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百年磨砺夯基石 不忘初心再启航】灣區潮湧一帆順 莞邑大地寫傳奇

2021-07-01
来源:香港商报

 從引進中國對外加工第一家企業、村村招商引領農民洗腳上岸的工業化起步,到金融危機倒逼製造業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雙驅動培育出OPPO、vivo、唯美陶瓷,再到構建國際化法制化營商環境促使全球第四台「超級顯微鏡」——散裂中子源及科技巨擘華為落戶,一路走來,東莞堅決貫徹黨的方針路線,秉持海納百川、厚度務實的城市精神,實現劈波斬浪,晉級蛻變。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東莞攜手深圳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未來聚集的科技力量及前沿科技,將為東莞在「十四五」新時期發展先進製造業釋放澎湃動力,助力「東莞智造」勇立改革創新潮頭,續寫傳奇。 冷運軍

 2021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大會舉行 鄭志波 攝

 全民防疫雷霆萬鈞 物資保障溫暖人心

 6月18日,東莞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東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連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及疫情防控部署措施。當晚,確診病例活動軌跡涉及的5個鎮街13個重點場所實行封閉管理,確診病例密接者163人全部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3個封閉管理區域周邊2公里左右範圍內的住宅小區實行封控區管控;除上述封閉、封控區域外,全市執行嚴格的健康管理,非必要不外出,實行住家、單位「兩點一線」閉環管理。6月18日至19日,對東城、南城、萬江、麻涌等鎮街啟動核酸檢測,通宵達旦採樣200萬人;6月20日,通過篩查發現新增一例新華學院在校大學生確診病例;6月21日,新華學院另一名大學生確診,同日全市29個鎮街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短短兩天共採樣1117.95萬人份,結果均為陰性。

 東莞市班子成員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參加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 程永強 攝

 在這場與變異的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的較量中,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多次參與商討防疫措施部署,並走進封閉封控區、隔離定點醫院等防控一線,把疫情防控當做首要工作和最重大的政治任務,率領廣大黨員幹部、醫護人員並肩抗疫。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在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位於麻涌鎮的新華學院實行封閉管理,線下教學均轉為線上教學,學生全部留在宿舍。麻涌鎮派出工作組駐校,設現場指揮部,學院內部設有6個飯堂、1個大型物資分配中心,保障師生基本生活服務需求。

 在是次疫情中首例確診病例居住的南城街道百悅尚城小區,1000多個住戶、3000多名居民按要求居家隔離。小區封閉期間,南城街道辦事處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倡導廣大黨員幹部團結群眾,用愛接力,將包括蔬菜、肉、水果等物資在無接觸的情況下配送到居民家門口,確保「最後100米」配送到位。

 東莞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會議。

 疫情發生後,東莞每日召開一場新聞發布會向公眾通報疫情防控情況,其信息來源及決策依據是東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數個通宵的燈火通明與徹夜堅守;封閉封控區內的居民生活、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秩序維持和生活物資保障,是東莞市直機關5610名黨員不畏Delta病毒之危,頂着日晒雨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傳遞的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信念。

 居家隔離,雖是封閉封控小區,但因物資供應穩定,民眾家裏同樣升騰着濃濃的「煙火氣」,民眾心安了,防疫就成功了一半。心安了,心情就愉悅了,眾多民眾還在自家陽台上唱起《歌唱祖國》,放鬆身心,亦以歌聲向所有在這場防疫工作中拋灑汗水的人表達感謝,歌聲傳遞着團結抗疫的力量,也表達着對中共建黨100周年的祝賀。

 在這一輪疫情防控過程中,東莞除了做好確診病例救治、密接者及重點區域封閉封控管理,還在全市設定了上千個核酸檢測採樣點,短時間迅速完成上千萬份核酸採樣並檢測。所有這些防疫措施,均在確診病例上報及疫情防控指揮部做出決策後第一時間落實到位,其背後的執行力保障來自東莞全市迅速形成的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布局,來自一個個基層黨組織衝鋒陷陣,廣大黨員充分發揮的先鋒模範作用。其中就包括廣東省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黨員李艷妮每天在檢測現場站崗7小時,將一個動作重複上千次。

 東莞南城體育館,民眾排隊接種新冠疫苗。陳帆 攝

 百年初心不改 黨史學習走深走實走心

 日前,《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人口涌動中,東莞成為廣東第三個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常住人口總量達1047萬人,僅次於廣州和深圳。

