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地方产业

《财富》杂志关注广州发展 从这里看懂城市未来

2017-05-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一、创新驱动! 《财富》杂志全球推介广州 打造新财富吸引力之城

  4月27日下午3点半,2017年《财富》杂志广州全球论坛推介会在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举行,对话国内外500强企业,共谋广州发展未来。

  最新一期的《财富》杂志在美国、欧洲和亚太版刊登专版文章,介绍广州在新一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领域的长足发展,以及广州在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的成绩。

  文章还介绍说,当前广州正着力发展IAB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所谓IAB等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等产业。

  创新成为引领广州发展的动力,据统计,2016年广州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以创新为引领构建的合作新体系产能占全市进出口总额54.7%,下一步广州将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二、 机遇之城!中国&新加坡三度携手 共建全球知识经济高地

  中国&新加坡联合建城的模式已在苏州工业园及天津生态园取得成功经验,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两国第三度合作开发的项目,并开启中国地方政府与新方合作标杆。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广州开发区的“六园”之一,是广州“东进”战略重要一环,既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传统重任,也面临着为主城区疏散人口、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本的新任务。

  1、 国务院批复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及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基地,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打通创新链条,释放创新效益,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将 “立足广东、辐射华南、示范全国”的知识产权引领型创新驱动发展之城。

  2、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已完成注册和运营冲刺准备。

  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见证签署的华南地区首个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遴选项目和研发团队,购置仪器,为5月份正式开展科学研究及实验工作做最后的冲刺准备。建成后将是广东省优质资源和项目导入和孵化的核心平台之一。

  3、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中国与新加坡共建的知识产权示范区一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作为“知识经济”服务平台,这里将重点引进知识产权交易、评估、质押、信息、代理、培训、融资等新型业态,采用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知识产权经验做法,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交易和服务平台。

  今年7月,审协广东中心近2000多人的专业团队将进驻知识城

  4、 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汇聚中新知识城。

  据了解,目前已落户知识城的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包括百济神州、凯普生物、万全制药、再极医药等项目,及以三家国内先进的肿瘤专科医院(中大、泰和诚、皇家丽)、两个质子治疗中心(中大恒健、泰和诚)、两大国际医药产业园(通用、百济神州)为基础,初步形成肿瘤医疗集聚基地、质子治疗装置产业化基地、国际医药产业园三大生命健康和医疗器械产业引擎,建成投产后将带动一批生物医药知名企业进驻,年产值将超过1030亿元。

  经过近两年的加速建设,中新知识城以美丽凤凰湖为圆心的美好生活社区画卷徐徐展开;而今,依托创新知识产业等一系列龙头项目的领航带动,再加上地铁知识城支线、新建由广州市谋划的知识城直通机场的快速地铁专线等快速化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知识城“宜业”与“宜居”的发展双引擎全力提速,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和未来城市样板指日可待。

  三、产业新城!绿地集团城市运营商,引领产城融合新模式。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绿地集团和广州知识城携手建设广州绿地城项目,秉承“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发展理念,依托多产业、多业务模块的协同效应,以“房地产+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的全产业优势,为中新知识城“产城融合”奉献了重要践行力量,成为“政企联合”的典范。

  在广东市场,能将物业销售上升到“城市运营商”“产业地产专家”高度的并不多见,绿地在推动产城一体化和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在广州绿地城项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项目占据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门户位置,融合全球企业功能型总部、智慧产业集群、国际健康产业集群、高知百年住区等四大业态,涵盖150m超甲级地标写字楼、区域超大型购物中心、花园低密度生态办公、国际高星级酒店、全能投资商服物业等九大产品,打造区域产业综合大城。

  据悉,广州绿地城近期将推出约45-76㎡(建筑面积)的4.5m双层商服物业,约2000-5000㎡(建筑面积)的低密度花园独栋办公,依托绿色生态、智能办公平台及灵活分割的办公空间组合,满足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个性化办公需求。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