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如歌歲月 紅色湘東

2018-12-20
来源:香港商報網訊

如歌歲月 紅色湘東

 
——錦繡瀟湘之文化湘東(上)
 
 
  來湖南旅遊,沒有走紅色旅遊線路,是不圓滿的。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湘人的先輩用他們的血與淚,把湖南這片土地,染得緋紅。偉人故里韶山、秋收起義紀念館、平江起義紀念館、通道轉兵紀念館、「半條被子」故事發源地沙洲村……湖南的紅色旅遊景區承載了民族之魂。
 
  而紅色旅遊景點最集中之地莫過於大湘東。大湘東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以平汝高速公路為主軸,全長482公里。平汝高速猶如一條炫目的絲帶,穿山越水,將平江、瀏陽、醴陵、攸縣、茶陵、炎陵、桂東、汝城8個革命老區、邊區,串成一串閃亮的珍珠,沿途不僅有平江石牛寨、瀏陽大圍山等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還有平江起義舊址、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等革命遺址。
 
  湘東好風光,湘東有故事。這片孕育了一群有膽識、有氣魄、有擔當的革命領袖與萬千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戰士的熱土,不應該被遺忘。
 
趙啟東 陳娟 何雯
 
平江起義紀念館
 
  平江站:橫刀立馬的硝煙歲月
 
  山環水繞,吞吐羅霄雲氣;英靈庇祐,孕育華夏俊傑。長沙北去約150公里,就是平江。
 
  平江,這裏曾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之一,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曾經率部在此舉事,其麾下所舉事之隊伍,後為紅軍日後主要力量。1928年7月,在彭德懷、滕代遠等人的領導下,國民黨湘軍獨立五師第一團發動了聲震全國的平江起義,至此拉開了平江的革命崢嶸歲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這裏犧牲了25萬名優秀兒女,其中被評為革命烈士的有2.1萬多人,佔湖南的五分之一;走出了52位共和國開國將軍和100多位省部級領導幹部,百姓都叫它「將軍縣」。
 
  今天,走進平江縣城,走進平江起義紀念館,仿佛又走進了那場震鑠古今的暴動起義,正是數十萬平江兒女赴湯蹈火、前赴後繼,才書寫了那段腥風血雨中的英雄傳奇。
 
  瀏陽:「花炮之鄉」的絢麗紅色記憶
 
  以「花炮之鄉」享譽盛名的瀏陽,在歷史上也孕育了如煙花般絢麗的紅色記憶。瀏陽是湘鄂贛蘇區中心區域,在這片歷史感厚重的土地上,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留下紅色足跡,走出了胡耀邦、王震、宋任窮、楊勇、王首道等黨和國家領導人。
 
  今天,當我們沿著先烈們的足跡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那段蕩氣回腸的歷史仿佛依然能夠浮現在眼前,大圍山鎮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錦綬堂、中共湘鄂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楚東山大屋、秋收起義部隊第三團駐地舊址圍山書院、劉家祠堂、上坪會議舊址都是那段記憶的見證者。
 
李立三故居清幽古樸
 
  醴陵:芬芳土地見證革命情懷
 
  和瀏陽接壤的醴陵,除了和瀏陽一樣盛產花炮,也是一片紅色熱土。醴陵這片芬芳的土地,不僅孕育了陶瓷古都的千年神韻,還滋養了一批熱血奮戰的血性漢子。這裏先後走出過左權將軍、李立三同志等老一輩革命人,有李立三同志故居、耿傳公祠、淥江書院、先農壇、東富寺、陳明仁故居等紅色文化旅遊景點十多處,是湖南省內紅色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隨便走進一個景點,就被撲面而來的英雄氣息感染。
 
  李立三故居清幽古樸,駐足在這裏時間好像悄然停止,讓人忍不住去了解什麼樣的家風和文化培養了一個時代英才;醴陵烈士陵園莊嚴肅穆,走進這裏,醴陵人民前仆後繼、英勇奮戰的英雄贊歌讓人動容;城區西山半山腰的左權將軍石像高大偉岸,抗擊日寇血染太行的英雄事蹟讓人肅然起敬……
 
  攸縣:萬山紅遍處遍是先賢蹤
 
  緊靠羅霄山脈的攸縣,在上世紀20年代以後的大革命浪潮中,攸縣人民前赴後繼,流血犧牲,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篇章。從這片英雄的土地上,走出了中國第一個工農兵政府——茶陵工農兵政府主席、解放後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譚震林、紅八軍政委蔡會文等著名共產黨人。「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漫長的80年過去,硝煙散盡,但那些豐富的紅色遺產,卻作為一筆寶貴的財富留給了今天。
 
