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世界環境日:對中國生態恢復行動綱領的四個思考

2021-06-05 11:38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期十五頭野生亞洲象一路北上接近昆明的情況引起了巨大的關注。近年來,生活在雲南省南部的亞洲象呈現逐步擴散的趨勢,除了種群緩步增長帶來的棲息地需求增加的原因,亞洲象適宜棲息地整體減少和破碎化加劇,是亞洲象向外擴散的最根本原因。一項2017年的研究顯示,1975-2014年間,在亞洲象分布的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三地,天然林面積減少了16%,經濟作物種植、基礎設施建設等人為活動顯著增加,並使天然林被不斷割裂、片段化不斷加劇。亞洲象保護面臨的棲息地問題只是中國以及全球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同樣問題的縮影--破碎的自然生態系統必須盡快得到修復,依託其為生的人類和野生動植物才能有真正可持續的未來。

 1975-2014年,西雙版納、普洱、臨滄土地利用和亞洲象分布變化。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生態系統修復」,同時,今天也標誌着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2021-2030)」倡議行動正式啟動。這一倡議旨在預防、遏制、扭轉全球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的退化,以應對全球氣候危機,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糧食安全和水的供應。

 無節制的開發和過度利用使自然生態系統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全球的天然林一直在持續減少,過去5年平均每年仍有1020萬公頃森林消失;全球85%的濕地面積已經喪失,66%的海洋正在累積越來越大的影響。生態系統的破壞和退化使其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大打折扣,直接影響到人類對食物、水和藥物等資源的獲取、應對氣候災害和極端事件的韌性以及生計選擇等。

 人類社會正面臨着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保障人類福祉三大挑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沒有大自然的幫助,我們將無法成長甚至無法生存。」 生態修復對應對氣候變化有顯著裨益:可以降低社會經濟在氣候風險下的暴露和敏感度,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和潛能。同時,生態修復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並且在其推廣和開展的過程中,也有利於促進社會包容,生計改善,體制結構、政策和法律工具的應用和完善。

 研究顯示,全球超過20億公頃已被砍伐和退化的土地存在恢復的潛力。具體到各個國家和地區,生態修復行動的規劃和實施成效與本土生態安全、社會經濟、人民福祉有著更明確和現實的關聯。

 中國在去年發布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會同各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和編制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設定了今後15年間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總體藍圖。相比聯合國的生態系統恢復十年倡議,中國的行動綱領的時間跨度更長,覆蓋了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與《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2020)》以及推進中的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並統籌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地理單元的連續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綠色和平認為,《規劃》的內容反映了中國政府從宏觀生態層面進行的通盤規劃,並充分考慮了對此前政策的銜接,一改過去幾十年在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議題上,各自為政、系統性不足的做法,但若想生態修復這一「大動作」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仍有以下四個薄弱環節亟待加強。

 首先,需要進一步強調生態修復的重點和實施途徑,扭轉過度「人工化」狀況。

 目前生態修復工程的範圍,既涵蓋自然生態系統修復,也包括人工系統(如植樹造林、人工種草、人工濕地)的建立。科學研究表明,相比於建立人工系統,針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修復可以帶來更多重的環境和社會收益。以森林為例,人工林在全球森林恢復的努力中佔據主導地位,是近年來森林覆蓋率增加的主要貢獻者,但是人工林對於生物多樣性,以及儲碳、保土、蓄水等生態功能的收益非常有限 。另外,大面積人工林有病蟲害風險大、火災風險高和生態穩定性低的問題,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也給人工林帶來了新的威脅。同時,不少集體人工商品林由於疏於經營和管理等因素,也導致了其蓄積增量不盡如人意,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退耕還林被視為森林修復的重要方式,然而一項基於文獻分析的關於中國全國範圍內退耕還林所造森林類型的研究指出,文獻中提到的202個縣中,90%以上種植單樹種純林,種植簡單人工混交林的縣不到40%,種植接近本土天然林結構森林的縣僅有3個。全國範圍內,喬木純林面積佔到了全部喬木林的58.1% ,不利於森林系統的穩定性,也對一些區域的水資源造成了威脅。

 因此,儘管《規劃》中將「自然恢復為主」列為首要原則,但涉及到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等具體工作,仍需要給出更明確的要求和指導,扭轉生態修復過度人工化的「慣性」,對現有的人工生態系統進行自然化管理,並引導修復工程以自然化為最終目標。

 其次,加強科學把關、強化審批與監督,謹防「看似修復,實則破壞」。

 科學理論和技術是生態修復工作的「地基」。生態修復的各個環節如調研、規劃、實施、監測、評價都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然而,由於某些規劃、審批、實施主體對於生態修復的科學理解有限、所能獲取的科技支撐不足,再加上某種程度上對於「政績工程」的追逐,讓各種以生態修復為外衣的項目得以「渾水摸魚」上馬實施,如濕地種樹、毀草種樹、「低效林」改造、河道硬化、湖泊沿岸綠化等,各種「看似修復,實則破壞」的案例屢屢發生,帶來的後果是原生濕地、草原、天然林的進一步破壞,以及自然河道、湖岸的消失。

 除了科學支撐不足之外,信息公開不足以及社會監督的缺失也助推了這些「偽修復」的發生。

 在生態學研究力量和成果不斷積累、公眾自然保護意識不斷提升、專業化社會組織不斷增加的發展趨勢下,主管部門應更加主動地整合來自各方的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專業支持,推進信息公開和公眾諮詢工作,引領社會監督,共同為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把關。

 第三,動員社會力量,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生態修復需要大量資源投入,僅靠政府投入難以滿足全部需求。從公共資金的角度來說,急需健全生態補償機制,使經濟發達地區作為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共同)受益方,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為生態保護和修復的主體區域提供激勵。

 目前,《生態保護補償條例》仍在制定過程中,希望條例的出台能夠為生態修復工作提供更充足、靈活的公共資金保障機制。

 隨着企業參與環境保護的意願不斷增強,環境類社會組織的專業化不斷提高,這些社會資源和力量應得到更多重視和引導,使其在生態修復領域的興趣和投入與生態修復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重點更為契合。

 最後,謹防生態修復被視作實現碳中和的「捷徑」。

 在鼓勵多元化的社會參與和資源投入生態修復領域的同時,也要謹防生態修復被地方和企業視作實現碳中和的「捷徑」。

 隨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各省地方政府和重點行業都面臨盡快提出碳中和目標和途徑的壓力。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被視作實現碳中和途徑之一,於是,「植樹造林」、「森林修復」、「海洋碳匯」等開始出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或企業的碳中和路線圖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態系統對碳的儲存容易受到災害和未來開發利用的影響,再次形成碳源;另外,通過自然生態系統從大氣中吸收和固定碳需要若干年時間 ,很難用「種一棵樹等於減少多少碳排放」的簡單公式來換算。

 只有經過科學規劃、有效實施、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參與的NbS方案,才能實現氣候、生物多樣性、社區生計等方面的正收益,否則有可能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行動造成進一步損害,甚至淪為企業逃避直接減排責任的「綠洗」工具。

 從今天開始,地球進入十年的恢復期,不管是在全球還是國家層面,描繪清晰的生態修復藍圖只是第一步。今後十年,地球能否收否失地,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衰退的趨勢,中國是否能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都取決於社會各界的意願、智慧和行動力的協同。期待中國能夠交出一份生態修復的滿意答卷。

 (作者:潘文婧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香港商報網立場。)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