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大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帶來新突破

港大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帶來新突破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08-30 13:53:05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Vs)細胞信號通路導致肝癌腫瘤轉移。此項發現有望為肝癌帶來新的治療策略,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先進科學》。

 肝癌是香港第五大常見癌症和第三大癌症致死原因。肝癌是一種動脈多血管性腫瘤,腫瘤微環境中循環小細胞外囊泡(sEVs)會驅動肝癌生長。血管生長增快,便會令癌細胞更易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並向外擴散,從而導致腫瘤轉移。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sEVs在調節血管生成的信號傳導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闡明sEVs 調控肝癌血管生成的機制有望促進開發新的治療策略。

 蛋白組學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肝細胞癌(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在病人循環sEVs中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表達水平,會隨着肝癌腫瘤分期發展而上調。肝癌病人循環sEV-vWF的顯著上升,提示sEV-vWF具備成為肝癌非入侵性診斷標誌物的潛力。研究團隊還發現晚期肝癌病人循環sEVs催生腫瘤發展與轉移會被抗vWF抗體抑制,證明sEV-vWF在肝癌中的關鍵作用。

 源自肝癌細胞、富含高濃度sWF的sEVs能顯著促進血管生成、腫瘤內皮細胞黏附以及血管通透度。與此同時,內皮細胞釋放的生長因子,反過來亦能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運動。團隊的研究揭示了由sEV-vWF介導的腫瘤和內皮細胞之間的互相促進作用。通過肝癌小鼠模型,觀察到sEV-vWF介導的血管生成作用促進肝癌的生長甚至轉移。

 團隊進一步通過移植了肝癌患者組織的小鼠模型,將晚期肝癌病患者一線藥物索拉菲結合抗vWF抗體或厄達替尼(pan-FGFR抑制劑)一併使用,證實治療效果遠勝於單用索拉菲尼。結果表明阻斷sEVs介導的癌細胞與內皮細胞間的胞間通訊,有望成為治療肝癌的新方案。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表示:「癌症病人的治療選擇有限,了解肝發展的分子基礎將為治療肝癌提供新見解及對策。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辨識了晚期肝癌病人的循環sEV攜帶的vWF在誘導血管生成方面的關鍵角色。研究不僅發現了sEV-vWF所產生的促癌作用以及其分子基礎,更發現阻斷腫瘤微環境中的胞間通訊是治療肝癌的新策略。」

  頂圖:(左起)黃允祈、任蕙蘋教授及鄭思強博士。

責任編輯:羅維維 港大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帶來新突破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