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黃山發展大會 “簽單”超700億

2020-11-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徽之黃山’成為享譽全球的世界名山,‘山區小城’成為國際知名旅遊城市”。11月7日,由黃山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第二屆黃山發展大會在安徽黃山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黃山發展顧問,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杭州都市圈協調會、安徽省長三角辦、杭州都市圈城市黨委政府、區域合作部門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嘉賓,企業代表,創新平臺代表,金融機構代表等500餘人應邀參會。
 
黃山市委書記任澤鋒在大會致辭
 
    記者瞭解到,大会期间召開了上海市安徽商會黃山座談會和黃山“專精特新”民營經濟發展懇談會,組織與會嘉賓考察調研等,為黃山市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此间,黃山市簽約项目125個,總投資額711.5億元。
 
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主持

    任澤鋒:做黃山發展最好合夥人
 
    黃山市委書記任澤鋒在主旨大會致歡迎辭時強調,這次大會舉辦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縱深推進的重要階段,目的就是要以“一體化、高質量”為主題,加快“融杭接滬”步伐,在深度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獲取新動能,把黃山建設得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
 
第二屆黃山發展大會現場
 
    任澤鋒指出,黃山是中國名片、民族象徵。今日的黃山,在建設現代化新黃山的征程上邁出了重要步伐,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
 
    以“融杭接滬”為重點的大開放面臨絕佳機遇,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杭州都市圈的建設加快,黃山承接輻射帶動、獲取發展動能的條件千載難逢,正成為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以新型工業化和“旅遊+”為主線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形成,黃山產業內質持續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品質效益明顯提升,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以高鐵高速航空為主幹的大交通賦予更多動能,隨著7條高鐵、9條高速相繼建成,加上機場遷建、市域旅遊鐵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推進,黃山與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的時空距離實現革命性重塑,成為全國交通網絡的重要節點、皖浙贛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大交通帶來的紅利正加速釋放。“今日黃山已經到了厚積薄發、孕育突破的重要關口,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任澤鋒說。
 
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在大會進行项目簽約
 
    “做黃山崛起最佳把脈人、做黃山發展最好合夥人、做黃山形象最美代言人。”任澤鋒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把奮發崛起、奮力趕超作為主基調,把補齊短板、縮小落差作為基本點,努力實現“兩個前列、一個快於”,即人均主要經濟指標走在全省前列、社會生態指標走在全國前列、主要指標增幅快於長三角地區,加快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長三角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目的地。
 
杭黃兩市領導為杭黃綠色產業園揭牌

    聚力“五大新兴产业”逐浪长三角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黃山市充分發揮鄰杭接滬優勢,以新型工業化和“旅遊+”為主線,聚焦文化旅遊、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綠色食品、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五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與長三角高端產業配套的現代產業體系。据悉,去年7月召開的首屆黃山發展大會,有76個招商引資项目集中簽約,目前整體履約率超過了80%。今年黃山市新簽重點项目數和協議資金中,來自長三角區域的分別占81.2%、58.9%。
 
    大會期間,黃山市簽約项目125個,總投資額711.5億元。其中集中簽約项目99個,產業招商项目投資總額493.4億元。據黃山市投資促進局局長李勝利介紹,今年大會集中簽約项目呈現一體化、高質量特點:一體化體現在投資區域方面,來自長三角區域的投資企業有64家,占比64.6%,比去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高質量體現在產業和企業實力方面,涉及黃山市五大新興產業项目有67個,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及央企、上市公司等大強企業有29家,比去年增加了10家。
 
    大會期間,黃山市還新聘了7位黃山發展顧問。黃山市發改委主任丁士禮介紹,首屆大會上黃山市聘任了首批黃山發展顧問,一年多來,各位顧問為促進黃山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黃山市共聘任21位黃山發展顧問,為黃山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策出力。
 
    “黃山市將與杭州市共建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推進上海灣谷斐迪產業園、杭黃綠色產業園、杭黃綠色產業帶等產業合作平臺建設,推動長三角區域內加速產業協同配套和承接轉移。全力推進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杭黃國際黃金旅遊線等文旅合作平臺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丁士禮說。
 
    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在受訪時表示,黃山市將用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平臺,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字,以融杭接滬為突破口,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高新、戰新產業發展。聚焦文化旅遊、綠色食品、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五大產業、14個重點方向,深入實施高新戰新企業三年倍增計划,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記者 吳敏)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