  攸縣利用紅色舊址開發了以蘇維埃東衝兵工廠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景點,並恢復了兵工廠附近的紅八軍獨立師師部舊址、紅軍井、練兵場、戰壕、紅軍烈士墓、烈士紀念橋等。每一個遊客都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找到自己心中的紅色信仰。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是一座威儀的徽派風格院落
 
  茶陵:「紅色聖地」悄然崛起
 
  粉牆黛瓦,圓柱方檁,畫棟飛檐,馬頭牆高聳,一座威儀的徽派風格院落屹立於洣水河畔前進村。這裏是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也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筆下的「全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誕生地。
 
  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六縣之一的茶陵,是一片神聖的土地,這裏留下了大量的紅色足跡。茶陵人傑地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茶陵縣有3萬多人為革命獻身,佔當時全縣人口的1/7。
 
  當年的鐵血征程和壯懷激烈,如今已被濃縮進了一處處革命文物之中。工農兵政府舊址、紅軍村、紅軍牆、湖口「挽瀾」遺址等紅色遺蹟的興起,讓茶陵紅色旅遊風生水起。一件件紅軍文物猶如一縷縷陽光,照亮著革命隊伍來時的路,革命薪火已成為三湘大地不變的精神坐標。
 
炎陵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全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紅軍標語博物館
 
  炎陵:保存最獨特的紅色印記
 
  炎陵的紅色印記與眾不同。炎陵的紅色印記是那些斑駁的泥牆上的紅軍標語--這是炎陵人民最引以為豪的「紅色珍寶」。據統計,炎陵保存完整、字跡清晰的紅軍標語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全國絕無僅有。每一幅標語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在炎陵縣城中心,有一處佔地200平方米名叫「江家試館」的民宅,過去是江西人聚集的客館,如今是紅軍書寫標語密度最大的一幢房子。墻壁上書寫標語15處(組)25條、681字,其中一條標語完整地抄寫了「共產黨十大綱領」,共100多字,標語邊,「紅獨一師」的字跡清晰可見。這些標語被房主用石灰覆蓋得以保存,1986年翻修房屋時被發現。
 
  像這樣的故事,在炎陵縣極為常見。2011年,炎陵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全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紅軍標語博物館,採用國家修復敦煌壁畫的保密技術,對炎陵紅軍標語進行搶救性揭取保護。
 
第一軍規廣場
 
  桂東:探訪第一軍規頒布紀念地
 
  如果你不知道桂東,你一定熟悉第一軍規《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羅宵山脈中段的桂東縣滿山翠綠,映襯著散布其間的革命舊址遺蹟,訴說著流傳不息的經典故事:1928年4月3日毛主席帶領紅軍在沙田十八擔丘頒布第一軍規「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90年過去了,在桂東,男女老少依然都會唱這首歌。紅色記憶猶如歌聲一樣,遍布桂東每個角落。沙田萬壽宮紅軍宣講革命道理的戲臺,唐家大屋毛澤東迎還紅軍上井岡山時的居住地,新坊龍溪的偉人樹、八角亭,三臺山人民英雄紀念碑,美籍盟軍飛虎隊厄普丘奇之墓,都在生動地再現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傳奇。現在的桂東擁有幾十處革命舊址遺蹟,已經成為一個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為人們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堅定信念的生動課堂。
 
  汝城:追憶溫暖的軍民魚水情
 
  跟隨平汝高速的路線,來到湘東紅色旅遊的最後一站——汝城。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總書記深情地講述紅軍長征「半條被子」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汝城縣文明鄉沙洲村。
 
  「半條被子」的故事是汝城人心中最溫暖的紅色記憶。在「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故居大門旁,一塊紅底白字的「半條被子」掛牌,完整地敘述了紅軍與百姓魚水情深的故事。走進沙洲,看到古樸的房屋、淳樸的村民、莊嚴肅穆的祠堂,心靈仿佛可以得到淨化。
 
  今年,以「半條被子」故事為主線的沙洲紅色景區已經初具規模,以沙洲瑤族村為核心,包括周邊文市、韓田、秀水等村莊在內的景點,讓浮躁的心有了棲息之地。
 
  探訪紅色景點,重溫紅色記憶,是一節生動的人生之課。希望每一個踏上紅色之旅的人兒,都能找到溫暖與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