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收藏「琪」觀】潘畫王題 相得益彰

【收藏「琪」觀】潘畫王題 相得益彰

責任編輯:副刊 2023-02-08 19:13:4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文:蕭芬琪)潘恭壽(1741-1794),字慎夫,號握筼,又號蓮巢,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清代畫家,丹徒派創始人。早年拜王宸為師,後經王文治指點,中年時已負盛名。

潘恭壽作品《古木寒鴉》,148x44.5cm。

 潘恭壽詩書畫俱佳,其山水畫章法別致,構圖簡潔,筆力蒼勁,墨色沉雄,得力於明代沈周、文徵明一派,但能融合明清諸家之長而自成面貌,畫面林巒蒼逸,秀絕一時。潘恭壽與鎮江丹徒畫家張崟、顧鶴慶並稱為「京江派」。

 潘恭壽與王文治、王宸交好,其畫多有王文治題字,人稱「潘畫王題」。潘恭壽大量的作品都有王文治精心撰寫的詩文題跋。潘恭壽的畫已十分出色,而王文治的題跋堪稱點睛之筆。兩人珠聯璧合的合作被視為畫壇雅事,而兩人合作的畫作更被視為藝術珍品,「人有得其片紙者,如獲至寶」。

 潘恭壽的《古木寒鴉》布局緊湊而空間層次分明。前景兩棵古木蒼勁挺立,枝幹的空隙中可以窺見房屋中兩人對談。遠景樹林以淡墨點出枝葉,營造出蒼茫深遠的感覺;山峰以沒骨法暈染出輪廓,有雲霧繚繞之朦朧。籬笆自房舍向畫外延伸,營造出深邃幽遠之境。

《古木寒鴉》局部。

 王文治為此畫題詩道:「畫裡江鄉宛樂郊,西田老屋憶蓬茅。百年古木蕭條甚,剩有寒鴉補舊巢。」詩中意境蕭索冷寂,畫家用沉厚的墨色勾畫出古木枯枝,繁而不亂,前後兩棵樹疏密對比自然,於色調上也拉開層次,和遠景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樹下磐石形態奇異,並以重墨點出細密的苔點,蒼勁渾厚之餘而不失溫潤。庭前曠野筆墨簡淡,凸顯主體的繁密,盡顯荒疏古寂之氣,與樹梢的寒鴉形成呼應,扣回詩句主題,彰顯出明清文人的詩書畫意趣。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收藏「琪」觀】潘畫王題 相得益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