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看黑龍江」系列報道之十三

2020-09-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林口縣:「套種間作」模式荒山變「聚寶盆」 做大北藥產業出真招見實效

 
  【香港商報網訊】近年來,黑龍江省林口縣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契機,依託區域內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和適合發展藥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間優勢,採用紅松套栽仿野生中藥材和間作繁育種苗等兩種科學種植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黃芪、蒼朮、白鮮皮、龍膽草等30多個品種競相爭輝。舉全縣之力因地制宜打造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北藥產業鏈,撐起農民的「錢袋子」。
 
  林口縣是黑龍江省一個資源富縣,是著名的八女投江抗戰聖地。該縣按照《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結合黑龍江省實際充分利用境內山多林密,江河縱橫的特殊地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今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同比增長40%。新開發中藥材標準化基地31處,種子種苗繁育基地12處。規劃到2025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發展到30萬畝,其中道地藥材20萬畝,重點打造北部牡丹江烏斯渾流域百里黃芪谷等3個種植板塊以及中藥材加工創新產業園,將荒山變成「聚寶盆」。

  只種植山上有的道地藥材品種
 
  近日,緊跟颱風「巴威」的步伐,記者一行來到了位於林口縣上山陽村東坡地的辰亞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該基地是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中藥材發展處與林口縣農業農村局傾力打造的中藥材基地,滿眼綠意,藥香悠悠。
 
 
  一路爬坡,雨後的好天氣讓不遠處的村莊像重新上了色的油畫,周圍山中的霧氣隱現,讓記者感覺身處瑞士的某個小鎮。到了基地,蜿蜒起伏的山坡地上種滿了中草藥,仔細一看還整整齊齊的種着一顆顆紅松苗。
 
  辰亞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負責人張慶禮告訴記者,這是一塊退耕還林地,受坡地影響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但是單獨種植紅松周期長,收益少,為了每年都有收益,就把周圍的土地都利用起來,松樹近周種滿了蒲公英、白鮮皮、赤芍、玉竹等10種中藥材,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雜草,這就是套種;而中間的空地種植蒼朮、白鮮皮、龍膽草等中藥材,這就是間作。張慶禮又稱,「我們只種植山上有的道地藥材品種」,中草藥本身就來源於山上,這種模式不僅節約、經濟,更讓藥材抗病災、旱災能力更強,生態、經濟、品質效益三合一。

  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
 
  據張慶禮介紹,基地種植面積共880畝,林下仿野生紅松林地套種中藥材面積230畝,育苗基地650畝,預計2021年可移裁面積500畝。基地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完善的中藥材初加工生產線,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並銷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國以及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地。公司自主研發和改進了大面積作業的深耕做一體機和多功能藥材精播機,擁有蒼朮加工設備、中藥材切片機等機械化設備,新建晾曬場1000平方米,實現了種植、除草、起收、初加工等環節全程機械化作業。
 
 
  張慶禮掰着指頭為記者算了筆賬,每畝種苗基地里有20餘萬株藥材,一顆藥材收益0.2-0.25元;栽種的紅松苗每畝有50顆,持續長7-8年,一顆能收益50元。等到樹長大後,樹可以賣,結出的松果也可以賣,整體算下來,收益是種植糧食作物時的10倍還多。
 
 
  為推進中藥材在林口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林口縣成立了中藥材種植技術專家小組,為中藥材提供全程保姆式科技服務。開展中藥材栽培技術培訓專班7場次,培訓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360人。成功研發了黃芪、白鮮皮、蒼朮直播種植新技術,在不減產的情況下,將中藥材生產周期提前1年。
 
 
  林口縣還鼓勵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貧困戶參與種植和加工,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培育生成了一批中藥材產業書記,為群眾探索出一種新模式;發揮董慧波、宋永豐等一批中藥材產業能人帶動作用,輻射帶動周邊鄉村開發中藥材1.8萬畝,創建了省級黃芪、白鮮皮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培育一批有市場、有產品、有效益的龍頭企業,積極探索中藥材產業多方共贏,實現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共贏。

  多項扶持政策 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
 
  林口縣農業農村局經濟產業發展股股長遲靜遠表示,近年來,林口縣堅持把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工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縣政府每年保證500萬元撬動資金支持「糧改藥」。對多年生中藥材品種按每畝1000元貸款額度給予1年貼息貸款;對一年生中藥材品種按每畝500元貸款額度給予1年貼息貸款。2019-2020年林口縣被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縣爭取補貼資金2340萬元,有力推動了全縣中藥材基地發展。林口縣政府還出台支持各類主體申報「三品一標」扶持政策,申報有機綠色標識,每個補貼1萬元,農產品地理標識每個補貼3萬元。2019年,黃芪、白鮮皮2個中藥材品牌申報了農產品地理標識,推動林口縣道地藥材品牌化發展。遲靜遠稱,通過政策扶持、示範、引導全縣中草藥實現產值3.2億元,有效拉動縣城經濟發展。(付彥華 王琳)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