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第三勢力未能超越藍綠

2015-07-04
来源:香港商報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民進黨中執會日前已確定在立委的11個選區「不予徵召」,「禮讓」予第三勢力合作;另保留5個選區將持續與其他第三勢力協調整合。

  仰賴民進黨禮讓

  社會大眾對於臺灣十幾年來的藍綠惡鬥,顯然是厭惡已極;民眾無不渴望藍綠之間能出現一股新的力量,在藍綠之間扮演關鍵的緩衝、制衡、區隔或仲裁角色,使得政局不致長期內耗無解。「第三勢力」一詞之興起,正是這種社會期待下的產物。

  觀察現有打著第三勢力旗號的黨派或團體,卻又無法跳脫藍綠的框架。舉例而言,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不久前說出「混帳」、「愚蠢」之重話,痛責民進黨不肯在立委選區協調上作出讓步。此外,幾位有意參選的學者也相繼抨擊民進黨,有人指摘蔡英文承諾「徵召」他參選,最後卻仍要和民進黨員「比民調」;另有人則放話,民進黨若拒絕與其「協調」,他們就要與蔡英文「切割」云云。這些雜音,在在反映出第三勢力對民進黨態度的不滿;但更耐人尋味的則是:為什麼第三勢力或學者名嘴參政,卻需要仰賴民進黨的「禮讓」?回到現實政治,各個地區都有既定的綠營人士在長期經營,硬要誰讓出選區、退出選舉,談何容易?

  尤其,在柯文哲去年底勝選氣勢帶動下,標榜「打破藍綠」的第三勢力政黨紛紛出現,爭取進軍立法院機會。不過,第三勢力「素人」參政,沒有柯文哲的超高知名度,又多是「空降」選手,並未耕耘地方,毫無基層實力。若想靠著已逐漸退燒的「柯P效應」入主立法院,恐有困難。

  例如,早有傳聞要回汐止家鄉一戰的黃國昌,不知是怯戰還是另有更好的戰場,竟直接宣布不參選,讓人不解第三勢力為何不勇於接受民意檢驗?

  以黃國昌在「太陽花學運」裏的名氣,退出汐止戰場後,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尋覓下個更有利的選區,讓綠營繼續忍氣吞聲相讓,或者就是等著被列入「時代力量」不分區第一名,只要政黨票超過5%自然就能順利進入立法院。既然拒絕在汐止以接受民意檢驗方式選立委,那麼「戰神」選擇的路就可想而知,就是等著不勞而獲,以不分區方式進立法院。

  黃國昌想從學者之路踏入政壇,卻只想找容易的戰場打,也不願走入基層傾聽選民意見,實際參與代議制度運作情況,了解區域立委如何代表各選區民眾,充分反映意見,並制訂法律、監督政府,只會繞著政治理論打轉,缺乏實務經驗,讓人憂心。

  應走出自己的路

  可見現在「第三勢力」一詞已被置換了內容,專門被綠營及林義雄和其追隨者用來指稱新成立的「時代力量」和「社民黨」兩黨。而這兩個政黨,如果只能依附在民進黨腳下,靠著綠營的「禮讓」或協助才能取得立法院席次,就算掛著不同的政黨旗幟,民眾如何知道他們會不會成為民進黨的附庸?

  值得觀察的是,民進黨對2016年「完全執政」充滿雄心,因此,所有現任立委及具有實力的地方人物幾乎寸土不讓;在這種情況下,綠營與第三勢力的協調便變得高度緊張,在在都反映出彼此結盟時的現實困境。

  尤其,民進黨雖牽著第三勢力的手高喊「立法院過半」口號,但在政黨票上卻是與第三勢力有競爭關係。第三勢力也想爭取選民手中的政黨票,把不分區提名者送進立法院。民進黨在「禮讓」之餘,也得考量選舉戰略與互信機制,如何確保第三勢力不瓜分民進黨的政黨票?

  令人遺憾的是,臺灣有些「公民運動」常標榜是「第三勢力」,總是有部分領導人在公平正義的包裝下,卻大搞政治權謀,盤算的只是個人利益,在意的是如何坐收漁翁之利。因此,即使民進黨「禮讓」的是「艱困選區」,但為了理念,還是應義無反顧地參選到底才對。

  總之,第三勢力若要走出自己的路,必須有「超越藍綠」的自許,才能吸引選民支持。如果所謂「第三勢力」,卻變成兩個攀附於綠營的親綠小黨的代名詞,他們以支持蔡英文的「總統大選」,用來交換民進黨在立委選舉的退讓和卵翼;這對選民而言,當然構成嚴重的誤導,對於化解藍綠對峙也毫無助益。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