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地市简讯

高寒地區也能發展“紅富士”

2018-11-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今日海雀遠眺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張涵坤 報導:11月17日,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新聞媒體採訪團赴“畢節試驗區設立30周年成就”採訪活動,第七站來到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在這里,山旮旯種出金蘋菓,100個木耳種植大棚即將分配給農戶,當地群眾正在奔向脫貧致富小康路。
 
馬正安在木耳基地接受採訪
 
  村民馬正安告訴記者,他家以前靠種包穀為生。自從村里種了蘋菓,他在蘋菓基地看菓園、割草,每天120元,一年有15000元收入;參加本村護林工作,年收入10000元;在本村食用菌大棚基地務工,年收入20000元;入股“特惠貸”,年分紅3500元;養雞廠,年分紅2727元;一年下來共有收入5萬多元。
 
  “過去,一家人一年收入不到6000元。”馬正安說,現在吃穿不愁,生活美滿。因為身體原因,他沒有兒女,扶貧政策的到位,讓他解除了養老的后顧之憂。
 
海雀“紅富士”蘋菓
 
  採訪中,海雀村村干部介紹,海雀村從過去的“苦甲天下”到“林茂糧豐”。海雀村引進企業種植矮化蘋菓500畝,覆蓋農戶222戶。這種矮化蘋菓是從山東引進的5年苗,每株300元,每畝種約100株,每畝成本苗3萬元,種植后第二年就有收益。蘋菓種植后第三年,畝產可達5000斤,第四年進入豐產期,畝產可達8000斤以上。
 
  河鎮鄉人大主席、海雀村黨委書記詹以香告訴記者,今年,海雀村食用菌種植大棚占地100畝,覆蓋農戶200戶。項目的建成解決了100人的就業問題,既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又可帶動本地運輸業、服務業、加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了就業機會,尤其是提高農村婦女的勞動就業機會,加快農村婦女知識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
 
海雀村近觀
 
  詹以香在海雀村已經工作了10年。他透露,目前,河鎮鄉全鄉種植矮化蘋菓近1萬畝,今年掛果率約一半,預計明年為盛產期。值得一提的是,海雀村今年的蘋菓供不應求,在豐收前已被一家公司預定,用於印字在蘋菓上做廣告。談到為什么要引進五年期的蘋菓樹,不從小樹苗開始,他說,老百姓等不及。
 
  相關鏈接
 
  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是一個傳奇人物,因為他,海雀成為全國聞名的脫貧攻堅典型。新華社貴州分社原社長劉子富六次採訪海雀村,從1985年到2014年,在不同時期與文朝榮的交往中,他發現文朝榮身上一直閃耀著焦裕祿精神,他說:“文朝榮就是‘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仆情懷,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一直深深地感染著、鼓舞著、鞭策著我。”
 
  文朝榮,男,彝族,貴州赫章人,1941年10月23日出生,2014年2月11日去世,享年73歲。197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1997年任赫章縣海雀村黨支部書記,2000年至2014年2月被聘為海雀村黨支部“名譽書記”。文朝榮同志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下來后,擔任義務護林員直至去世。
 
二十年前,村民住的茅草屋(仿造)
 
  文朝榮生前主要事跡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1985年,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朝榮根據這一思路,帶領全村群眾從100多公里外的地方找到苗木運回海雀種植。1987年到1990年,他帶領群眾連續種了3個冬的樹,使全村12800畝的荒山從風沙四起的“和尚坡”變成了萬畝林海,價值超過2500萬元,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委“全國綠化千佳村”。海雀村從試驗區建立之初到2013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3元增加到5460元,貧困人口從730人降到250人,人均占有糧食從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森林覆蓋率從5%上昇到70.4%,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3‰降為2‰。村黨支部先后被省、市、縣命名為“五好”基層黨組織,2011年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