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家有初生 優先選樓

【商報時評】家有初生 優先選樓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1-12 08:38:1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為鼓勵市民生育並延緩人口老化趨勢,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了多項政策,其中包括兩項與房屋相關的措施。房委會昨開會審議後,確認「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將於「居屋計劃2024」實施,將預留佔總數約四成居屋單位,供「家有長者」和「家有初生」兩類合資格家庭揀選;而「家有初生公屋優先配屋計劃」,則容許在去年10月25日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申請者,輪候公屋時間可縮減一年,今年4月1日生效。消息一出,有意開枝散葉的年輕家庭萬分雀躍,畢竟兩大計劃肯定有利於消除「生育不友善」的環境。

    房屋問題是香港長期面對的痼疾。私樓價格近期雖有回落,但仍是全球最難負擔的,許多年輕夫婦視「供樓」為畏途,因此售價低一大截的居屋便成為他們的希望;公屋輪候時間則長達5.6年,許多入息不高的基層年輕家庭「上樓」遙遙無期,被迫「捱」貴租。試問,當一個年輕家庭須將工資的大部分用來「供樓」或交租,生活已捉襟見肘,誰敢生育?在此情況下,倘當局出台一些切實解決問題的利好政策,相信是年輕夫婦們喜聞樂見的。

    在香港這個高度發達的大都會,除了住屋壓力難以承受,另一困難是育兒成本過高。恒生銀行2022年訪問了600多位持100萬元以上流動資產的人士,估算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花費28.4萬元,若養育至22歲經濟獨立,便需約624萬元。當一對年輕夫婦平時胼手胝足為事業打拼,「供樓」壓力又大,即使有意生育,哪有能力再拿出一大筆開支?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2022年4月發表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香港每名女性平均僅生育0.8名孩子,生育率屬全球最低。這已為香港前景敲響警鐘!香港若要維持強大競爭力,必須確保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除了要對外「搶人才」,還要對內「谷生育」,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過往政府曾推出男士侍產假、增加特別免稅額之類的措施,在政策方向上當然正確,但效果有限,事實證明本地生育率不升反降。有見及此,推出力度更大的新招實屬迫不及待。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不少建議,包括向每名新生嬰兒發放兩萬元獎勵金,引發社會熱議,雖然政府誠意可感,但不少意見指兩萬元在生活成本極高的香港實屬杯水車薪。不過,將生育與「優先選樓」和「優先配屋」聯繫起來,卻令人眼前一亮,是值得期待的新招,對刺激生育率相信會有較大作用,畢竟通過增加有關家庭成功選購居屋或入住公屋的機會,有助節省龐大住屋相關開支,肯定有助減少年輕夫婦對生兒育女的顧慮。

    房委會積極落實《施政報告》中的相關政策,不啻給予市民強烈信息,讓市民明白政府正努力通過政策鼓勵和支援生育。其實,當局還有很多措施可以考慮,小至提供奶粉津貼和設立育嬰假,大至提供更全面的託兒服務,均有助市民明白政府催谷生育的決心。但歸根究底還是要進一步增建公屋和居屋,因為這是最能幫助年輕夫婦節省生活成本、增加生育誘因的最有效方法。(中通社資料圖)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家有初生 優先選樓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