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豐泰蔬菜今年起正式直供港

2017-05-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 貴州龍裏報道:

  貴州標簽豆苗 今年起正式供港

  都說香港的許多蔬菜來自貴州,比如西紅柿、小白菜、青椒等,但記者多年來就沒有在香港的蔬菜市場或者超市內看到產地貴州的標簽。也許是是記者來港次數少,孤陋寡聞也說不定。從十年前記者采訪貴州首個位於清鎮的裕東供港蔬菜基地開始,到後來的關嶺、息烽供港蔬菜基地,經營者都信誓旦旦的保證。

  “最遲今年9月初,標簽產地注明貴州的豆苗,將開始供應香港市場” ,區偉楠語氣肯定地告訴記者,“第一批擁有貴州身份的豆苗,將首先在香港百佳旗下的超市中出現”。

  入黔三年,區偉楠他們終於拿到了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備案證書。區偉楠團隊的貴州基地雖然不大,但這對於已經確立了“黔貨出山”戰略的貴州而言,則可謂提供了其優質農產品直供港澳的現實參照和路徑啟示。

  優質貴州豆苗 名正言順供港

  從原定早上八點左右,滯留到中午一點半,港商區偉楠才得以在廣州起飛。趕到灣灘河鎮甲擺村,他一手設計建造的玻璃大棚時,已是下午四點過。盡管如此,作為香港豐泰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區偉楠回顧入黔三年,還是信心滿滿。

  玻璃大棚呈長方形布局,面積4000平方。入眼翡翠、狗牙、紫葉珊瑚、奶油生菜等“沙拉菜”,熱熱鬧鬧,生機盎然。這只是區偉楠選址於此的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的一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展示和試驗。區偉楠說,這些生菜主要是空運到廣州,在配送到香港。25-30天出一茬,每月能掙幾萬元。玻璃棚外,更廣的面積其實是種植豆苗,但現在是滿眼的野草。有兩台旋耕機正在作業,留下大片新鮮的黃土。陪同的縣農業局官員說,這是換茬,旋耕機翻出的野草和上一季的老豆苗,“翻”在土裏正好作為綠肥。備案證書中“基地地址”注明:貴州省黔南州龍裏縣灣灘河鎮甲擺村,其“備案基地編號”是520000sc00017。區偉楠說,有了備案證書,在這些豆苗小包裝的標簽上,產地就可注明貴州,名正言順地進入香港了。

  內地多處布局 成就供港豆苗一哥

  區偉楠透露,根據與香港百佳簽訂的合同,豆苗上市季節,每天供貨1200箱,由百佳派送至旗下200多間超市賣場。加上香港的其它既有渠道,諸如酒店、餐飲連鎖、其他機構旗下超市等,每日需求,換算成重量,就是三至四噸。區偉楠說,這個量,在眾多豆苗供應商當中,是最大的。

  區偉楠的名片背面,“豐泰農產品有限公司”旗下有8個機構名錄,其中後4個正好顯示了豐泰的內地種植基地布局版圖。江西、河北、貴州、廣東四省加起來,豐泰的內地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總面積已達6000畝。其中,眼前的灣灘河一地,就有1500畝。

  香港通稱的“豆苗”,在這裏被叫作“豌豆尖”。還沒來得及考證,是哪一級部門的認定,但“中國豌豆尖之鄉”七個紅色的大字,已赫然聳立在此。緊鄰大字,是一尊同樣巨大的豌豆尖造型。背面的底座上,有相關的文字介紹。文字涉及當地地理、土質、水源、光照及其產出的“豌豆尖”的基本特點。相信這些文字指稱的內涵,正是區偉楠團隊選址於此的主要考量。

  區偉楠證實,基於優越的地理、土質、水源、光照等條件,灣灘河出產的豆苗,無論從外在的品相、質地、口感,還是內在的營養等各個方面,在全國范圍內均屬上乘。在香港的賣價,也比其它地方出產的高出兩成。

  願當黔港直通橋梁

  有了備案證書,就相當於擁有了直通港澳的身份證。 記者了解到,已有龍裏縣所屬黔南州層面找區偉楠商量,希望能與他在“渠道”方面探討合作。區偉楠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願意“放大”並共享自身開辟的渠道,架設兩地直通橋梁。