 超千萬常住人口帶來了東莞社會結構的複雜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風險挑戰的多變性,社會治理難度不言而喻。而集聚上千萬常住人口,非一日之功,何以多年還能保持平穩、和諧、健康發展,究其內因,東莞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帶動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整體提升,凝聚了黨心、政心與民心,為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東莞在全市高標準建設了593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73個「陽光雨」黨群服務中心,廣泛承擔各類便民利民活動。在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東莞上下聯動、號召社會各界共同開展全員黨史學習教育,策劃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基層走深走實走心。

 6月4日,東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巡迴指導工作專題培訓會議召開。據悉,東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建了8個巡迴指導組,將赴32個鎮街(園區)黨(工)委、74個市直單位黨組(黨委)、9個人民團體黨組開展巡迴指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工作重點、部署安排不折不扣落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位於松山湖科學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和在建中的南方先進光源項目 鄭志波 攝

 黨群服務中心的建設及黨史學習教育,旨在激勵黨員幹部踐行初心,團結群眾,服務群眾,其效果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6月23日,東莞市委組織部、市直屬機關工委發布《關於充分發揮受疫情影響的封閉封控區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倡議書》,全市各封閉、封控小區上千名黨員積極響應號召,亮身份、當先鋒。24日,多個封閉、封控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先鋒隊,廣大黨員第一時間到所處區域抗疫工作隊報到,並組織聯繫群眾共同抗疫,以實際行動讓黨旗在抗疫主戰場高高飄揚。

 「新產業 新動能」 代表項目

 6月24日,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封控區開展第三次核酸檢測。東城莞翠邨內,6000多名居民一大早就行動起來,按要求分批前往核酸採樣點接受檢測。現場60名黨員志願者身着紅馬甲,指引居民戴好口罩、有序排隊、登記資料,同時分發企業送來的愛心物資,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走綠色通道。

 在天驕峰景小區,30多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入群報到,聽從指揮、服從安排,黨員先鋒隊積極認領工作任務和協調工作,耐心協助市民進行信息登記、完成掃碼,為醫務人員採樣做足準備。截至6月24日13時30分,天驕峰景小區第三輪核酸檢測順利完成,比前兩次檢測時間均縮短兩個多小時。

 全國41個工業門類東莞有34個 「東莞製造」貨賣全球

 談到東莞,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林則徐銷煙、虎門大橋、虎門服裝、CBA總決賽冠軍、大朗毛織、智能手機、松山湖華為基地等等,也許是特色名片太多,無論用哪一個或是幾個來形容東莞,都難以完整介紹她的絢爛多姿。

 林則徐銷煙,是中學歷史課本上的必學內容,相信很多人在不知道東莞之前,對虎門已有所耳聞,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開篇地;虎門大橋,則是在改革春風中破土動工的宏偉工程,橫跨一江波濤二十逾載,見證東莞及珠三角經濟的飛速發展,而後有了虎門服裝產業的茁壯成長,絢麗綻放,成就南國霓裳。

 對於喜愛體育運動,尤其是籃球迷而言,豪攬11屆CBA總冠軍——東莞宏遠籃球隊可以說是中國籃球運動的「南天一柱」。除了冠軍,東莞籃球還為中國男籃國家隊輸送了包括易建聯、朱芳雨、王仕鵬等諸多人才,更是為東莞博得了「籃球之城」的美譽。

 在改革開放之前,大朗盛產荔枝,很難想像這個不產一個羊毛的農業小鎮,會與如今的「中國羊毛衫名鎮」存在絲毫關聯。短短四十餘年,工業化產業化加專業化,成就了今天的「大朗毛織」——聚集16000多家毛織企業,年產毛衣8億件,全產業年銷售額超過600億元。業界有句流行的話,全球每6件毛衣,就有一件產自東莞大朗。中國著名作家、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編劇朱秀海在走訪大朗毛織產業後寫下:上至國家大計,下至小民百姓的日常,衣被天下都是人世間最大的功德。大朗鎮年產毛衣八億件,衣被天下四個字當之無愧。

 「地球村」一詞流行多年,其源於互聯網、電子信息為全球通訊帶來的便利,而「地球村」一詞爆紅時,通訊便捷更多依賴電腦、座機電話。時代更迭,如今智能終端已取代了電腦的大部分功能,從電腦到智能終端,背後是電子信息產業產品終端的不斷進階,而這兩個階段的產品進階,在東莞都能找到產業升級的註解。上世紀90年代及本世紀初,電子信息產業曾流行一句話「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時至今日,這句話加了個馬甲:全球每4部手機就有一部產自東莞。華為投資東莞,OPPO與vivo則是誕生於東莞,綻放全球,且同枝而出,好比一方荷塘的並蒂蓮,罕見又靚眼。

