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时政要闻

「科產城人」融合 宜興太湖灣科創帶育高質現代產業

2021-03-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太湖畔,中國新灣區初現雛形,各板塊悉心勾勒,描繪高質量發展工筆畫。3月10日,江蘇宜興市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宜興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宜興太湖灣科創帶空間示意圖(宜興市委宣傳部提供)
 
    宜興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壽彬介紹,宜興太湖灣科技創新帶以「擁湖環氿發展的生態標杆區、科產城人融合的人文示範區、科創資源匯聚的區域協同引領區、現代產業集聚的綠色循環先導區」為定位,希望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現代產業集群,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生態優先、產城融合的發展之路。
 
3月10日,宜興市發佈《宜興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陳壽彬發佈,《規劃》明確,科創帶以東太湖岸線為界,總面積為380平方公里,湖岸線約34公里,整體構建「一軸四谷三區多點」空間格局,形成「依山傍湖環氿攬川」發展形態。其中,「一軸」即沿寧杭高速公路、東氿大道、瀆邊線打造的科創帶創新發展聯動軸;「四谷」即新莊科教谷、陶都科創谷、培源科學谷、環氿科技谷,四谷聯動打造創新創業創意輸出地;錫宜協同發展區、國家高新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國家經開區(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區」引領,建設高技術產業協同發展區。
 
    立足生態人文優勢 促高端要素跨區域流動
 
    打造科技創新大空間,已經成為內地諸多城市「十四五」規劃的戰略選擇。無錫市2020年9月啟動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建設,作為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頭號工程」,協同聯動滬蘇浙皖「環太湖」城市群,目標將科創帶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規劃,無錫太湖灣科創帶以太湖岸線為界,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湖岸線約108公里,重點構建擁湖發展的空間格局。
 
    放眼太湖灣科創帶諸多板塊,宜興地處蘇浙皖交界,擁有科創帶約1/3的湖岸線,是為數不多的同時匯聚優質生態、人文、產業資源的地區。經濟實力方面,宜興多年穩居內地縣域經濟百強縣、工業百強縣、科技創新百強縣前十位,擁有超過14萬家市場主體,32家掛牌上市公司,身處「高手如林」的蘇南,表現拔尖。
 
    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提出「擁湖環氿發展的生態標杆區、科產城人融合的人文示範區、科創資源匯聚的區域協同引領區、現代產業集聚的綠色循環先導區」的定位,宜興市在規劃科創帶建設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與思考。
 
    發佈會上,宜興市委常委、副市長何曉進向媒體闡述,生態和人文是宜興相對最重要的兩大優勢,是宜興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底氣,更是未來科創帶建設最大的亮點。「太湖灣科創帶的本質是沿太湖的產業科技創新生態圈。宜興要立足科技賦能產業的總思路,不斷推動創新人才、創新資本、創新技術等高端要素跨區域流動,儘快培育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現代產業群。同時,要高水平進行空間建設,推動產業、城市、生態功能的空間吻合,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生態優先、產城融合的發展之路,打造科產城人高度融合發展樣板區。」

    優勢產業提質 強化科創驅動
 
    產業方面,《規劃》提出要構建「331」產業體系,瞄準產業高端化升級。宜興三大新興產業中,集成電路產業、新能源產業要打造長三角的製造高地,生物醫藥產業要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基地;三大優勢產業中,電線電纜產業要由「宜興製造」邁向「宜興質造」,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智造基地,節能環保產業要建成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環保智能製造產業基地和最具輻射力的環保科技創新研發中心,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要加快建設全球知名的創新中心和生產基地。同時,宜興還將加快佈局5G及未來通訊、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一批未來產業。
 
    記者注意到,此次宜興發佈的《規劃》在科創資源、人才引入方面提出不少新語彙。如,探索組建高成長性科技企業俱樂部——「氿次冪」;探索設立新物種企業培育中心;匯聚鄉賢力量,探索實施「氿子興宜」 工程;探索打造宜興人才服務綜合體「氿智坊」等,頗具特色,亦體現其全面融入國內外創新網絡,形成科技賦能型發展結構的考量。
 
    加快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力爭今年新增科創載體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力爭全年引育科技型企業8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200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800家;組織實施「揭榜掛帥」項目不低於2項、「定向擇優」項目不低於20項……發佈會上,宜興市科技局局長唐其君列出一系列定量目標。他表示,未來,宜興將重點在強載體、育主體、建平台、攻技術、優生態上下功夫,持續提升科技創新驅動力。(記者 杜林 宋璟)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