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醫偉論】藥食俱佳話綠豆

【中醫偉論】藥食俱佳話綠豆

責任編輯:副刊 2021-08-23 17:57:41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唐朝王維《相思》的詩,膾炙人口,以紅豆寄相思,表達浪漫愛情。綠豆卻與紅豆不同,太過平常,所以很少被人讚美。倒是現代詩人劉紫陌(筆名)的一首《綠豆湯》,寫出了一絲夏日清涼的感覺:「在沸騰的水中,忘記了平常,肌骨一點點和水相融,裊起水汽,氣息中躲著純潔的香,淺綠的豆湯,特意不加糖,吸一口青澀,牽住了夏日的時光,不要匆忙。」

1629712560695845.jpg

 說起綠豆,諸位可能想到的是綠豆芽、綠豆沙、綠豆糕,或是綠豆蓮藕煲豬骨等。其實綠豆藥食俱佳,非比尋常!

 對於綠豆的藥性功用,《本草蒙荃》中大致總結為:「味甘皮寒肉平,能行十二經絡。煎湯解酒毒,煩熱兼除;作粉敷腫癰,丹毒且壓。益氣力,潤皮肉,厚腸胃,養精神。五臟能和,常食不忌。築枕夜臥,明目疏風。」因為綠豆屬豆類,也是五穀之一,雖性質偏涼,長期食用也不會傷了脾胃,其補益人體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有和五臟,益氣力,潤皮肉,養精神等功效。

 而綠豆消暑清熱,止渴利尿的效用,幾乎是人人皆知。夏日酷暑,來一碗清甜的綠豆糖水,沁人心脾,是有益健康的天然飲料。正是由於綠豆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功效,也常常用來治療丹毒風疹,瘡癰腫毒和燙火傷痛等。綠豆薏米絲瓜瘦肉湯就是治療夏季熱毒瘡癤的食療湯水。中醫外科有着名的護心散,主要是用來治療瘡瘍腫毒或跌撲損傷後,預防瘡毒內陷或惡血攻心的,其中的主藥就是綠豆,有護心解毒的效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綠豆有解百毒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綠豆可以「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宜連皮生研水服」。有名老中醫經驗介紹說,若服用附子、烏頭等過量而中毒或誤服有毒中藥,即刻用甘草煮水,送服綠豆粉可解;此外綠豆還可以解酒毒,飲酒過量也可以服用。

 綠豆色青綠,入肝經,可清肝明目、解熱除煩,治療因肝風內動而引起的頭風頭痛。如果在酷暑盛夏時,用綠豆或綠豆衣做枕芯,保證令你心靜目明,安枕無憂。

 有本草書記載:有陳姓某人,每日很虔誠地誦讀觀音經。有一日出行時不慎折傷了腳,疼痛難忍,口中不由自主地哀求著「菩薩」。到第三天的晚上夢見一位僧人傳授一條妙方,名「接骨膏」,是將綠豆粉用新的小鐵鍋炒成紫黑色,用水調成稀膏後貼敷患處,厚紙包裹固定,「其效如神」。陳某依夢中如法使用,遂痊癒如初。且不論此病案之真假,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綠豆入肝經,能「通行十二經絡」,炒黑則可入血而化瘀。而肝主筋,折傷筋骨後,用此法治療也不無道理。

 中醫臨床上常用綠豆衣,藥書上說綠豆「肉平皮寒」、「功效全在皮上」。綠豆衣性味甘寒,除具上述功效外,寒涼之性更勝綠豆。北京四大名醫施今墨對治療消渴(類似於西醫糖尿病)頗具心得。若臨床表現為煩躁、口渴多飲、舌紅、脈數等辨證屬於上消的患者,他善用綠豆衣配伍薏苡仁治療。施老認為,綠豆衣質輕氣寒,善清一切熱毒;薏苡仁甘淡滲利,善利水消腫,健脾化濕。兩藥同用,可健運脾胃,清解熱毒。

 可見綠豆是一味藥食兩用的佳品,但具體使用時也須因人而異,若脾胃虛寒,易腹瀉者勿食。

 至於江蘇名酒「窯灣綠豆燒」,卻與綠豆沒有多大關係。據說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時任太醫院判的李時珍對宮廷御酒的配方做了修改,加入人參、當歸、天麻、砂仁、枸杞、藏紅花、淡竹葉等幾十種名貴中藥,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輔之以冰糖熬製成保健藥酒。因酒色微綠,被稱為「綠酒」。乾隆第四次南巡(1765年)來到窯灣,品嘗此酒後龍顏大悅,見酒色如同綠豆茶一般綠瑩,遂賜名「窯灣綠豆燒」 ,從此名揚天下。此酒既有白酒的醇烈和果酒的香甜,又有獨特的中藥滋補、保健療疾的功效,為皇宮納貢之佳品,也是江蘇八大名酒之一。(文:陳偉)

1629804949982589.jpg

作者簡介:陳偉,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教授,高級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近四十年,2003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專業研究範圍為中醫藥治療風濕免疫類疾病和中醫內科疑難雜症。

 

 


責任編輯:副刊 【中醫偉論】藥食俱佳話綠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