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肇慶的顏色

肇慶的顏色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7-05 16:25:02 來源:香港商報網

    沈念

    船舫在水上悠然前行,船舷右側的水面寬大,有一個墨綠的影子跟着在走。像是天空飛鳥的投影,但抬頭看時,一碧如洗,天空與水面,像是兩面對視的鏡子。

    水流清澈,是我從未見過的青綠。青綠,吸引了些天空的蔚藍,揉成另一種碧綠。從肇慶這個「開始迎來吉慶的地方」出發,就是沿着這條水流和沿途的綠色抵達的。抵達之地是肇慶下轄的一個叫封開的縣城,眾人話語間,都說名字有趣,像是那個「八朝古都」河南開封失散多年的孿生同胞。這般一說,我們就像一群探尋者,有了扒拉歷史發現驚奇後的欣喜。

    途中,有人哼唱粵語民歌,我一句也沒聽懂,突然同行的文旅局朋友說,封開這個兩廣門戶之地,是粵語發源地,然後幾個廣東人逗趣般地打開話閘子,比較著聲調、發音方式、詞語的衍變。他們一會兒白話,一會兒廣式普通話,翻譯給我們聽,我已然聽明白了這個叫封開的地方,有淵源,有來歷,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也是海陸絲綢之路的最早對接點。尤其沒想到的是,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統一嶺南,就是在這裏開縣設立「廣信」,意即「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多少年過去,這個最早的嶺南地區首府,青山依舊,但繁華已成往事,交通方式、政治中心的遷移,這片土地隔山又隔水,沉寂又落寞,但反倒是這樣保留在時光里的原生態顯出了珍貴與異質,又成了肇慶可待深挖的「旅遊寶藏」。

    出封開城,車行半小時,公路右前方在睫毛下突然開闊起來,出現的這條叫賀江的水流,是珠江水系中幹流西江的一脈。有水的地方,表情就會變得豐富起來。賀江兩岸,峰巒藏臥,連綿擁翠,面孔里顯然比別處多了些眼波流轉、巧笑倩兮。因了地形的束縛,賀江少了「一條大河波浪寬」的勇往,而以灣多著稱。路經封開境內長達115公里的賀江,沿線有28個半島和南北兩個江心島。介紹者的語速,對半島多而生出來的河灣、踅轉,如水流般有了一種踟躕。灣多,水就有了蜿蜒,也就多了靈動,如婀娜女子腰肢扭動,又如臂上水袖在舞台上畫出彎道曲路。灣多,植被茂盛,生態典藏,賀江一下就有了一張清晰的面孔。

    車到賀江第一個灣停下,我起先以為是賀江第一灣。觀景台的石碑上,凹形的「個」字,既平常又打眼,成了一種特別強調的表達。扶欄瞻望,江灣水面寬百餘米,迴環150度,灩灩淼淼,從黛青色深處款款流來,又往東緩緩行去。第一個灣又名簕竹半島,有四平方多公里,島上綠色鋪陳,植物茂盛,遠處有老居民的舊宅子掩映果林之中。我腦海中突然浮現一幕,寒來暑往,人們晴耕雨讀,怡然自樂,猶如世外桃源。

    有第一個,自然還有第二或更多。江口、竹洲、新田頭、世和洲、百吉、足食、龍皇,我端詳著指示牌上墨綠底色的地形圖,這些可能很快會被我忘記名字的半島相互咬合,如纖纖十指相扣,若是雲中俯瞰,又如發光的星宿在水陸間排兵布陣。這些半島與水成趣也成景,讓偏遠的嶺南有了旅遊勝地的天生麗質。水運衰退後的經濟滯緩,在近些年的旅遊開發中,當地老百姓品嘗到了新的甜蜜果實。文旅局的朋友似乎怕我們不信,脫口一首民諺:「要想富,有門路,封開廊道搞民宿;要想牛,不用愁,封開廊道游一游。」

    看着水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賀江碧道畫廊景區,穿行一片竹林,頓覺身心涼爽,林中有一電子牌標識著林中負離子接近四萬。恨不得多吸幾口,讓肺腑清澈、透亮,可惜一吸一呼,又得回到紅塵俗世。竹林成團擁簇,空地被利用起來種竹蓀,被譽為「真菌皇后」的竹蓀破土而出後,體態優美,像身著白蕾絲裙的舞精靈。頭一回見識這樣的種養方式,得了風景的利,賺了種養的錢,村民在家門口就有了好收益,自然更衷心愛著腳下的土地。移步參觀村民新建的民宿群,獨棟聯排,開窗即景,景上添「花」;導遊津津樂道賀江的魚鮮和百香果、蘭花基地,味美物豐,增收富民;大洲鎮龍皇島碼頭公園,古樸與現代相映成畫,網紅打卡新地遠近聞名……有了這些,看似偏隅之地的賀江不是桃源卻勝過桃源。

