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山西晉城:老劇種煥發新活力

山西晉城:老劇種煥發新活力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8-31 20:43: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為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第六屆山西(晉城)太行山文化旅遊節的子活動之一,8月26日,「古老特色劇種的新發展」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建設發展實踐學術研討會在山西晉城召開。有着近 400年厚重歷史的全國稀有五聲腔劇種 ——上黨梆子吸引了來自全國逾30名戲曲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展示了上黨梆子這一古老而極具特色的晉城歷史文化名片。

    會上,中國戲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戲劇》原主編賡續華致推薦辭,鑑於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長期以來在藝術傳承發展和劇目創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被中國戲曲學會授予「中國戲曲學會推薦優秀院團 」榮譽稱號。中國戲曲學會顧問、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原副主席董偉、中國戲曲學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安葵為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頒發「中國戲曲學會推薦優秀院團 」牌匾。中國戲曲學會顧問、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分黨組副書記王蘊明為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頒發「中國戲曲學會推薦優秀院團」證書。

02.jpg

    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黨梆子傳習所所長、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院長陳素琴稱,劇院成立85 年來,電影藝術片《三關排宴》《斬花堂》及電視連續劇《初定中原》將上黨梆子推向全國,1986 、1988 年《殺妻》《殺惜》等折子戲兩次參加山西省振興戲曲青年團調演,將上黨梆子推向全省,榮獲「綜合治理成績顯著獎 」。90 年代以來,結合地域文化新創排的新編歷史劇《初定中原》《千秋長平》及現代戲《趙樹理》,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獎項和榮譽。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前行,劇院推岀了多部精品劇目,成就了一批藝術人才,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 2 個、中國戲劇「梅花獎」4 個、中宣部「金唱片獎」 1 個、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 個。

    近年來,劇院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聚焦現實題材,圍繞重大時間節點,精心創排了革命紅色題材現代戲《太行娘親》;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題材的現代戲《沁嶺花開》;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唯一連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申紀蘭為原型的現代戲《申紀蘭》以及以陵川籍歷史文化名人郝經為題材的新編歷史劇《郝經》; 以聞名於史、 聞名於世的「長平之戰」為題材的新編歷史故事劇《長平紀事》等,上黨梆子取得了新時代的新發展。在人才和劇目傳承方面,從老一輩表演藝術家段二淼、郭金順、吳婉芝、郝同生、郝聘之,到老一代名家馬正瑞、高玉林、王桂蘭、原銀生、劉汝森,再到青出於藍的吳國華、張愛珍、張保平、郭孝明,再到承上啟下的陳素琴、成靜雲、齊素珍、陳樹濤等70 後新一代領軍,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走來,從未敢匆忙。目前,80、90 後乃至00 後新生代演員正在崛起,成長為上黨梆子的青春力量。人才和劇目傳承代際分明,老中青少傳承有序。如今,上黨梆子新一代領軍和新生代演員,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在奮勇接力、勇毅前行。

03.jpg

    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李斌表示,研討會主題很好,既有對上黨梆子劇種的權威認定,又寄予發展希望。他提出要求,一要緊抓意識形態工作不放鬆。二要狠抓精品劇目創作不停滯。三要牢記「以人民為中心」 服務思想。 四要恪守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王霽鴻表示,中國戲曲學會給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授牌、推廣先進經驗,這是上黨梆子的榮耀,也是山西省文藝界的榮耀。山西是文化大省, 也是戲曲大省,有「戲曲搖籃」之美譽。全省現存活戲曲劇種 38 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四大梆子」在全國梆子聲腔中獨樹一幟,上黨梆子更是古老而有特色。近年來, 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劇目創作持續走在全省前列,湧現出了「五部劇 + 兩次會」,其中上黨梆子《太行娘親》代表山西省赴上海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 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受邀參加 2018 新年戲曲晚會,在國家大劇院為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連續三年被寫入《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將晉城及山西文化建設推向全國視野,探索出地方小劇種走向全國的「晉城樣本」。他要求,一要繼續創新劇目創作機制,積極與地方政府聯手,創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劇目,促進文旅融合新發展。二是做好上黨梆子人才和劇目建設。三要走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之路。處理好守正和創新的關係,堅定文化自信,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肩負起上黨戲曲傳承繁榮的文化使命。

    研討會上,來自本土的晉城市上黨梆子研究會會長、上黨梆子名家張保平第一個參與發言、拋磚引玉。隨後老一代戲曲專家王安葵、王蘊明、萬素、賡續華、 康保成、 朱飛躍、 汪守德和中青年戲曲專家王馗、鄭雷、王瑜瑜、王靜波、殷嬌以及來自上海、甘肅、陝西、廣東、吉林、山西的戲曲專家、高校文化學者逾30 人先後發言,就「上黨梆子藝術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古老劇種的新劇目建設」「人才培養與劇種未來」「優秀戲曲院團管理經驗」等議題展開討論、建言獻策。老專家對中國傳統戲曲的滿腔熱血和真知灼見,青年戲曲專家、學者對當代戲曲傳承發展的時代叩問和建設性意見,吸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特別是中國戲曲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在總結髮言中, 結合自己多年在晉東南調研戲曲文化的鮮活例子,對上黨梆子戲曲生態和藝術命脈作了深入分析和闡述,對上黨梆子新劇目建設取得的突出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希望上黨梆子扎根更深、傳播更遠,在「太行天下脊」的藝術土壤中成長為「中國戲曲的脊樑」。

    研討會由中國戲曲學會、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申陵鋒 王利萍 文  張安弟 圖)

    

責任編輯:郭昕玥 山西晉城:老劇種煥發新活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