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賞月 祭月 拜月

2014-09-09
来源:香港商报

明清时期,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祭月、拜月,而祭祀的果品是对月亮的献祭

  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它經歷了文人賞月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卻無心看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明月依舊,人心已非。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就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

  明清中秋流行祭月拜月
 
  唐宋時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玩月。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系與經濟關系。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朝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人們在市場上買一種特制的「月光紙」,這是一種神禡
 
  ,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如人似地站立著,并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丈餘長,精緻的畫像金光燦爛。北京人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割為蓮花狀。夜間在月出之方,人們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將月光紙焚化,撤下來的供品,普遍由家人分食。清代北京祭月有所變化,月光神禡由道
 
  觀寺院贈送的,題名為「月府素曜太陰星君」。市肆中這天也多賣「月光馬兒」,長的七八尺,短的兩三尺,頂上有兩面旗子,為紅綠色或黃色,對月而供,焚香行禮,祭祀結束后,與紙扎元寶、紙錢一起焚化。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時節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餅,此月餅較日常月餅「圓而且大」。特制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這種月餅俗稱「團圓餅」。明清江南以素齋供月,有老南瓜、菱藕、月餅等,旁邊放涼水一碗,婦孺拜月畢,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涼(周作人《中秋的月亮》)。此俗來源於六朝時人在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風俗。那時人們中秋時節相互饋贈的不是月餅,而是盛滿百草露的眼明囊(《荊楚歲時記》)。
 
  焚香拜月 各有所期
 
  各地對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與理解。在福建汀州一帶,中秋夜有「請月姑」的習俗,兒女在月下設果餅膜拜致詞,請月姑以卜災祥。浙江諸暨的大戶人家在中秋節制作大月餅,雜以瓜果,「疊案供月,謂之『宴嫦娥』」。蘇州家家戶戶擺上瓶花香蠟,不設月宮符像,望空禮拜,小兒女在「膜拜月下,嬉戲燈前,謂之齋月宮」。江浙一帶中秋祭月有「燒斗香」的習俗。蘇州所謂斗香,是用細的線香編制成斗狀,中間盛香屑,香店制作后賣給僧俗人等,人們在中秋夜,焚於月下,稱為「燒斗香」。杭州的斗香,用紙糊成斗狀,中間炷香,高的有兩尺左右,中秋夜晚祭月時使用。吳曼雲《江鄉節物詩》:「心字燒殘寸寸灰,靈香上請月輪開。斗量畢竟人間少,桂粟薪收萬斛來。」揚州小秦淮河,中秋節「供養太陰」,彩繪廣寒清虛之府,稱為「月宮紙」;又以紙絹作神像冠帶,月餅上排列素服女子,稱為「月宮人」;然后以蓮藕果品祭祀。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俱拜。宋代京師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貧富,從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歲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飾,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意思是說請月神保祐早日科舉成名。女孩則祈求有一副美麗的容顏,「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后,祭月風俗發生重大變化,男子拜月漸少,月亮神逐漸成為專門的女性崇拜對象。北京有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諺。
 
  少數民族保留古風
 
  明清時代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明代「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清代昵稱玉兔為「兔兒爺」,人們用沙土作白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制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有上張傘蓋,衣冠楚楚,扮作官員者;有身穿甲胄,手持大旗,扮成武士者;有騎虎者,有靜坐者。大的高三尺,小的不及寸。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情趣。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著中秋節祭月、拜月的風習。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豎一根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包括: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等四階段。由此可知,在偏遠民族中仍傳承著遙遠的祭月古俗,在中秋時節人們能夠與月神進行直接的對話與交流,這與少數民族的文化特性有關。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