 以上所言,僅能是東莞製造業的簡介,不能闡述其全貌。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介紹,「東莞製造」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供應鏈配套完備,全市市場主體達123.9萬戶,工業企業達17萬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達10658家。國家統計局統計的全國現有的41個工業門類中,東莞就有34個,形成了涉及6萬多種產品的比較完整的製造業體系。

 「東莞製造」之能,從肖亞非的介紹中或可管窺一二。

 東莞市中心區景色。 陳棟 攝

 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創新東莞未來可期

 去年7月,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獲批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今年4月22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建設。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台,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台。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其先行啟動區由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同建設,未來聚集的科技力量及前沿科技,對助力「東莞智造」乃至「中國智造」攻克技術瓶頸、提升科研水平及強化原始創新能力,不可估量。

 一座城市,有了水,便有了靈氣。松山湖72平方公里轄區範圍內,坐擁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山水相映,滿城蔥翠,眾多科研平台及一大批有志向、有才情的傑出青年聚集於此,揮灑汗水的同時,憑藉學識和科技力量,撼動一湖煙雨。

 投資32億元,全球第四台及目前中國最大的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就落戶在松山湖。自建成投入使用以來,散裂中子源已完成課題超過500項,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提供先進科研平台。依託相關技術,散裂中子源還成功研製出中國首台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實驗裝置。

 按國家實驗室標準建設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近年來大力推動黨建科研深度融合發展,研究成果先後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以及2020年度中國重大技術進展。

 據悉,目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共有黨員77人,有兩級黨組織班子成員共13人,全部由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科研團隊負責人、技術骨幹擔任。黨員幹部引導廣大黨員和科研工作者學好黨史,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並用於破解科研攻關中遇到的難題,從而解決產業痛點,將產業做大做優做強。

 近期,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基於國產部件的先進激光鍍膜設備,解決了超導芯片核心材料的關鍵技術難題,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再過三年,預計電動汽車就能用上高壓鎳錳酸鋰電池,它的單位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低,車輛一次充電行駛里程和三元材料電池相當,集合了這兩種電池的優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黃學傑介紹,目前「樣板工廠」已可以小批量生產這種材料,提升性能後,器件生產企業就可以將這種材料用到自己的產品上。

 去年,因疫情居家隔離,掃地機器人突然在線上電商躥紅,其中一款雲鯨智能掃地一體機器人更是一機難求,這款家居智能機器人正是東莞松山湖孕育的明星產品。該產品由雲鯨智能公司研發,雲鯨智能創始人張俊彬2015年畢業後得知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正在打造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後來更是有幸成為第一個引入東莞松山湖機器人基地的項目人才,搭建了自己的創業團隊。現在,松山湖機器人基地已聚集近30個創業團隊,涉及工業零部件、裝備、系統集成等領域。

 除了散裂中子源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松山湖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形成全球一流的創新平台矩陣。中子源路沿線,中國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研究測試平台、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依次而立,構建了「創新東莞」的基本骨架。

 中國散裂中子源航拍。 程永強 攝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5月21日,東莞市召開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招商大會,瞄準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定向招商,現場簽約項目超100個,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1483億元。

 招商大會現場,比簽約項目更為引人關注的是東莞在「十四五」新時期舉行的首場全球招商大會,便瞄準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這些產業既涵蓋當下的熱點產業、「中國製造」遭卡脖子關鍵環節、與構建雙循環新格局和老齡化相關的消費及醫療健康領域,還有代表經濟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數字經濟、新材料及高端裝備製造。

 開局之年,此番作為,既是面向全球拋出的橄欖枝,也是向全球釋放東莞「十四五」及未來更長時間內產業轉型和產業布局的方向信號。而招商會還發布了約60平方公里土地的統籌規劃,首批規劃布局建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每年統籌一批300畝-1000畝連片產業用地,更是體現了東莞的決心與信心。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時下正全力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東莞如此押寶,決心與信心從何而來?縱觀東莞現有產業規模,或可尋找到答案。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2020年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366.8億元,總產值接近萬億。擁有華為、OPPO、vivo等一批龍頭企業,產業鏈綜合配套率超過90%。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總產值達3700億元,已有智能製造裝備企業超過400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

 新材料產業,東莞建成全球第四台、中國首台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擁有廣東省首批四大實驗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湧現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新能源產業,東莞形成總規模接近千億元的產業集群。2019年鋰電池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消費電子類鋰電池產值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東陽光、眾生葯業等一批骨幹企業發揮着有力的支撐作用。國內首台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BNCT)在松山湖成功研製。

