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港雙城記 | 港人讚深圳就醫「平快正」 醫術有保證 唔使排咁耐

深港雙城記 | 港人讚深圳就醫「平快正」 醫術有保證 唔使排咁耐

責任編輯:蔣璐 2023-08-12 09:05:5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近幾個月深圳最「火」的話題之一就是港人北上消費。越來越多港人感受到深圳消費實惠、便利的同時,也有許多港人發現了深圳醫療的好處。有港人向本報記者表示,香港醫療確實有獨特的優勢,但由於香港老齡化越來越明顯,隨着醫療需求的進一步增加,醫療資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讓香港看病難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預約一個檢查或者手術要面臨長久的等待,而深圳醫療的體驗則快捷許多。

微信图片_20230812090911.jpg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收費處 

    看診檢查排期夠快

    「下載一個醫療APP,點擊註冊,在身份證號項選擇香港居民,輸入身份證,輸入內地手機號碼收取驗證碼,登錄賬號選取要去的醫院、科室就可以完成掛號。」港人陳小姐在深圳工作,她向本報記者介紹了自己帶親戚做檢查的經歷。

    陳小姐表示,今年6月,她的姑姑想要做個胃鏡檢查,但是香港預約檢查的時間太久了,需要等幾個月,但是深圳只需要兩天。

    據了解,香港市民可以憑借回鄉證,通過「健康160」平台或者目標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及付款。「現在內地的醫療水平也很高了,設備跟香港沒有很大區別,醫護也很專業。」陳小姐說,「在深就醫體驗良好流暢,快捷方便,花銷也不大。我早上9點過陪着姑姑乘坐高鐵到福田站,後打車到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半個多小時便從香港到達深圳的醫院。其實也很方便。」

微信图片_20230812090918.jpg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取藥處

    如今,像陳小姐的姑姑這樣樂於到深圳看病或檢查的港人越來越多。在互聯網上可以看到不少香港網民稱讚,「深圳的醫院地方大,醫護專業」「醫院設備新,醫護人員多,就醫體驗舒適」。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骨科醫學中心副顧問醫生鄺冠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深港全面通關已經大半年,確實感受到從香港來的病人比以前多了很多。「我與病人也聊過他們來深圳看病的原因,主要還是這邊就醫的流程比較快,並且深圳的醫療質量也值得信任。」鄺冠明說。

微信图片_20230812091042.jpg

    性價比高於香港私立醫院

    在過去內地人的印象中,香港醫療水平高、性價比高。為何會出現大量港人來深治病的情況?有港人認為,香港公立醫院確實花費少,且水平高,但香港人口確實太多,又隨着香港老齡化越來越明顯,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香港看病難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雖然香港也有很多私立醫院,其速度雖然快於公立醫院,但價格就讓很多港人望而卻步了。

    記者向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的醫護人員了解到,近期有不少香港市民到該醫院骨科做膝關節置換手術。曾有來就診的港人反映:「香港的公立醫院太難等了,光拍個片都要等幾個月。去私立醫院快,但拍個核磁共振就要幾千塊錢,而且拍完片再約上手術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等真正排到做手術時可能症狀更加重了。」

    據該醫護人員介紹,近年來通過國家集中採集醫療器械,人工關節假體的費用已大大降低,即便是自費,整個關節置換手術和住院等費用也不超過5萬元,遠低於在香港治療的費用,「所以很多港人即便是自費也願意在深圳治療」。

    記者問到,面對港人到深圳就醫增多的情況,是否會影響深圳本地市民的就醫需求。該醫護人員解釋,目前沒有影響到深圳市民,「畢竟深圳的公立醫院還是挺多的」。

微信图片_20230812091103.jpg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下圖: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電子掛號繳費設備。

    兩地多政策助跨境醫療合作

    近年來深港兩地陸續推出各項政策,推動跨境醫療合作,便利港人在內地就醫。2021年3月,針對如何讓港澳居民在深圳享受到和香港澳門一樣的醫療服務、方便的醫保結算,三地醫療人才如何自由流動等問題,深圳出台了《關於加快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的若干措施》。其中,深圳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為第一個試點醫院,讓跨境病人在深圳也可以使用香港、澳門上市的藥品、器械。

    此外,為便利香港市民在內地發展和居住,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公布,今年5月10日到明年3月31日,將在港大深圳醫院繼續推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根據該計劃,符合資格的病人會得到上限2000元人民幣的資助。

    越來越多的便利化措施,也讓港人對來深醫療起到了助力的作用。鄺冠明認為,從醫療技術方面來看,深圳這幾年的進步是很大的。雖然與世界前沿的技術仍有差距,但在可見的未來,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小。費用問題方面,近年來許多醫療耗材大幅度降價了,藥品費用也有所降低,再加上港府的一些優惠政策,深圳醫療對香港患者的吸引力就大大增加。

    對於來深就診的香港患者,鄺冠明提醒,如果香港患者來深看病,最好將自己過往的就醫或用藥資料一併帶來,有了過往的就醫資料,這樣會對深圳醫生的診斷提供更多的信息,從而對患者做更全面的評估了。(記者 伍敬斌 楊琪)

    頂圖: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責任編輯:蔣璐 深港雙城記 | 港人讚深圳就醫「平快正」 醫術有保證 唔使排咁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