  關於貴州供港肉菜的現狀,貴州省商務部門給出的描述是“借船出海”。具體說,就是貴州出產的果蔬、禽蛋和活牛,要么去到東莞,要么通過深圳,經過二次三次加工、檢驗檢疫、報關等環節,再發送廣東本地、香港、澳門,乃至全國各地。港澳市場有無貴州肉菜不得而知,但香港所有批發市場、超市等賣場,迄今沒有產地標明貴州的蔬菜,則確定無疑。據說,過去高峰時,每年供應香港的活牛上萬頭,占內地供港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現在有一家外貿公司供港,每年還有800-1000頭左右份額,蛋禽有一家銷售數量不詳。

  坊間的說法是貴州先後獲批17塊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但貴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證實,截至目前基地是6塊,分布在關嶺、安龍、盤縣、大方、播州、龍裏等縣區。商務部門分析指出,應該是很多獲批的基地,幹一兩年幹不下去了,退場或者證書過期作廢。總而言之,是貴州和港澳之間,至今沒有真正架起直通的橋梁。

  貴州商務部門援引其前往深圳和東莞業考察業內人士的說法,其實大宗產品如西紅柿、芥藍、菜心等,每天經由兩地外銷的貴州產品,就有200噸至400噸之間,其中相當一部分出自供港基地。是否通過有資質的中間商銷售到港,至今相關部門不能確定,只是十年前我采訪裕公司供港基地時,看到兩輛粵港兩地牌的箱式車在裝運。巨大的需求和旺盛的產出之間,存在同樣巨大的鴻溝,也蘊含無限商機。

  有了香港豐泰,有了區偉楠團隊,有了這個團隊成熟的香港市場,事情或許會有轉機。

  整治河灘生地 打爛8萬刀片

  仿佛是為了考驗區偉楠團隊的誠意和耐心,入黔三年多,一直磕磕碰碰不斷。曆盡艱辛之後,區偉楠流露欣慰笑容。

  區偉楠團隊克服的第一道難題,是土裏的礫石。整治這片河灘生地,打爛了旋耕機的8萬片刀片。

  記者現場發現,政府提供給區偉楠他們的土地,其實是剛剛在河灘上整理出來的生地,名稱是“2013年省級高標准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治項目”。路邊的工程展板顯示,土地整治的時間是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與區偉楠團隊來到這裏的時間吻合。

  放眼青山環繞,田疇平整無垠,溪流和道路分布期間,看來當地政府確實做了不少工作。據了解,當地政府為了把這一片打造成為現代農業園區,先按每畝每年800左右的代價,從農戶手裏把土地流轉過來,經整治成連片的平地之後,再以每畝400元左右的標准,提給區偉楠團隊等外來投資者。一進一出之間,加上土地整理,政府的確花了不少錢。

  但生地畢竟是生地,要把它變成熟地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揀石頭。區偉楠他們一揀就是三年,至今也不能說全部揀完。期間,專門為揀石頭花出去的人工費,就不下百萬。統計顯示,旋耕機被石頭打爛的刀片,已是8萬有餘。

  區偉楠團隊還按每噸3000元的價格,從某國進口泥土,用以改良土壤。

  大數據建設顯成效

  龍裏縣農工局副局長宋軍告訴記者,灣灘河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是首批省級重點示范園區,在2016年全州農業園區評比中灣灘河榮獲全州“十強”園區,綜合評比在全省100多個規模農業示范園區中排名第十四位。

  灣灘河生態農業示范園核心區規劃面積3萬畝,核心區1萬畝,引進了一家養殖場,建成了展示中心、規劃模型、多媒體宣傳設備。產品展銷等設備設施;配套了農殘監測室,組培快繁育苗室等。目前有經營面積10畝以上的規模種植戶100多家入場。

