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今日热点

大咖齊聚綿陽 共論科技創新發展趨勢

2020-09-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羅婧今 郭代勤 張寶杉 報導:9月21日,在主題為「科技遠見與創新動能」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中國工程院院士、實驗核物理學家歐陽曉平,著名經濟學家、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將作主題報告。6位大咖圍繞科技創新,開展最新科技創新政策和理論研究,分析產業發展方向和科技發展趨勢,分享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和創新創業經驗等高級別、高層次研討。

  李蘭娟:科學技術在疫情重發揮重要作用
 
  李蘭娟院士在會上做了主題為《科學防控疫情 護衛人民健康》的主題報告。報告中強調了AI+大資料+5G,對科學防控疫情的重要性。
 
  她說,這次新冠疫情中,中國成為全球防控疫情的典範,中國疫情能迅速得到防控,她認為,主要是得益於疫情防控的三句話: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科學技術在整個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李蘭娟院士表示,從最初的發現感染源到切斷感染源,再到疫情防控、疫苗的研究、新冠診斷治療、公共衛生管理等方面,科學技術都發揮重要作用。「2009年,我們就提出人人建立健康檔案,建立大數據平台,這個數據給各級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參考。」李蘭娟院士說,所以這次在發現傳染源方面,我們用新科技手段,同時發現傳染源,及時採取防控。其中,人工智能技術在篩查傳染源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北京新發地疫情的發生以後,運用信息化大數據的手段,對北京新發地疫情進行大數據「雲流調」,可以基於當前高危人群進行時空回溯,找出其密接人群,尤其無意識密接人群,進行重點監控防控。
 
  在診斷治療方面,用大數據基因分析,研發出了試劑,用於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篩查。我們通過深度學習的方法,對肺部病灶的深度識別,建立大數據模型,可以很快對病人進行診斷,在14個小時內完成診斷,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到半小時,並有效防止病毒變異產生的漏檢。李蘭娟最後表示,5G時代到來,互聯網遠程會診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後疫情時代,城市級互聯網醫院將成為看病常態。

  董明珠:製造業要敢於創新敢於創造自我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作題為《發現中國科技創新拐點》的主題報告。她表示,科技對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科技研發沒有止境。評判一個企業算不算好企業的標準,不能僅限於能不能賺錢,賺了多少錢。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技術、人才和創新能力。
 
 
  「前不久,我們和中科院合作,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病毒消殺機器的平台,為這個項目我準備了10個億的研發投入,不打算賺錢。目的就是開發自己的自主創新產品。」她說。
 
  目前,格力經擁有1.6萬研發人員,前不久研發出來的新冠病毒消殺設備,目前已遠銷全球42個國家,這個項目的開發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
 
  董明珠同時還強調,「創新是沒有止盡的,只有不斷拓展自己的研發邊界,才能更好的掌握企業自己的命運。」創新一直在路上,要說走到拐點一要有對世界負責的精神,同時最重要的還要誠信。沒有誠信,即使你做的再多,未來還是會被社會淘汰。

  曹德旺:跨越疫情需要創新力量來加持
 
  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作了題為《行走創新前沿,開啟科技變革》的主題報告。
 
 
  曹德旺表示,在國內,新冠疫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得到控制,現在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這裏就必須解決好經濟生態環境和生活生態環境相銜接的問題。曹德旺說,目前國外入境人群還需要進行14天隔離,這對於經濟全面恢復還有一定影響。「如何做到既保證防疫工作萬無一失,又能夠最大程度減少隔離。」進一步提升檢疫速度或許是一種有效舉措,考慮讓航空公司在乘客登記時進行檢驗,在國內到達後再進行一次檢測,如果呈陰性就不再隔離。正在跨越的疫情需要創新力量來加持。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