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健康】疫下注意心理健康  六款藥膳助抗疫

【健康】疫下注意心理健康 六款藥膳助抗疫

責任編輯:副刊 2022-03-20 14:51:08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日前有79歲老婦疑因染疫而自殺,令人欷歔。由於醫療系統超負荷,不少市民經核酸或快速檢測呈陽性後,仍要與家人留在家中隔離自救,當中的情緒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本身有其他病患的染疫長者,更易出現焦慮問題。在這艱難時期,子女或親友應多主動關心身邊的長者,即使是一次簡單的電話問候,也可為他們帶來安慰,甚至能避免悲劇發生。

   記者近日亦不幸「中招」,出現喉嚨痛、流鼻水、疲倦等症狀,因而隨即開啟居家隔離的自救程序,按時服藥減輕症狀,多喝暖水及多休息,飲食清淡、保持營養均衡,約一周左右快速測試已由陽性轉為陰性。以下分享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及介紹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推出的抗疫藥膳食譜,其功效涵蓋預防、治療及病後調理等,只要家備良方、調整心態,即使「中招」也不用過分恐慌。

 3.jpeg

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及乳品類,有助提升免疫力。

4.jpg

每天充足的睡眠能有效增加身體的抵抗力。

   不少市民因搶購潮、隔離檢疫等問題令情緒大為波動,終日精神緊張,加上在家工作,疫情嚴峻又不敢外出,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疏遠,也會加重情緒惡化的情況,此時更需管理身心健康。醫管局指出,這時應從可靠的渠道接收適當的資訊(如世界衛生組織、政府或大學發布的資訊),不要被負面消息或傳聞困擾,如對疾病和治療方法有疑問,可主動與醫護人員或主診醫生溝通,避免作出不必要的揣測及焦慮。確診者應嘗試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向親友抒發內心感受,與人分享有助整理思路,建立正面的思想。如親友未能陪伴左右,可透過電話或即時通訊程式保持聯繫。

5.png

抗疫時期減少外出,在家也可多進行伸展運動及帶氧運動。

   疫情下更應維持健康作息習慣,如足夠睡眠、均衡飲食及定時運動,並可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以外的事情,如閱讀網上心靈故事、聽音樂、冥想、進行呼吸練習等,幫助放鬆身心,分散注意力。如市民嘗試了上述方法,情緒仍未見紓緩,且影響日常生活的症狀已持續兩星期或以上,便要尋找社工、心理輔導員、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協助。

 1.jpg

深呼吸訓練有助恢復橫膈膜功能並提高呼吸能力。

   為了放鬆心情,日常可以在家中煲湯水,中醫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要身體的正氣足夠,便可抵抗外在的邪氣入侵。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近日公開了一系列抗疫藥膳湯包食譜,功效涵蓋預防、治療及病後調理等,這些保健湯水適合男女老幼服用,亦有注明適用者的徴狀,市民可因應自己的體質及身體情況飲用,從而增強抵抗力,有效預防新冠病毒。(記者:Karena)

 2.JPG

三月天氣潮濕又悶熱,適合煲祛濕湯水飲用。

   新冠肺炎未病預防

1. 潤肺湯

材料:百合20克、麥冬15克、北沙參15克、防風10克、玉竹10克、北耆10克、桔梗10克、蘆根20克、牛蒡15克、海底椰10克、生薑3片、陳皮1塊。

做法:先將藥材浸泡20分鐘,瘦肉汆水,放入藥材煲內,加8碗水,大火煲滾,轉細火,煲60分鐘至90分鐘,分為3碗。

功效:清肺化痰、益氣養陰、預防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偶有咳嗽、咽乾、口乾、鼻乾、痰少黏稠、大便偏乾、平素易於外感者。