  據悉, 龍裏縣堅持“黔貨出山,彎道取直”的主導思想,建立“完整、准確、健全”的農業大數據信息生態系統為目標。通過政企合作,依托大數據管理平台和“物聯網”,進一步推動傳統農業與大數據相結合。一是已建成農業大數據後台管理系統,開發完成農產品品控溯源監管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將農產品從生產-監測-加工-市場重要節點全流程溯源,引入德國萊茵TÜV集團第三方檢測檢驗和中國平安保險第三方保險理賠,實現農產品“生產可記錄、安全可預警、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存儲、身份可查詢、責任可認定、產品可召回”的智能化質量安全監管和產品身份信息平台,同時建成雙龍現代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建設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市場信息化平台。二是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手機APP平台”建設。種植戶通過安裝並運行測土配方施肥APP程序,可准確、快速、便捷獲取所種植作物的施肥推薦方案;三是建成1000畝噴滴灌可遠程操控設施、1171.3平方米的智能化玻璃溫室育苗中心,230.46㎡堆料裝盤車間,年育苗能力200萬株,循環農業節水灌溉工程也已經完成170立方米池子(包含水池、沼液儲存池、過濾池、調節池)建設和1000米沼液輸送管遷入生產基地工作。

  限辦鄉間酒席 或緩脫崗缺工

  事情難免瑣碎,改變點點滴滴。給區偉楠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鄉村酒席。鄉村社會,重情重義令人感佩。但問題是只要一有婚喪嫁娶,當地農工就會把手頭的一切活計放下,或者給家事主幫忙,或者就是去送禮、吃酒。極端情況下,所有工人會走得幹幹淨淨,活計嘛,吃完酒再說。

  不過,事情在去年已有根本性的好轉。原來名目繁多的各種酒席,在政府的直接幹預下,如今僅限於結婚和喪事允許辦酒。相比原來,大約只有十分之一。

  當地人的耕作習慣也一度困擾豐泰。比如掐豆苗,按當地習慣,掐下來枝枝蔓蔓的,每斤只得工錢幾毛到一塊錢,按豐泰要求,則可得得四、五元,但當地人就是不幹,無奈之下,豐泰只得妥協,先按當地習慣收貨,再空運到廣州輾轉東莞二次加工,剔除不要的部分,白白浪費很多空運費。

  但豐泰並沒有放棄引導。區偉楠他們發現,從去年開始,已有不少村民接受了采摘的方法。而且,這些村民從大幅增加收入的體驗,發動更多村民接受這種新的要求。

  盡管改變很難,但畢竟慢慢在變。區偉楠說,到今天,因為吃酒脫崗缺工的現象已基本緩解,而願意按照要求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慢,但一切都在變好。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 九月豌豆尖新鮮期待

  據豌豆尖造型基座背面文字記載,豌豆尖,又名豆苗,龍須菜。灣灘河鎮土地肥沃,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越,為龍裏豌豆尖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文字載明,這裏的豌豆尖卷須短或無須,葉片大,色翠綠,肥厚汁多,腋芽肥厚,纖維少,質地柔滑,味鮮爽,微甜,清香,富含抗酸性物質,具有很好的防老化功能,等等。

  文字還載明,2016年7月,龍裏豌豆尖獲准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此,當地政府把這裏辟為現代農業園區,在灣灘河核心區種植豌豆尖1.5萬畝,帶動周邊種植達到5萬畝。香港豐泰的1500畝基地,就是這個園區核心區1.5萬畝的一部分。

  按照這裏的生產條件,種植豌豆尖,一般在每年8月播種,35天左右,豌豆苗可長到18至20厘米,這個時候即可采收。首茬采收上市,一般在9月初。以後每隔15至2天采收一茬,一直到次年3月,每季可采9至10茬。

  近年來,在品質和產量的支撐下,灣灘河豌豆尖名氣越來越大,成為每年尤其冬季熱銷廣州、香港、澳門及周邊地區等地時令佳品。

  不僅如此。公開的報道還顯示,在灣灘河農業園區核心區的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入園打工等,每年每戶可獲得上萬元的經濟收入,脫貧致富效果明顯。

  相關鏈接:

  供港蔬菜從字面而言是指供應香港的蔬菜,供港蔬菜相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蔬菜而言,在食品安全保障、監管力度上更加嚴格,產品品質更加具有標准化,及這些產品由分布全國各地的供港蔬菜基地依據季節特性排期生產而使得這些供港蔬菜的口感更加好,而在國內銷售的高檔蔬菜主要是有機蔬菜及綠色蔬菜、無公害蔬菜等,但因為這些所謂高檔蔬菜的認證管理無法得到有效監管,所以在基於這些特性情況下,使得供港蔬菜在國內市場很受熱捧及消費者青睞。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