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在凱里召開

2015-11-16
来源:香港商報網

 

 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現場

 貴州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劉曉凱致辭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許入介 報道:11月16日,主題為保護、傳承、發展的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在凱裡召開。來自100位國內外傳統村落保護著名專家學者,120位致力於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企業家代表出席峰會。

  開幕式上,貴州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劉曉凱在致辭中說,傳統村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文化景觀,是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民族地域特色,維系著中華文明的根,更寄託著中華兒女的美麗鄉愁。長期以來,貴州省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開展了傳統村落調查,實施了一批保護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26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62個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入選數量分別居全國第2位和第1位。

  大美黔東南,被譽為“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有276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占全國的10.8%,是中國傳統村落分佈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區。我們將更加注重規劃引領,抓緊編制實施“十三五”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防止粗制濫造,禁止過度、隨意開發。將更加注重功能完善,尤其是防火設施的建設,提高村民生產生活設施的安全性舒適性,讓村民更多更好融入現代社會,分享現代文明發展成果。將更加注重生態保護,統籌好新型城鎮化和傳統村落保護,加快創建一批生態村,守住耕讀文明和田園生活,讓山水、田園、村莊、城鎮共生共榮。將更加注重文化傳承,保持村落空間、文化、價值的完整性,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手段,讓村落文化傳承下去、傳播開來。將更加注重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山地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產業,實施民族民間文化產業發展計劃,讓傳統村落更加美起來、活起來、富起來。

  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傑在致辭中說,近年來,貴州省高度重視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按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傳統村落保護的核心目標,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傳統村落調查、完善保護法規、建立協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積極探索創新傳統村落保護新模式、新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呈現出良好的勢頭。目前,貴州共有426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占全國的16.7%。貴州的傳統村落傳承延續著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全國傳統村落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貴州省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是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具體舉措。我們相信,只要貴州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切實抓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將“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作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平臺,著力打造貴州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品牌,讓多彩貴州風行天下,讓傳統村落更加美麗,留住更加美好的鄉愁。我相信通過這次峰會,一定能夠匯聚起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破解城鎮化過程中傳統村落保護難題,使我們能夠處理好在現代化推進與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關系,找到一條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又能留得住山水、記得住鄉愁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各級各界應立即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工作,這使中華民族這一珍貴的農耕文明和自然資源遺產在發展中得到傳承,在傳承中得到不斷發展。

  開幕式上,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龍超雲女士宣佈“貴州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聯盟”成立,並為“貴州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聯盟”授牌。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龍超雲為“貴州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聯盟”授牌

  阮儀三先生發來賀信說,傳統村落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 ‘博物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系著中華文明的根,更寄託著中華兒女的美麗鄉愁。並衷心希望通過峰會這個平臺匯聚起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破解傳統村落保護難題,使我們能夠處理好在現代化推進與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關系,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現代生活的期待,又能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峰會上,來自義大利、德國等8位國際上知名的社會學、人類學專家應邀出席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宣讀《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宣言》,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朱光亞宣讀《推動黔東南苗族村寨侗族村寨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倡議書》。

  據悉,黔東南州內有自然村寨3900多個,其中500個納入中國傳統村落備選名單,276個村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占全國2555個的10.8%。侗族大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服飾、苗族古歌等72個項目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確定的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本屆峰會主題為“保護·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明的對話”,旨在體現貴州傳統村落特色,彰顯貴州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村落的理念,也將全面體現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獨具魅力的少數民族文化,介紹黔東南州在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责任编辑:刘宇婷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