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內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带來哪些改變?

內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带來哪些改變?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02-01 00:18:09 來源:新華社

 根據1月31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各方面共同努力,有力推動國企党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統一,更加突出強調市場主體地位,三項制度改革更大範圍落地見效,瘦身健體有序推進,中央企業存量法人戶數大幅壓減,「兩非」「兩資」清退任務基本完成,企業辦社會和歷史遺留問題全面解決,鼓勵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國資監管的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透過一組組數據,可以感知國企改革取得的進展與成效。

 強治理:3.8萬戶國企建立董事會

 來自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3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2.5萬戶地方各級國有企業子企業建立了董事會,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其中外部董事佔多數的比例達99.9%。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建設規範的董事會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党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融合,排在重點任務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系列改革按下「加速鍵」,努力從國有企業、國資監管兩個層面推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形成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治理優勢——

 國企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這一歷史性突破進一步夯實了國有企業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競爭的法律基礎。

 央企集團層面及重要子企業、地方一級企業及重要子企業全面制定党組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党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更加清晰。

 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比例提升到99%。

 增活力:任期制、契約化管理覆蓋逾8萬戶企業22萬人

 增強活力、提高效率,是國企改革始終追求的目標。

 三年行動開始以來,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各級國有企業全面推開,覆蓋全國超8萬戶企業共22萬人。

 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通俗講就是打破「鐵交椅」、打破「大鍋飯」,通過簽訂並嚴格履行聘任協議和業績合同等「白紙黑字」的契約,明確國有企業經理層成員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幹得好就激勵,幹不好就調整。

 抓住了經理層,就抓住了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的「牛鼻子」。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制,有效激發了企業內生動力。

 「以上率下有利於推動在更深、更廣層面實現三項制度改革落實落地。」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說。

 圍繞「員工能進能出」,國企加快實施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市場化用工制度;圍繞「收入能增能減」,推動完善了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多種中長期激勵措施惠及49.1萬名骨幹員工;2020年以來,中央企業引入各類社會資本超過9000億元,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注重經營機制轉換……

 隨着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制約企業發展的桎梏穩步消除,湧現出了一批活力迸發、動力充沛的現代新國企。

 優布局:央企超70%營收涉及國計民生等重點領域

 截至目前,央企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領域營業收入佔總體比重超過70%,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布局,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功能穩步提高。

 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實現整體性優化的背後,離不開改革「關鍵一招」。

 要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這是三年行動提出的重要目標。三年來,國有企業加快鍛長板、補短板,在有序進退中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亮點紛呈。4組7家央企實施戰略性重組,新組建和接收8家央企,推動實施30余個央企專業化整合重點項目。

 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步伐加快,先後分兩批遴選出16家「鏈長」企業。2020年以來,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營業收入佔比達35%以上,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充沛。

 推進瘦身健體,突出主責主業。國企「兩非」「兩資」清退任務基本完成,以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資產3066.5億元。

 在日前的央企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党委書記張玉卓表示,要着眼加快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深入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積極開拓新領域新賽道,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發揮領頭羊作用。(新華社記者王希)

責任編輯:程向明 內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带來哪些改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