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組織學生重走古驛道

2018-10-29
来源: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蘇偉 報導:10月19日-21日,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課程專業委員會,組織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美式高中25名學生到南粵古驛道實地考察和研學。

 
  從秦皇漢朝拉開序幕
 
  據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課程專業委員會負責人葉曉燕介紹,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也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形成時期,那么世界是怎樣的?我們該用怎樣的價值觀去對待這個世界?我們將用怎樣的方法去解決世界的問題?“我們的世界”是指什么?驛道古村的發生、發展及發生其上的重要事件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將走出校園,帶領學生們進行實地考察。
 
  十月仍有秋風起,老樹落葉飛,石橋舟自橫,秋水悲情連。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此時,故人已出行。畫卷深深,史海鉤沉,《海上絲路》PBL課程起于《重走古驛道》,故事從秦皇漢朝拉開序幕。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北筑長城以御匈奴,南開關道以轄嶺南。唐開元四年,宰相張九齡奉詔在梅嶺劈山開道,由此拓寬梅嶺古道。宋嘉佑年間,于梅嶺建關樓后保存至今。與此同時,依踞梅嶺古驛道的珠璣巷也夾道成鎮,成為南北商賈往來、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其為“南北咽喉,京華屏障”,流年戰爭頻繁,使得遷徙于珠璣巷的中原人民繼續南遷至兩廣一帶。而今,驛道古村雖不再熙攘,但還保留《清明上河圖》式的塵世。石板路、古橋、涼亭、古碑刻、古民居、古書院,其文化內涵涉及疆界版圖文化、商貿驛游文化、族群遷徙文化、民俗宗教文化、文人宦游文化、紅色軍事文化。觸及到的是滿滿的鄉愁、故事、人性,以及對生活的向往。整個三天,華師外校美高學生在考察、訪談中了解到:活下去,發自那些“百家姓”的內心,也是先輩們南下的驅動力。走在古老的路上,往往是感性先行。茶鹽挑夫,趕考南貶,悲歡離合,希望失望,沉淀古道,淵源流傳。沿著依稀印記,尋找滄桑,拾撿那些被遺忘的珍貴故事。
 
 
  探究移民對文化傳播的影響
 
  古道幽幽多凄切,人之心動物使然,天若有情天亦老。每個中國人都有“根”。在中國的史籍中,移、發、遷、徙、實、屯,這些字不絕如縷,每出現一次,就意味著一次規模或大或小的人口遷移。先秦時期的珠江流域分布著眾多的越人支系,先秦珠江文化史實稱為百越文化。百越文化帶有明顯的海洋文化特征,由于百越眾多土邦小國,使得珠江文化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分布格局,而后開始與海內外文化交流,逐步形成本土文化外向型風格。由于南嶺的阻隔,嶺南嶺北交往非常困難,嶺南的歷史發展較嶺北緩慢,故被稱為“南蠻之地”。南越古驛道的開發,拉開了秦漢至明清兩千多年的移民史,促成了中原人口大規模的南遷,為中原文化下珠江,開啟珠江文化歷史新篇章奠定了基礎。
 
  梅關古道被認為是“固體史籍”、“ 中國人口南遷的大動脈”、“重要的古商道”、“傳播宗教文化途徑”、“南北民俗大熔爐”、“ 美食之路”、“古詩傳播之線”等,而珠璣古巷被認為是梅關古道上最重要的驛站,成為古道的“留存”而發展為商業重鎮,在當時就有“編戶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的境況,同時又有“中國古代陸路絲綢之路”稱譽,并與“廣州通海夷道”相連接,進而將中原的文化、技術、絲綢、陶瓷等帶到嶺南及東南亞、南亞、非洲、歐洲等世界各地。
 
  今珠璣巷在僅有的381戶居民1742人中就有盧、王、林、何、謝、曾、黃、鐘、賴、劉、陳、郭、周、董、雷等159姓,實屬罕見。珠璣巷多姓氏的原因又是什么?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象?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帶來怎樣的社會影響?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是人口遷移和流動,那又怎么看待“人”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影響?
 
  尋找中原的文化與遺存
 
  石階,涼亭,驛站。十里一亭,五里一置,百姓往來數千年。中原何為人南遷?南遷之人何所去?留下之人何所為?我們做一個時空穿越,唐宋戰亂時,從中原逃難,“你”是家庭當中的父母或者子女,當“你”與家庭千辛萬苦走過古驛道后,開始了短暫的停留,那么“你”未來的日子將怎么過下去?
 
  在古驛道、古村落、古建筑、古巷、學校等十個點上,從人與物兩方面,二十五位美高學生,開始了尋找中原文化點的歷程,這些文化點為什么會流傳過來?有什么性質、特點、價值?通過哪些人群流傳過來的?又形成哪些融合文化?
 
  廣州會館是明清時期南雄建筑,這座建筑面積達3834平方米,雕梁畫棟、古雅精致,建筑風格酷似廣州陳家祠,但歷史比它還要悠久。那么為什么在南雄建有“廣州會館”?會館與古驛道有什么關系?在絲綢之路上起到什么作用?
 
  大成殿是文廟(孔廟)的主要建筑,屬于封建科舉制度組成部分的“大成殿”,隨著南遷的隊伍來到南雄,這說明了什么?聳立眼前的高塔為什么叫三影塔?從三影塔中看到什么文化?珠璣中學的同學是否中原人的后裔,訪談他們,會改變世界觀、價值觀的哪些認知?
  
  PBL課程進行跨學科學習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課程也叫項目式學習課程,其基于一個符合學生興趣的真實生活的驅動問題,并針對問題嘗試和尋求多種解決方案,最終形成成果,并在公眾場合展示成果,得到各方面的反饋和評估。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美高部,全年基于《海上絲路》PBL課程體系,通過融合多學科來學習掌握課標規定的學科知識,并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提升。
 
  《重走古驛道》是《海上絲路》的第一個課程系列,是整個課程體系的鋪墊。在三天的南雄學習中,同學們首先對“移民”展開“頭腦風暴”:什么是移民?為什么移民?移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并選定十個真實的場景去尋找“中原文化點”。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人物是孔子。孔子是中華教育始祖,是中華文化的開創者和傳承者。在這個被譽為“南蠻之地”的嶺南,卻有孔子后裔所建的孔子學院及孔廟(大成殿),珠璣中學更是將學校建成現代的“孔子學院”。這里濃厚的孔子文化意味著什么?不僅如此,中原而來的宗教、建筑、藝術、商貿等,都可以在南雄找到遺存。移民流實際上是文化流,這是學生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梅關古道連接著長江與珠江水系,幾千年來,南來北往,集鹽道、官道、商道于一體,乃至進京趕考、官員流放等均往來于此,使這里成為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南粵文化的交匯處。豐富的文化底蘊,對于研究宗教、歷史、紅色、詩詞、科舉文化,起著積極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