用法:每日一碗,可供一家3人服用,每周煲1至2次,可與其他湯水交替服用。

2. 健康祛濕湯

材料:五指毛桃20克、淮山15克、黨參10克、赤小豆30克、白朮10克、茯苓30克、炒薏米30克、炒白扁豆15克、玉米鬚10克、生薑2片、陳皮1塊。

做法:將藥材浸泡20分鐘,瘦肉汆水,放入藥材煲內,加至8碗水,大火煲滾,轉細火,煲60分鐘至90分鐘。

功效:健脾祛濕、益氣扶正,預防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易於疲倦少氣,四肢沉重,食少納差,大便黏滯不成形或稀溏。

用法:以上為3人的一次分量,每周服2次,可與其他湯水交替服用。

   新冠肺炎病中調理湯水

1. 羅漢果茶

材料:羅漢果半個、無花果3至5枚,南北杏各12克、雪梨(帶皮)2個、橙(帶皮)1個、白蘿蔔(帶皮)半個,熱重者可加青橄欖5枚。

做法:以上諸味用6至8碗水,中火煎煮30分鐘即可。

功效:清肺化痰,預防及輔助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表現為咳嗽、咳痰、咽喉不適或疼痛、咽乾、呼吸不順者。

用法:代茶水頻服,以上為1至2人分量,每周服2至3次。 

2. 三白固肺湯

材料:白蘿蔔一個(約500克)切塊、白扁豆25克、白果12粒、百合15克(新鮮百合分量加倍),生黃耆30克、黃豆或黑豆、百合30克、紅棗3枚、陳皮1塊,生薑3片,可配豬肺或排骨煲湯。

做法:藥材洗淨浸水,豬肺或排骨汆水,以上諸味用10碗水,大火煲滾後以中小火煲煮約90分鐘即可。

功效:清潤補肺、健脾化濕,預防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表現為咳嗽、咽喉不適或疼痛、咽乾,全身乏力、納差、大便不暢或黏滯。

用法:以上為2至3人一次用量,每周服用2次。

   新冠肺炎病後康復湯水

1. 沙參玉竹湯水

材料:北沙參20克、南北杏各12克、玉竹20克、雪梨(鴨梨也可,帶皮)2個、百合20克、蓮子25克、白果12顆、黑木耳3至5克、陳皮1塊、馬蹄10粒、白蘿蔔(帶皮)半個(大約300至400克),可加瘦肉適量。

做法:浸泡並清洗黑木耳,藥材洗淨浸水,瘦肉汆水,以上諸味用10碗水,大火煲滾以後中小火煲煮90至100分鐘即可。如不加瘦肉,以上諸味食品用8至10碗水,煎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補益氣陰、清肺化痰、促呼吸道疾病的康復。

適用者:表現口咽乾涸、微咳有痰、咽喉不適、乏力、納差,大便不暢或黏滯。

用法:代茶水、當湯水服用,以上為2至3人分量,每周服1至2次,可連吃1至2周。

2. 蓮藕馬蹄湯

材料:蓮藕1節(約200克)、雲耳3至5克、馬蹄15粒、陳皮1塊或加魚腥草30克、泥鰍200克或瘦肉或排骨300克、生薑3片(後下)。

做法:藥材洗淨浸水,洗淨泥鰍或瘦肉或排骨汆水,浸泡洗淨的雲耳,以上諸味用10碗水,大火煲滾以後中小火煲煮90至100分鐘即可。

功效:清餘邪、益肺氣、養肺陰,促進呼吸道疾病的康復。

適用者:出現氣虛疲倦、呼吸不暢、咳嗽、納差,大便不暢等症狀。

用法:以上為3人一次分量,每周可服2至3次,可連吃2周或以上。

注意事項:

.凡藥皆有偏性,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中藥材作為藥膳。

.服用以上保健湯水時注意忌口,忌辛辣刺激、煎炸油膩、過酸過甜的食品、凍飲及酒精。

 

 

 

 

 

 

責任編輯:副刊 【健康】疫下注意心理健康  六款藥膳助抗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