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漫話中醫】《傷寒論》中的麻黃湯

【漫話中醫】《傷寒論》中的麻黃湯

責任編輯:副刊 2022-03-22 15:54:11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近期香港新冠病毒肆虐橫行,醫院人滿為患,打疫苗、測試核酸,只見排起長龍,打亂了人們正常生活。市民只能減少外出,做好防護措施,中醫是為「瘟疫流行」,《說文解字》:「疫,民皆疾也」。歷史上著名的溫病學家吳又可說《瘟疫論》:「各隨其氣而為病」,「無形、無象、無聲、無味、無臭」、「其來無時,其著無方」。

   困坐居室,只能用手機與親朋好友聯繫,互報平安,交流抗疫經驗與消息。前幾日悉獲觀塘地區多處地方發生疫情。撥通於開業、居住觀塘的同仁葉桂能中醫師的電話,一是表示問候,二是了解疫情,葉桂能是一位具有仁心的醫師,在觀塘行醫幾十年,對該區情況很為熟悉。他告訴我,他行醫那幢大廈已有一些人「中招」,測試為陽性。他身邊親戚也有人染病,他用《傷寒論》中的麻黃湯為基本方,對病者辨證論治,隨證加減,治癒了不少病人,測試結果由陽復陰。

   「麻黃湯」出源於漢代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傷寒論),「麻黃湯」基本方由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組成,具有發表宣肺、平喘止咳的功效。麻黃辛溫發表、宣肺平喘,配以桂枝,溫經散寒,助麻黃發表,杏仁降氣止咳,炙甘草化痰止咳,助麻黃平喘。

   現在來分析一下「麻黃湯」的主藥麻黃。麻黃為麻黃科植物麻及木賊麻黃或其他含麻黃鹼的同屬植物的草質莖。性味:辛、微苦、溫。歸經入肺、膀胱經。臨床中常用於外感風寒、麻疹不透、咳嗽、氣喘、水腫。後世醫家都認為麻黃是一味發汗解表、止咳平喘之要藥,文獻記有:《本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本草綱目》:「治水腫」。《本草備要》:「治痰哮氣喘」。

   現代的藥理研究:麻黃內含麻黃鹼,假麻黃鹼等多種生物鹼,還含有揮發油,油中有l-a-萜松醇。

   它的藥理作用:麻黃鹼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及興奮中樞作用,它的作用與腎上腺素相似,但較溫和持久。假麻黃鹼有利尿作用,揮發油有發汗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內地抗擊新冠肺炎的「三方三藥」都是以麻黃等為主藥。

 7aaa8ef241044352b3e1acaf69b0defc.jpg

   「清肺排毒湯」:主要成分由21味中藥組成:麻黃、炙甘草、杏仁、生石膏、桂技、澤瀉、豬苓、白朮、茯苓、柴胡、黃芩、射干、細辛、山藥、枳實、陳皮、藿香。該方是國家診療方案中推薦的「通用」方劑。適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主要功效為宣肺透邪、清熱化濕,健脾化飲。

   「化濕敗毒方」:主要成分由14味中藥組成:生麻黃、藿香、生石膏、杏仁、法半夏、厚朴、蒼朮、草果、茯苓、生黃芪、赤芍、葶藶子、生大黃、甘草。該方主要功效為解毒化濕、清熱平喘。主要適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和重症患者的治療。化濕敗毒方和宣肺敗毒方是黃璐琦院士團隊和張伯禮院士團隊在武漢一線的臨床救治過程中,根據臨床觀察總結的有效方劑。

   「宣肺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來源於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等經典名方。主要成分由生麻黃、苦杏仁、生石膏、生薏苡仁、茅蒼朮、廣藿香、青蒿草、虎杖、馬鞭草、乾茅根、葶藶子、化桔紅、生甘草13味中藥組成。該方主要適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患者的治療。主要功效為宣肺化濕、清熱透邪、潤肺解毒。

   這「三方三藥」都是內地中醫在臨床抗擊新冠肺炎的實踐中總結出來、行之有效的應用藥方。在當前香港抗新冠肺炎的醫療中,不論是在家居抗疫,住院治療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寫此,供大家參考。共同協力,爭取盡早取得抗疫成功。(文:吳文豹)

1614152605.jp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責任編輯:副刊 【漫話中醫】《傷寒論》中的麻黃湯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