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海洋日 | 在「與海同樂」中守護海洋

2021-06-08 09:35
來源:

    2021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生活與生計」(life & livelihoods)。據聯合國數據統計,全球約35億人依賴海洋生活。而旅遊業作為當今世界產值最大的行業之一,在為全球經濟貢獻達數萬億美元的同時,也支撐了無數沿海居民的生計。今年以來,隨着內地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對於出行的限制逐漸放寬,久未出遊的廣大民眾在節假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旅遊熱潮,濱海景點往往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濱海旅遊給公眾提供了了解和親近海洋的機會。但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一些旅遊活動對海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的破壞也逐步凸顯。這個在中國海洋經濟中佔比最大且不斷上升的產業將會為海洋保護帶來更大的挑戰還是轉型的機遇?我們在「與海同樂」的旅遊過程中又能為海洋做些什麼呢?

濱海旅遊:難以承受之重?

    挖個蛤蜊、抓個螃蟹是很多遊客期待的「趕海」體驗。但不少地方也出現了過度和破壞性的趕海現象,例如紮堆聚集地「地毯式」採挖,又如模仿一些網絡獵奇視頻中使用高壓水槍、電擊、投藥等方式滅絕性的採挖,甚至還存在進入保護區等禁止采捕的區域採挖的行為,這樣的趕海活動不僅無法提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旨趣,反而會對自然景觀和生物群落造成破壞,甚至會對很多保護動物造成傷害,危及生態平衡。

    海洋垃圾,特別是塑料垃圾,也是濱海旅遊活動帶來的一大問題。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對57個區域開展了海洋垃圾監測,結果顯示,旅遊休閒娛樂區與農漁業區、港口航運區級鄰近海域同為海洋垃圾密度較高的區域。在設有垃圾桶的旅遊區海灘,隨意丟垃圾的行為尚且存在,更不必提那些沒有垃圾桶的非旅遊區海灘,往往布滿了隨意丟棄的垃圾。


海灘上的塑料垃圾

    近年來,一些新興的濱海旅遊活動,如觀鯨、休閒漁業等迅速發展,但由於缺乏政策規範和引導,這些活動也造成了諸多生態隱患。例如,廣西北海潿洲島的布氏鯨觀賞近年來成為熱潮,部分觀鯨船隻出現了追逐騷擾鯨群等行為,不但影響鯨的生活,對遊客的安全也造成了威脅。

    此外,旅遊開發項目、建設活動和設施帶來的土地利用改變,垃圾和污水排放等生態環境影響更是不容忽視,不合理的規劃開發和酒店、餐廳等旅遊設施的建設活動甚至會對沿海生物棲息地和生態系統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近年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在某些沿海省份發現的問題,以及自然資源部通報的違法圍填海案件中,都存在不少因興建旅遊設施而造成生態破壞的情況。

旅遊助力海洋保護:未來可期

    儘管當前濱海旅遊業存在諸多亂象,但如果得到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管理,可持續的濱海旅遊業也可以有助於促進沿海社區的生計和當地的自然保護,而得到良好保護的區域以優美的景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又可以提升旅遊吸引力,實現科普教育和休閒娛樂等另外的功能,實現可持續的濱海旅遊與海洋保護的雙贏。

    在海洋保護中,決策者和管理者常常面對的一大挑戰便是保護資金來源單一、財政拔款僧多粥少的窘境。在合理的管理和引導下,濱海旅遊可以成為創收渠道,吸引各種途徑的資金參與保護海洋。桑給巴爾的瓊貝島珊瑚礁公園(Chumbe Island Coral Park)便通過發展生態旅遊,確保了可持續的資金收入,實現保護開支自給自足。

    另一方面,濱海旅遊業能緩解海洋保護區與當地經濟效益、民眾生計之間的緊張關係,通過創造新的就業和營收機會,幫助因設立保護區而需要改變生計來源的海邊居民。美國夏威夷座頭鯨國家海洋保護區(Hawaiian Islands Humpback Whale National Marine Sanctuary)開設的垂釣、航海、觀鯨、帆傘運動、潛水等休閒娛樂活動不僅沒有影響座頭鯨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還通過促進消費帶動了當地經濟增長。保護區設立之前,當地漁民還曾因擔憂影響生計而反對相關立法,但事實證明,保護區旅遊業的發展反而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


