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港政治鬥爭呈新形式

2014-10-23
来源:香港商报

  一年半前,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設想時,香港幾位多年參與社會運動的老手就警告他,一旦「佔中」實施,必定會有參與者不受指揮,使行動逸出其設計者預期。然而,嗣後「佔中」運動數度組織「演習」,今年7月1日夜正式「預演」「佔中」,參與者都是手拉手「靜臥」地上等待警方清場,那種有秩序地非暴力抗爭現象給了不少人以錯覺。於是,當9月28日凌晨「佔中」爆發時呈現多處「佔領」、參與者洶湧的場面,許多人亂了手腳。

  應對佔中後續挑戰

  另一方面,鑒於「佔中」行動超出其發起人的預期和掌控,也不為學聯和學民思潮這兩個學生組織所能夠控制,相當一部分參與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有人不同意將之定性為香港版「顏色革命」。

  其實,被公認為「顏色革命」的外國社會政治運動,程度不同地都有一些參與者帶有自發性。更廣泛地看,任何大規模群衆運動,無論性質和歷史地位如何不同,都是一部分參與者屬於「自覺」(組織行為),另一些參與者屬於「自發」(無組織行為)。近些年,由於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通訊手段日新月異,「自發」參與者越來越多。所以,「佔中」是否「顏色革命」不取決於其參與者是否或者多少是屬於自覺,而是決定於其發起人和領導者所提出的政治要求。

  就香港政治鬥爭而言,「佔中」從一年半前啓動到今年9月28日凌晨實施,劃出一道分水嶺。

  第一,反對派對抗中央和反對特區政府的政治行為,由以往基本符合香港本地法律轉變為公然挑戰和破壞香港本地法律。

  誠然,從2003年七一遊行以來,反對派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和破壞《基本法》,但是,他們所採取的行動大體為本港法律所許可,他們對於《基本法》的挑戰和破壞是根據所謂言論、結社和集會自由。以「佔中」為分界,出現重大變化。從此,反對派將不斷採取街頭非法抗爭,不斷挑戰和破壞立法會規則。

  第二,隨着街頭非法抗爭將在「公民抗命」粉飾下常態化,反對派主要政治團體成員將會由目前數百人增至逾千人甚至更多。

  從2003年七一遊行以來,每年七一、若干年加上元旦等時機,都有反對派發起的示威遊行。但是,這一系列活動,一是在本地法律框架之內,二是具定期性。今後,反對派以不定期的非法街頭集結、「佔領」,配合以往的定期集會和遊行,必定加劇香港政治基本矛盾。在激烈政治鬥爭中,反對派主要政治團體將有機會吸納成員。

  動員愛國愛港陣營

  第三,愛國愛港陣營政治團體將採取針鋒相對的鬥爭,組織和領導群衆展開不同規模的運動或活動,以遏制反對派的街頭非法抗爭。

  從2013年元旦開始,愛國愛港陣營就組織群衆活動,同反對派發起的遊行相抗衡。今年7月18日,「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為期一個月的「簽名反佔中行動」,並於8月17日以逾十萬人大遊行將「反佔中行動」推至高潮。10月上旬反對派「佔中」期間,一部分群衆包括旺角一些居民對旺角的反對派「佔領者」實施反包圍和驅逐。今後,類似針鋒相對的群衆行動將紛至沓來。

  香港政治鬥爭呈現新形式,是香港政治基本矛盾內在邏輯的展開和表現,也符合現代政治客觀規律,需要愛國愛港陣營政治團體、尤其中堅力量與時俱進,加強研究,提高認識,及時和適時地制訂實施相應對策。

  首先,必須提高各級領導層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技巧。群衆運動或行動難免自發性。認真總結「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的活動,會明白這一點。通常群衆運動或行動是為「單一」口號或目標,因為「單一」容易產生較大壓力,也因為「單一」容易以偏概全。一旦群衆動員起來,領導者必須把握「有理、有利、有節」,不僅需要較高思想政治水平,而且需要較高政治技巧。

  其次,愛國愛港陣營尤其中堅力量必須更廣泛更深入地拓展群衆工作,惟此,才能發動和組織群衆,吸收更多成員。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