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2

荃灣紡織史 六廠尋回憶 走訪上世紀「小曼徹斯特」

2017-09-07
来源:香港商报

齐齐做织女,从中了解基本的纺织原理。

  織織復織織。上月19日,六廠基金會在福來擺放許多大大小小流動織機讓街坊過織番兩,藉此推動紡織藝術文化,織回荃灣的紡織歷史。荃灣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是紡織重鎮,但在時代洪流中,幾近灰飛煙滅,現在只殘餘小量小型廠及建築物,其中南豐紗廠有「heart」,計劃活化舊廠房,六廠基金會就是其保育項目,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昔日紡織機器和不同年代的潮流時裝。在這些還未出現前,記者走訪荃灣紡織廠故地,從新舊建築中感受它昔日風華。

  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梁美儀

  【第1站】 美港貨倉、美亞織綢廠

  以荃灣鐵路總站為起點,通過南豐中心(前身是南豐染廠)和荃錦中心,沿新領域廣場的天橋下行至青山公路,便看見約兩層高由紅磚砌成的建築物,往前走便見一個車場入口,已被封的大閘上招牌有「美港貨倉」和「美亞織綢廠(香港)有限公司」。其創辦人是絲綢大王蔡聲白,曾是1914年清華選派的留美幼童。40年代末由於內地政局動蕩,蔡辭退上海職務移居香港,擴展美亞織綢廠及貨倉業務,街坊話這幢建築物已空置近40年。

  【第2站】 中染大廈

  沿路行過一幢商廈後,便是剛完成翻新工程的中染大廈,前身是中國染廠,其創辦人是查濟民,1949年創立時是一間小型工廠,主要做漂染工序。當時廠房位於一條大水坑側,後來生意擴展,在大水坑的另一邊加建新廠房。現在大水坑已被覆蓋,變成大涌道。而部分廠房興建了愉景新城。以前染廠未有污水處理設施,印花染色工序造成的污水,就靠大水坑排出大海,正因這特殊的地理環境吸引大小染廠在附近開設。

  小街坊也來嘗試腰機編織的樂趣。

  【第3站】 南豐紗廠

  沿愉景新城直行至紅綠燈路口,靠左過對面馬路看見華力工業中心,隔壁就是正進行改建工程的南豐紗廠。這是南豐紗廠4至6廠的舊址,創辦人陳廷驊於1954年在荃灣安育路開設1至3廠,其研製的紡織牛仔布大受歡迎,其後6年間規模擴大10倍,成為香港生產量最高的紡織廠。後來南豐轉攻地產市場,1999年拆卸安育路廠房重建成現時的翠豐臺。上文提及的六廠基金會是南豐紗廠保育項目之一,活化計劃是將4至6廠改建成集合研究所、設計發展、訓練及零售於一身的大樓「The Mills」,打造成香港時裝及紡織的新地標,預計2018年年底完成。六廠基金會之名是由南豐的六廠而來,為讓區內居民共同參與,認識香港紡織文化歷史,不但上月在福來舉辦「過織」活動,自今年2月開始每逢星期三下午都擺放各種「非傳統」的編織工具在永嘉樓的榕樹頭與街坊齊齊編織。

  【第4站】 慶豐印染廠

  離開南豐紗廠向麗城花園方向直行至永南貨倉,橫過對面馬路,來到半山街富華工業大廈隔籬的慶豐印染廠,該印染廠主要做布疋絲光及漂染,現在重門深鎖。 80年代初印染業較興旺,但到了90年代排污政策正式上場,染廠都沒有條件做好環保措施,許多選擇結束或搬上內地。在此處望向青山公路對面是翠豐臺。

  【第5站】 富華織造廠

  從慶豐印染廠掉頭回到永南貨倉街口,毋須過馬路,靠右轉入沙咀道2至6號嘉達環球中心,此甲級寫字樓前身是樓高兩層的富華織造廠,織造廠於1948年成立,2009年結業。

  【第6站】 中央紗廠

  由嘉達環球中心行過對面就是中央紗廠拆卸後的地盤。中央紡織有限公司於1953年由上海商人吳文政創辦。中央紗廠早期位於荃灣青山道,1962年遷往沙咀道8號的5座新廠房。曾被譽為香港三大紗廠之一的中央紗廠,其出名品牌有「紅雙喜」。該廠2011年將生產線搬去內地,廠房丟空後由其他財團投得,計劃發展大型商廈。

  行程完畢,沿沙咀道直去大涌道,上行人天橋往愉景新城商場,通過商場天橋去荃灣鐵路總站。若意猶未盡,可在荃灣鐵路站搭小巴96B或九巴34M去麗城花園及灣景花園,因其前身是南海紗廠、寶星紗廠和會德豐紗廠等的所在地。

  當年有「小曼徹斯特」之稱

  據統計,1967年香港的紡織廠共有1萬1千間,紡織工人有43萬,而當年香港人口是372萬。50年代至70年代荃灣已成為香港的工業重鎮,不少紡織商人察覺荃灣的地理環境優越,紛紛在此設廠,「小曼徹斯特」之稱由此而來,曼城是英國的紡織業中心。

  1962年全港紗廠共30間,荃灣就佔了15間。70年代初荃灣具規模的漂染廠有逾10間,與大紡紗廠一樣每間員工約千人,而被譽為東南亞大廠的南海紗廠有2000員工。南海廠內設有學校、飯堂、球場和圖書館等。一般大廠都設有醫療室和宿舍和廠車。紡織業蓬勃時期,有些員工的花紅共13個月,即每年出25個月糧。

  14歲做織女 荷姐訴說歷史

  在福來住了逾50年的荷姐就是六七十年代的荃灣「織女」,她參加六廠基金會的活動時訴說自己的故事。1967年荷姐只有14歲,由於父親突然中風去世,家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為照顧3個弟弟,只能在家中幫人繡花幫補家計,身為大家姐的她唯有輟學出來工作,但因「未秤」,要向堂家姐借身份證去見工。當時許多街坊都是在紡織廠工作,經人擔保入了中央紗廠做養成工(學徒),開始「織女」生涯。她還記得第1日返工被「罰企」埋一角,拿一個管紗不停練習駁紗線,其後10年是負責管理幾部細紗機。當年的紗廠是24小時運作,分早、午、夜3班,每更8小時。好景不常,70年代後期紡織業開始式微,荷姐也轉行做車衣女工。她說近10多年來見到許多紡織廠重建起商廈或住宅,新一代人都不知道荃灣紡織業的威水史,現在有人出來教後生編織,重提呢段歷史,真係有「返囉」的感覺。

  別過荷姐,記者踏上尋訪紡織廠之路,沿青山公路、大涌道及柴灣角,重點走訪一些紡織廠。

  手搖針織機由欽州街小販巿場(棚仔)借出,是機械化的大量生產布疋和成衣的見證。

  齊齊做 「織女」,從中了解基本的紡織原理。 特約記者 梁美儀攝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