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港人的淡定哪去了?

2014-04-23
来源:香港商报

  ——容雍

  港人一向腦筋靈活反應快,這表現在工作方面,造就了東方之珠的繁榮興盛,但無可否認,這種特點一旦向負面發展,淪為神經過敏,就難免荒誕可笑。例如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輻射泄漏,就曾引發有關食鹽安全的謠言,「盲搶鹽」風潮席卷全港,各區零售點的鹽均遭搶購一空,淪為國際笑話。而近幾年,這種神經過敏則每每反映在面對兩地關系上。

  面對兩地關系神經過敏

  例子一:國教風波。2012年,教育局欲推行國民教育科,本已一切安排就緒,誰知臨門一腳,卻因某機構的一份教材引起爭議,最終落得撤科收場。

  其實,國民教育在許多地方均有設立,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公民責任,建立對國家的認同感,一些人因不信任中央政府,深恐這科令學生被洗腦,實是過慮。國教科之設經過連番諮詢都沒有問題,有人忽然因一份教材而恐慌,甚至要求撤科,實是有點神經兮兮的。本來,只要停用那份教材,并且設定一些指引,已可解決問題。

  例子二:「割地賣港」風波。落實自由行政策以后,內地旅客蜂擁至港,當中有許多人要在港購買奶粉等日常用品,造成香港市面擠擁,藥房林立。為了紓緩市區的客流,港府構想在邊境地帶興建購物城,供內地客購物。可是,一些港人馬上神經過敏,懷疑港府的動機,把這項計劃批評為「割地賣港」。一向惠民的好政策,就此擱置,殊為可惜。

  例子三:拐帶疑雲。本港一度有傳言說,在某些地點有拐帶兒童的現象,引起家長恐慌,并懷疑拐子佬來自內地,惟警方迄今未發現有內地拐子佬在港活動。可是,有人卻利用港人歧視內地人的心理制造謠言。去年,有婦人見女兒死去,驚慌下偷藏女嬰尸體,然后訛稱女嬰是被內地人拐去,一度引起全城共憤,經調查后才知是婦人說謊。事件中,婦人編造謠言固然可惡,而一些人但逢什麼事與內地人拉上關系就情緒高漲,也無疑是過於乖張。

  例子四:廣東道「驅蝗行動」。今年初,有人在尖沙咀廣東道附近示威,高喊「減少自由行,放過香港人」、「放寬自由行,香港快陸沉」,并指罵內地旅客「蝗蟲」,叫他們「滾回去」。這又是一種過激行為。須知,自由行人數過多,的確令香港負荷過重,應接不暇。但是,大家大可循正路向政府表達訴求。

  事實上,政府和輿論也一直研議應對之策,比如,一度曾有在邊境興建購物城之說,而近日又有限制一簽多行之議。如果多些理性討論,總會找到好的方法解決問題。可是一些激進人士卻舍此不由,做出騷擾游客的行為,顯得歇斯底里,實在有失香港好客之都的體面。

  例子五:內地小童當街小便的視頻。YouTube上充斥着內地人帶着小孩當街小便的視頻,網民群起而攻之。然而,西方球迷涌入香港觀看橄欖球比賽,隨地小便的現象也不是新鮮事,可是人們看見,每每只是搖搖頭就算,不會放上視頻。比較起來,港人對內地人的不雅舉止似乎特別難以容忍,這皆因早已把內地人標籤為不文明之故。

  拋開成見建立互信

  類似上述這些神經過敏的行為還有許多,在在表現出某些人對內地的猜疑和歧視。其實,香港和內地雖屬「兩制」,但同在「一國」,誠如前特首董建華所言,「中國好,香港好;香港好,中國更好!」大家應釋除猜疑,守望相助;消除歧視,互相尊重。港人和內地人血濃於水,以往內地有什麼災劫,港人總是踴躍捐輸;而內地30多年的改革開放,也給香港帶來不少商機。寄望日后兩地拋開成見,建立互信,大家都淡定一點,則是香港之福,中國之福!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