底其實有機會獲得大量全球疫苗,後因「反中」考量而自我局限,實非防疫的理性決策。更何況,疫苗政策的目的在於「對抗疫情」,而非「扶植台灣本土疫苗產業」,可見蔡當局立足緊急救命的危機處理堪稱本末倒置。最後,民進黨當局的防疫政策已徹底失敗,卻仍緊抱台產疫苗不放,民怨滔天,每天都有二位數的染疫民眾過世,真是台灣民眾的悲哀!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