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皖黟縣:創新古建「活化」 守護文物瑰寶

皖黟縣:創新古建「活化」 守護文物瑰寶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6-10 14:38:09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為徽派建築「露天博物館」,安徽黟縣擁有西遞和宏村兩處世界文化遺產、46個中國傳統村落及1684棟不可移動文物與282棟傳統建築。一直以來,黟縣立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創新探索古建活化利用路徑,通過制度護航、資金多元注入、業態融合創新,煥發徽派古建新生機,助力鄉村振興。

    該縣大力推進《黟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修編,出台《黟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規定》《黟縣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建立起「縣級政府—鄉鎮—村集體—民間組織」四級管理網絡,推行「網格化 + 亮證」監管模式,將文物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從制度層面築牢文物保護防線。此外,精心編制《黟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等專項規劃,明確保護目標與方向,為文物保護工作劃定了清晰的「路線圖」 。

    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及省級文化遺產專項資金,縣級財政每年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古祠堂、古橋等重點文物的修繕工作。2023年,累計申請文物保護補助資金2240萬元,對一批瀕危文物進行了搶救性修復,讓古老建築重煥生機。此外,整合各級政府傳統村落保護資金,完善古村落基礎設施,改善文物周邊環境,提升文物保護的整體水平和旅遊承載能力。

    此外,黟縣紮實開展文物普查工作,對歷史建築進行全面排查,實行掛牌保護,完成527處歷史建築測繪建檔和保護圖則編制,形成數字化檔案,實現「一棟一檔案」的精細化管理。如今,只需掃碼,就能獲取歷史建築的詳細測繪數據和保護要求,讓文物保護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黟縣探索的「古建 +」模式,推動了傳統建築與現代業態深度融合。老糧倉變身非遺工作室,形成「黑多島」社區,吸引眾多數字遊民入駐,成為文旅消費新熱點;南屏村晴園民宿將清代老宅改造為特色旅居空間,年吸引遊客超萬人次。據統計,黟縣超1000家民宿(含120餘家精品民宿)創造就業崗位近3900個,推動旅遊綜合收入近20億元 ,實現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未來,黟縣將繼續加大文物保護力度,不斷創新保護與利用模式,讓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續寫輝煌篇章。(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胡曉潔)

責任編輯:林梓琦 皖黟縣:創新古建「活化」 守護文物瑰寶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