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書畫還原有溫度的歷史 「文化中國:丹誠相許——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藝術文獻暨廖安祥捐贈書畫特展」落下帷幕

書畫還原有溫度的歷史 「文化中國:丹誠相許——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藝術文獻暨廖安祥捐贈書畫特展」落下帷幕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1-10-11 08:56:52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七月十五日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開始的「文化中國:丹誠相許——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藝術文獻暨廖安祥捐贈書畫特展」昨日已落下帷幕。在本次展覽中,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胡繩、夏衍、蔡楚生……這些在中國文化星空中熠熠生輝的名字,由其書畫作品真跡和歷史圖文資料串聯交織, 一場發生在粵港大地,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愛國愛港人士以及華人華僑參與的「文化名人大營救」得以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本次展覽不僅用史實還原了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也用「梅州大俠」廖安祥的藏品,展現了歷史事件下的人文情懷,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1633913626718118.jpg

 精心策展獻禮建黨百年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全國各地的美術館都因此在策劃相關的展覽,何香凝美術館也不例外。幾經權衡,策展人決定選擇了1941年在香港進行的「文化名人大營救」作為主題,並以大營救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梅州大俠」廖安祥為線索人物,將這些文化名人的作品串聯在一起,舉辦一場既能突出建黨百年主題,又能突出文化深度,還能兼顧地方特色的展覽。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日軍認識到要扼殺中國人民的抗爭意識就要剔除他們的精神支柱,於是便將矛頭指向了當時身藏香港島,堅持抗日發聲的一眾文化名人。為了營救包括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蔡楚生在內,多達800餘名的抗日文化人士、愛國民主人士及其家屬,周恩來帶領並部署多方力量,由廖承志等組織實施,成功完成震驚中外的粵港「秘密大營救」。

 1633913643619191.jpg

 在這次行動中,一位積極協助革命工作的愛國愛港人士、人稱「梅州大俠」的廖安祥做出了卓越貢獻。廖安祥既是一位成功的香港商人,也是一個共產黨員。他以俠骨丹心、無私無畏得到了眾多獲救名家的欽佩景仰,紛紛揮毫潑墨以贈,共有何香凝、柳亞子、郭沫若、茅盾、劉海粟、耿飈、黃鎮、范曾、錢松岩、婁師白、吳作人、李可染、董壽平、關山月等名家的力作共103件,堪稱珍品。廖安祥在他86歲那年將這些作品都捐贈給了梅州的嘉應大學(即今嘉應學院) 收藏。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46件,這也是這些作品首次公開。

 策展人王一竹向本報記者表示,她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在廖安祥後人處的一本舊圖錄中看到了103幅作品的全貌,涵蓋了諸多文化大家藝術生涯中的重要作品。這麼多流派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匯集到一個人手上,那麼這個人身上一定有值得深挖的故事。於是她開始以這些書畫入手,收集文獻古籍等第一手資料,期待以此還原一個生動的大營救和廖安祥其人。

 為了辦好這次展覽,王一竹、余湘智兩位策展人查找了東江縱隊的許多資料,也去了很多不同地方進行深入調研,重走當年營救之路,並且採訪了參與營救的東江縱隊隊員的後人,參考了80多本書目,力圖完整、清晰地展現當年文化大營救波瀾壯闊的情景。整個選題籌備了半年之久。

 歷史與人文雙線展覽備受好評

 這些辛苦都沒有白費,本次展覽取得了極大成功。王一竹表示,展覽期間,除了深圳市民,還有一些老人專程從深圳周邊城市過來觀展。很多年輕人、海歸,自己看完又發動他們的同學來看,他們都不知道原來深港地區還發生過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他們也是深受教育。還有很多的志願者,他們自發地來為參觀者進行導覽。並且本來此次展覽應該在9月15日結束,但由於市民的強烈呼籲,展覽延期至了10月10日。

 據統計,展期之內,何香凝美術館總共有重要接待56場,機關黨委來進行黨務學習的有21場,傳播人數接近三萬人。此次展覽還搭配了多次公教活動和一次北京大學戴錦華教授的講座。戴錦華教授的講座名為「大時代·電影與人」,講的就是建國初期大導演蔡楚生的事,而蔡楚生正是當年被營救出的文化人士之一。這些活動每次都是座無虛席。

1633913663115635.jpg

 參與救援的東江縱隊隊員盧偉如之子前來觀展

1633913697355040.jpg

 戴錦華(中)在講座後與觀眾合影

1633913712553581.jpg

 志願者向孩子們解說救援路線

 何香凝美術館副館長程斌向本報記者表示,整個展覽其實是分為兩條線,第一條線是關於整個文化名人大營救的歷史線,這裏面包括文獻、史實、圖片等,力圖還原整個事件的歷史面貌;第二條線就是廖安祥的藏品,廖安祥在大營救中出錢、出人、出力,起到了巨大作用,而藝術家們給他的回贈書畫,則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不但見證了這個事件,也見證了他們之間的友情,使得整個歷史事件散發了濃濃的溫情,讓參觀者隔着時空也能感受到。

 深圳美術協會副主席張闖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這次展覽從藝術的構思與展品的呈現方面都體現了很高的水準。首先,它所要呈現的是香港的「文化名人大營救」,由這個背景引出了展品的捐贈人廖安祥,這讓展覽呈現了歷史史實與愛國主義;然後,通過廖安祥的事跡以及他與藝術大家們的交往所得到的藏品,又為觀眾呈現了高水準的藝術盛宴。可以看到,這些作品的作者,有何香凝、柳亞子、關山月、啟功,這些都是近現代中國的文化大家,水準都毋庸置疑。作品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美術意義,兩個意義結合在一起非常難得。比方說何香凝女士送給廖先生的牡丹配紅梅,啟功先生送給廖先生的竹子,裏面都飽含有濃濃的民族氣節,也是他們革命友誼的見證,非常難得。

1633915294630038.jpg

 耶魯大學深圳校友會秘書長鄭女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耶魯大學深圳校友會受會長感召,組織了一次對「丹誠相許」展覽的參觀。大家都對廖先生在「文化名人大營救」中的赤誠丹心和奮不顧身所感動。感恩前輩們的為民族大業奮鬥,留學生們應用同樣熱忱興國安邦。

 展現港人與內地命運相連的熱血篇章

 本次展覽也受到了香港各界的關注,王一竹表示,由於廖老先生曾是香港亞洲貿易公司的董事長,所以此次展出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關注,特別是與廖老先生有關的家族,以及與廖老先生有過交往的人士。由於疫情原因,這些關注展覽的香港人士無法來到深圳參觀,其實是有些遺憾的,但他們也能通過媒體渠道了解此次展覽的盛況。如果不是疫情原因,這個展覽也可以搬到香港去,反響肯定也會非常熱烈。

 程斌認為,這次展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於文化人士的重視,1941年,當時仍是在國共統一戰線期間,中國共產黨自發地去保護中國的文脈,營救在香港的800多個文化人士,這體現出我們黨與文化人士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情感。可以看到,後來新中國文化界的半壁江山都由這些被營救出的文化人士所支撐,這麼看來,當初的營救行動是十分高瞻遠矚的。此外,營救行動發生在香港,香港同胞在此期間也出力甚大,廖先生也是香港人,這體現出香港與內地在命運上擁有共同血脈,愛國之心一樣熾熱。

責任編輯:趙桐曲 書畫還原有溫度的歷史 「文化中國:丹誠相許——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藝術文獻暨廖安祥捐贈書畫特展」落下帷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