    水為路,路為廊,登船漫遊,順流而下,全長25公里的賀江碧道串起了風光恬靜的島、林、灣,途經之地,舊式建築風貌的民居,像是一筆筆勾畫著時光深處的風韻;提供現代旅遊體驗的古碼頭,講述流金歲月的博物館連接成了一條水岸藝術長廊;「鄉村騎士」們追逐水流的腳步,騎行打卡,也把這條河流帶到更遠的地方。

    水也是繩結,連接兩岸而成命運共同體。下船的碼頭在大洲鎮博物館,廣場旁長有一棵桃心形狀的大樹,高十餘米,問了幾人,無人知其名。樹分兩枝,一枝鬱鬱蔥蔥、繁枝茂葉,一枝已枯枝葉落、瘦寒清空。很少見到長在一棵樹上的生和死,植物內部的生命循環讓它成為了一棵「異樹」,樹立在水邊有些年頭了,呼應著不遠處的廊道、白牆圓弧的村落建築和悄然興起的田園綜合體,也守護著一條河流的記憶。水是民間藝術的道路,在這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大洲鎮,「封開山歌」「麒麟白馬舞」「五馬巡城舞」等非遺項目,古往今來,都是賀江的水傳頌著它們的精彩,也是賀江的水為民間藝術在開疆拓土、揚名立萬。

    每一條河流,都有它的前世今生。走進博物館,賀江娓娓道來它的過往,它收藏在時間裏的秘密。這也曾是一條財富誕生的茶船古道——宋元時期,依托藏身於廣西賀州與湘南永州山野間的瀟賀古道,茶、炭、米的貿易興起,到明清時熱銷的茶葉主要借賀江水路,轉運、遠銷粵港澳乃至海外。封開的內陸通道,與海上絲綢之路經由賀江連接,中原、嶺南與海外的經濟、文化,都因賀江而開始了交往流通。大洲年輕的鎮長諳熟老舊的歷史,河流把廣西的六堡茶送到更遠的地方。鎮長說,在晚清民國很長的時間裏,茶葉遠售南洋,市場主體是馬來亞的錫礦場,那裏華工人數眾多,收入尚可的華工有遷出地的飲茶習慣,也是他們解決維生素匱乏、傳染病泛濫的藥方。博物館舊的史料中也標記著「茶故事」——礦主把六堡茶浸泡在大水缸中,華工晨起工作就排隊接茶,「左手提粥右手提茶進礦山」。那些礦場老闆招工時還要特別標註有茶供應的廣告單,這樣在急需人手時才能順利找到礦工。站在博物館的臨江陽台,正看見兩葉小舟渡水而行,像茶葉在水中浸開收攏的葉脈,如同年老者打開掌心,水面上的波瀾就是歲月的掌紋,每一道掌紋發出淙淙不絕的水聲流響。

    賀江更多的時候是靜水流深,像茶葉蜷縮身體,將往事沉在心底。那些聞訊而來的遊客,多是戀著賀江的風景——山水林田、湖灣島嶼,色彩、狀貌、變化,看在眼裏又歡喜地帶走。多少年來棲息水流旁的村莊,經年累月地守著這一隅自然風光,當人文、科技元素和現代生活融入並蓬勃綻放,千萬綠色,萬千涅變,在這片振興的土地上流光溢彩,誰又能真正帶走它們?

    美好的地方,總會被上天潑墨美麗的色彩。賀江,是肇慶的顏色代言,也是肇慶的顏值擔當。離開肇慶,一張張面孔從眼前閃過,記住了端硯、七星岩、火烈鳥、丹頂鶴、鼎湖山、湖心亭,更記住了這條叫賀江的河流。青山含黛、綠水繞村的賀江,在這個夢想照進現實、夢想也接壤現實的地方,仿佛讓人遺忘其間,從這裏回到過去,也走向未來。

    2022年6月7日長沙谷山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大道186號省作協

    郵編:410013

    電話:18817180880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肇慶的顏色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