美國夏威夷座頭鯨國家海洋保護區

    再者,濱海旅遊本身是人與海洋密切接觸的一種形式,旅遊的過程也正是公眾加深對於海洋的認識、理解乃至感情的過程,可以促進公眾關注海洋的健康,參與到保護海洋的實際行動中。

2009-2019年,中國濱海旅遊業生產總值呈穩步上升態勢,且一直在海洋經濟各產業生產總值當中佔據半壁江山,如果能夠得到正確規範與引導,通過可持續的方式開展,濱海旅遊業將對中國的海洋保護事業大有裨益。

 

    目前,國內一些保護區已經開始嘗試開展生態旅遊,如設置遊客參觀區域、組織自然教育與科普活動等,但我國在挖掘海洋保護區生態旅遊價值方面的實踐仍很有限,應當吸取國際上的經驗,多作探索。例如,地中海附近的保護區結成了生態旅遊體驗網絡(Mediterranean Experience of EcoTourism Network),建立了地中海生態旅遊的一系列模式,支持保護區開發高質量的以保護生態為重點的生態旅遊產品。而由歐盟資助的DestiMed項目則在這一網絡的基礎上,利用生態足跡的評估工具來共同開發、管理和促進生態旅遊[6]。諸多研究表明,要發揮濱海旅遊在海洋保護方面的巨大作用,不僅需要政府和保護區當局牽頭規劃、制定方案,更需要多重利益相關方的廣泛參與、當地民眾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升。

    除了不扔垃圾,還可以做什麼?

    既然「與海同樂」有可能促進海洋保護,那麼遊客在旅途中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最基本的當然是要在旅行的過程中堅持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海邊遊玩的過程中,應儘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最好自帶垃圾袋,以便在缺少公共垃圾桶的地方暫時存放垃圾。

趕海、海釣活動的本意是體驗沿海生活、同自然親近,因此遊客在遊玩時也要注意尊重和愛護海洋環境。遊玩時儘量吃當地、吃當季,避免食用處於不可持續狀態的魚鮮。許多環保機構都曾發布過可持續海鮮消費的指南,例如綠色和平《海洋系溫度:可持續海鮮消費指南》、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出品的「海鮮明鑑」、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海鮮消費指南》等,可以作為參考。拒絕食用保護野生動物和來自非法捕撈的海鮮。

    如果期待更深度地體驗自然,可以報名參加自然觀察活動、保護區參觀體驗活動和淨灘活動等,領略海洋之美麗奧秘,在遊覽的同時身體力行保護海洋。


志願者參與淨灘活動

    衝浪、潛水等戶外活動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在「追求刺激」時,遊客要儘可能選擇正規、專業、負責任的機構,聽從教練指導、規範謹慎行事。出發之前如果時間充裕,也可以自行參考權威機構發布的戶外運動指南,最大程度上確保自身的安全,穩妥出行,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對海洋環境和生物帶來傷害。

    不過,即便是正規機構,有時也可能為了逐利而「明知故犯」破壞海洋環境,例如某些潛水教練引導遊客觸摸珊瑚、捉海洋生物甚至將小珊瑚帶回收藏,或是為了招徠顧客而對諸多禁忌事項加以隱瞞。遊客在親近海洋的過程中,如果觀察到類似的不合理行為,或無法確定這些行為是否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影響,應該和當地的環境監督部門聯繫,加以舉報。

    總之,濱海旅遊業是否能發揮長期經濟潛力、保護「生活與生計」,取決於可持續發展實踐能否得到推廣,以及我們能否尊重海洋生態系統,與之和諧相處。這除了需要政府部門的重視、各利益相關方的合理規劃、積極嘗試之外,也需要每一名濱海遊客的努力。

作者 黃蘊儀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香港商報立場。
 

 

[責任編輯:雨杉]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