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本地新闻

调研团队深入广西十万大山调研

2018-07-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发现野生菌。

考察金花茶培育基地。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馨瑶、实习记者赖杰昌、通讯员盛慧娟报道:7月17日,由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三名博士和浙江海洋大学的三名研究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就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

  据了解,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邻近南海北部湾,紧靠中越边境,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002年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群山绵延,峭壁林立,富涵丰富的动植物、景观以及水资源,对调节当地生态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更是一块研究生物多样性从而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活化石”。

  据悉,保护区不乏各种各样的药用植物资源,调研团队重点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其中,最常见的是具有消积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的野牡丹。据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刘有军介绍,紫色的野牡丹非常常见,白色的野牡丹却非常稀少,作为十万大山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药用动植物、真菌资源面临着基础性研究薄弱、本底不清等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李博士、湖南农业大学余博士分别指出,应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加强科研项目合作,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进一步为保护区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十万大山的地方社区和原住民发挥更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时,在植物利用方面,可以通过肉桂环割,纵割等割皮方式提高植物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持续发展。

  随后,调研组来到十万大山东南部的上思县金花茶育苗基地、白鸟乐园景区。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认为,上思县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位置独特但旅游经济不景气,主要和上思县的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有很大关系。他们建议,上思县首先以森林康养为主题,重点加快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皇袍山景区、百鸟乐园等景区提档升级,其次规划建设观光慢行通道等一批康体设施,着力培育“旅游+运动”“旅游+医养”等新型产业发展集群,打造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森林康养”旅游综合体。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