 集成電路產業,東莞擁有相關企業120多家,全球一流的半導體廠商安世半導體、全球封測前十的廠商聯合科技均已在東莞扎根發展10多年。

 數字產業,東莞18萬家工業企業每年數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支出接近200億元。東莞從事數據服務和大數據融合應用企業超過1000家。

 今年初,東莞發布「一號文」聚焦新動能,推出60平方公里土地,高標準規劃建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承載着東莞GDP突破萬億的城市夢想。

 灣區都市 城市引人 產業留人

 筆者在東莞生活工作逾十年,對城市人口數量變換的感受,相比數字上的衝擊,日常出行帶來的直面感官更為強烈:外出購物或公園休閒,第一感覺是車多、人多;同時,城市環境變化明顯,抬頭能看到藍天白雲的時候比十年前多了,城市阡陌交錯的河涌水質比十年前更清澈了,河岸綠道上散步的人也更多了。

 大灣區時代,東莞定位「灣區都市 品質東莞」,在城市品質提升、水環境治理等方面下大力氣、做好文章。城市品質提升落腳點是融入「公園城市」理念,由點及面,逐步推動市、鎮、村的公園、綠地、特色景點串珠成鏈。諸如大型生態環境好的有植物園、水濂山森林公園、同沙生態公園、旗峰虎英公園等。據統計數據顯示,東莞共有1223個公園,是全國公園數量最多的城市;東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6%,整體綠化率46%,中心城區51%。這組數據,比臨近的深圳、廣州還要「威水」。此外,東莞全市主幹道路綠地率達42%,次幹道路綠地率27%,道路綠化率達到98.02%,均位居全國前列。從這一個個數據看來,要說東莞是最「綠」的城市並不為過。

 嶺南水鄉,水是靈氣。近年來,東莞水環境治理亦取得亮眼成績。茅洲河,一河兩岸,一側是東莞長安,一側是深圳寶安,過去經濟粗放式發展給生態環境留下「舊賬」。從2015年開始,東莞、深圳兩地攜手,全流域、系統性治理共同推進茅洲河治理。2019年,東莞更是以大兵團作戰推進流域整治攻堅戰,流域內多個項目同步推進,最高峰有2000多人在299個施工作業面同時開展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同時還以「綉花」功夫開展流域精細管控,將茅洲河流域劃分為237個排水地塊,按照地塊劃分逐個推進雨污分流。至去年底,茅洲河全流域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流域內44條黑臭水體、304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

 如今,茅洲河岸邊的濕地灘塗上,偶有白鷺翻飛;6月2日,因水質黑臭而停辦多年的龍舟賽再次上演,龍舟競渡、中流擊水的盛景吸引兩岸民眾圍觀叫好。

 茅洲河僅是東莞水環境治理的生動縮影,還有麻涌的華陽湖、萬江的三江六岸等,一個個細小拼圖,組合成了嶺南水鄉水清岸美、天藍草綠的「灣區都市」。城市環境好了,對人的吸引力就自然而然提升了。據由百度地圖聯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編寫並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顯示,東莞2020年度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數進入全國前三甲,位列深圳、廣州之後。

 目前,東莞常住逾千萬人口中,高層次人才超過15.6萬人,人才235.2萬多人,熟練產業工人500多萬人。在近些年內地各城市掀起的搶人大戰浪潮中,東莞集聚且留下這麽多人,過人之處是「產業留人」。

 產業留人,企業發揮主要作用。除了華為、OPPO、vivo等全球知名企業,東莞還有一大批各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諸如唯美陶瓷、華美食品、永益食品等等。近年來,東莞實施「倍增計劃」扶優扶強,一大批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或通過IPO登錄資本市場。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東莞先後有17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或過會,是歷年來上市或過會企業最多的一年,在全省地級市排名第一;今年,截至目前,共有6家企業上市,資本市場的「東莞板塊」力量日漸增強;按照規劃,到2023年,東莞上市公司總數或突破100家。

 舞台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來自海內外的精英人才,在東莞找到了展示才華的舞台,辛勤耕耘,實現價值。正如在松山湖搞科研的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對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的評價所說:「這將吸引大批科學家來到這裏,有助於加強科學家們的聯繫和交流;同時,這些先進設備集中在東莞,更加方便我們以後互相借用設備做實驗,減少時間成本。非常好!」

[责任编辑:程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