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林鄭:抗疫決心從未動搖 全民檢測將在最好時機採用

林鄭:抗疫決心從未動搖 全民檢測將在最好時機採用

責任編輯:靜文 2022-03-27 01:49:41 來源:

 【香港商報訊】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兩個多月,昨日新增8841宗確診,為一個月來確診數首次低於萬宗。不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疫情還是非常嚴峻,但抗疫的決心從來沒有動搖,目前的狀況完全不是放鬆,完全不是抗疫疲勞,反而是非常堅定。對於全民檢測,林鄭認為,「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要等到一個「最好的時機」採用,在此之前還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她針對社會上關於港府提早放寬社交距離以及「躺平」的猜測作了澄清。

 對當下的疫情,林鄭月娥引述兩地專家表示,從每天的確診個案來看已經達峰,現在是下降,但還停留在一個高水平,所以還是不能放鬆,要積極去控制疫情。而Omicron病毒傳播力很強,傳播速度快,則是抗疫工作最大難點。

 多管齊下保護長者

 林鄭指出,第五波疫情中死亡的個案絕大部分是老人家,超過一半是80歲以上的。所以要重點處理怎麼降低重症和死亡個案。「現在可以說是多管齊下了,盡最大的努力去保護我們的老人家。因為所有抗擊疫情的最高目標,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說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她說。

 當下本港很多人呼籲不能放鬆防疫政策,不能動搖抗疫的決心。對此,林鄭月娥表示:「我們在這兩年多都沒有動搖,即使2021年第四波結束以後,整個2021年下半年,我們大部分防疫工作還在做」。她指出,在3月21日公布的措施,完全不是放鬆,完全不是動搖,「是有一些工作要稍微理順」,因為要綜合考慮公共衛生、經濟活動、老百姓接受程度、社會發展等。例如,在取消9個國家禁飛令的同時,強調繼續執行非常嚴格的外防輸入限制;有關恢復面授課堂上學,也是在有足夠接種率的前提下。目前本港12歲至17歲學生首針接種率達到95%。

 不存在提早放寬社交距離

 她強調,有關於社交距離措施,一直到4月20日完全沒有放鬆,「這一套社交距離已經實行了超過3個月了。我們要看疫情有沒有反彈,而且病例數字是下降的,我們就可以逐步並分3個月放開」,「所以抗疫的決心從來沒有動搖。香港目前的情況完全不是放鬆,完全不是抗疫疲勞,反而還是非常堅定」。

 在昨日的疫情記者會上,林鄭也表達了上述觀點。對政府部門將於4月1日起逐步恢復公共服務,她強調,疫情已過最高峰,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很重要,但也要顧及社會整體經濟發展需要。恢復工作的部門會採取嚴格的防疫策略。

 另外,政府宣布4月1日起取消「禁飛令」,但航班熔斷機制繼續,有多家航企冀香港特區政府放寬抵港檢測相關措施。林鄭月娥說,熔斷機制屬重要的外防輸入措施,似乎不存在有對航空公司「大放寬」或「大讓步」空間。香港仍堅持外防輸入政策,在海外多個國家已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情況下,香港仍要保持警覺,盡快控制第五波疫情。亦期望遏制疫情後可有序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以及與海外正常人員往來,不存在為了航空公司有多些航班而放棄相關原則及目標。

 暫緩全民檢測並非「躺平」

 特首21日宣布暫緩全民檢測,外界將其解讀為「躺平」,林鄭對此予以堅決否認:「當然不是。」她說,特區政府每天動員數以萬計的公務員,走到最前線做圍封檢測,在檢疫中心、在疫苗接種中心做大量的工作,不可能是一個「躺平」的情況。

 林鄭解釋稱,有關全民檢測是和專家討論的,目標是要「清零」。在最早的階段用全民檢測,把病毒的傳播壓下去,不讓它有傳播的機會,但是這個時機香港已經沒有了,因為第五波疫情在是2月初爆發時根本沒有能力去做。「不在最早階段做,只能在最後的時機做,就是當疫情已經差不多過去了,目標是要達至『清零』,徹底把在社區裏還餘下的感染風險消除,那麼就可以徹底做到安全,可以開放。」

 林鄭稱,目前不是一個最好時機去做全民檢測。但是不等於不做,「全民檢測還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這個手段要保留在最有機會達至目標的時候,我們就用」。

 全民檢測要等「最好的時機」,其中一個考慮是隔離的能力。「現在經過中央的全力支援,我比較有信心,要是往後找到時機做的時候,我們的隔離設施已經增加了很多倍。有了隔離的能力,我們在確診比例高一點時都有能力做全民檢測,因為檢測出病患就把他放到這裏。」

 林鄭續稱,進行全民檢測的另一個條件是要有足夠的病床進行治療。現在醫院管理局有11000多張病床都可以收治新冠病人,「要是做一個全民檢測,找到很多需要治療的病人,我們也有能力去收治他們」。

 林鄭同時強調,全民檢測沒有到最好時機,不等於不做其他的事。例如鼓勵居民每天做快速抗原檢測,也等於是一個全民的篩查。

 現在每天都在抗疫

 特區政府仍然將與內地通關視為首要目標,但不少市民認為與內地通關的希望很渺茫,因為與內地通關意味着「動態清零」目標實現。林鄭不認同這種觀點,「去年年底我在北京述職時,其實當時已經差不多可以公布通關的消息,只是為第五波疫情影響至今。如果現在說我們完全沒有機會,我不接受,我們應該是很努力去爭取,有機會。」她呼籲全社會齊心爭取實現「動態清零」,「如果市民不打針、不來檢測,那達至『動態清零』的機會就比較少」。

 談及自己這麼長時間以來的抗疫工作,林鄭月娥表示:「作為行政長官,作為特區之首,沒有堅定的立場,沒有堅定的信心,是很難把持這個情況,那麼就會出現一些可能不太好的效果。當然對我個人來說,第五波疫情的出現,已經是我5年任期的最後6個月,我本來以為這6個月還要做很多總結的工作,但是現在就只能做一件(事),因為抗疫是壓倒一切的任務,所以我現在每天都還是在抗疫。」

 一些西方媒體說香港已經沒有競爭力,因為不能通關,防疫措施又非常嚴格。林鄭希望市民不要受這些負面的意見影響,一定要堅定信心。「因為我們有中央作為堅強的後盾,而現在國家是經濟大國,對香港無論是在『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粵港合作,方方面面都給了我們很大的機遇。」

 她希望市民保持信心,充分地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現在多做一些檢測,盡快把感染的人找出來,在保護自己的同時,準備香港的經濟復蘇。「我看經濟的反彈應該也是不會慢的,我對香港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靜文 林鄭:抗疫決心從未動搖 全民檢測將在最好時機採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