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本地新闻

成都高新區出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55條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2017-04-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代勤報道:2017年是全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4月27日,成都高新區對外發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台55條實施細則,將肩負國家自主創新和成都市“東進”“南拓”責任使命,以增強供給能力、優化供給結構、完善供給環境、擴大公共供給為方向,以促創新、優產業、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全力促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建設,加快形成區域發展新動能。

  《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成都高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取得實質性進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產業、科技、人才、土地、金融、環保等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在更高的水平上實現新的供需平衡。值得關注的是,《方案》提出,今年要力爭為實體經濟企業減負50億元以上。

  該《方案》提出,設立3個50億創新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創新、校地軍民協同創新、領軍人才引領創新,全面加強創新供給能力建設;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並圍繞重點產業打造良性產業生態系統,建設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優化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真金白銀扶持企業發展,著力培育一批成都本土領軍企業;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力成本、稅費成本、融資成本、用地成本、用能成本;突出提升社會事業、城市建設、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公共供給能力。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准,抓住國家級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天府新區國家級新區“五區疊加”發展機遇,從產業、要素、制度三個層面著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開放紅利、新區紅利、創新紅利和政策紅利,全面提升城市能級水平,著力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培育壯大新經濟 建設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增強西部經濟中心功能”,為此,將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城市、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和國家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城市”,並提出“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效應,促進創新要素同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對接,推動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創造轉變,提升成都在全國全球產業體系分工中的競爭優勢”。

  “先進制造業是城市經濟的脊梁。”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市委的重大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提升供給水平,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

  《方案》提出,成都高新區將推廣應用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發揮智能制造龍頭企業示范帶動效應,加快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區。鼓勵區內企業與智能制造龍頭企業深度合作,按照工業4.0標准改造升級生產線,對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的企業按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資金支持。

  根據《方案》,成都高新區將制定出台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政策,大力支持總部經濟、電子商務、金融業、科技服務業、專業服務業等發展,加快建設“國際辦公區”,加快發展與智能制造相適應的生產性服務業。將大力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產業提智升級和融合發展中應用,引導企業向數據驅動型企業轉變,鼓勵“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經濟發展。

  結合新托管12個鄉(鎮)發展需要,成都高新區提出,將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保障農業生態安全。加快現代農業重點地區和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建設,在成都高新區托管區域建成以糧油、水果、蔬菜、禽蛋等農副產品為主的新型農業產業園區,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平台,打造設施完善、高產快銷、機制完善、品牌著名的農業產業聚集區。探索智慧農業建設模式,建立智慧農業核心示范基地、農業科研機構和成果孵化園區,引進種植、畜牧業生物工程研究機構。

  為加快發展重點產業、完善產業發展生態,《方案》提出,要圍繞重點龍頭企業,瞄准集成電路、光電顯示、電子終端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快聚集上下遊配套企業,大力引進、培育原材料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鼓勵企業間協作配套,實現上、中、下遊企業密切協作,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相互帶動的良性產業生態系統。加快構建企業服務生態圈,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搭建成都高新區“一站式”企業綜合服務平台。

  優化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培育一批成都本土領軍企業

  從1988年籌建至今,成都高新區已成為企業聚集發展的沃土,截至目前,各類企業存量已高達9萬多家。成都高新區在《方案》中提出,將進一步優化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支持企業並購重組、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實施品牌化標准化戰略,培育一批高成長企業、“獨角獸”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

  《方案》明確,深入實施“微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優化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遴選一批具有創新潛力、發展後勁的創新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建立梯度培育企業庫,開通綠色服務通道,開展有針對性的政策扶持。

  同時,鼓勵企業通過並購重組、購買專利技術和營銷網絡、介入新興行業等途徑優化組織結構,提升法人治理水平。對企業進行的非關聯並購重組交易,符合一定條件的,給予一次性補貼。鼓勵企業進行海外並購,積極整合證券交易所、私募基金等多方資源,組織區內企業赴上海、深圳等地參加企業並購重組對接會。

  為支持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方案》鼓勵企業參加國際、國內行業展會,對參展費用給予70%補貼。支持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拓展國內外市場。積極引進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和交易企業。鼓勵企業對接“一帶一路”、“蓉歐+”戰略,對在境外設立辦事處、分支機構或進行項目投資,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研發合作,建設境外產業園區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此外,全力支持企業實施品牌化標准化戰略。對獲得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稱號、中國政府質量獎的企業獎勵上調至200萬元,對首次注冊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上調至100萬元,對制定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團體標准)的企業獎勵分別上調至100萬、60萬、40萬,並對獲取國際或國家級權威認證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多措並舉降成本 今年為企業減負50億元以上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我們要著力減輕企業負擔,今年要為實體經濟企業減負50億元以上。”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為企業大力“輸血”的同時,今年還要為企業發放減負“大紅包”。

  《方案》明確,成都高新區將積極落實好國家各項優惠政策,著力為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資成本、稅費成本、人力成本、用地成本、用能成本等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完善供給環境。

  成都高新區將在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等商事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市場監管、行政審批職能創新,提高綜合執法效率,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運用大數據手段再造政務服務,全面推進B2G、R2G、S2G建設,建設政務服務大數據平台。

  圍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案》指出,將制定出台成都高新區加快建設國際創新創業中心的專項金融支持政策。提高對主導產業企業通過銀行貸款、融資租賃、發債等方式獲得資金的利息補貼支持力度;完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適時做大“成長貸”和“新創貸”風險資金池,推出“三板通”等創新產品;對現有產業引導基金進行整合和壯大,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推動創新發展。

  針對區內重點企業用人需求,成都高新區將著力破解企業在熟練技術工人、高端技術人才方面的用工難題,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舉辦專場招聘會。加快建設人力資源產業園,引進一批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鼓勵服務機構為區內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符合條件的機構給予一定獎勵。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