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自然在一起」——第五屆OCT鳳凰花嘉年華落幕

2020-06-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曉蕾 王靜抒 報導:六月盛夏,第五屆OCT鳳凰花嘉年華延續「自然在一起」的主題,規划了公共藝術、人文論壇、環境表演、公共參與四大板塊,共計十餘項活動。14日晚,來自文化、旅遊、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嘉賓來到華僑城體育中心旁綠地觀賞環境戲劇表演,隨後前往華夏藝術中心參加OCT Talk論壇,在一場長達6小時的「知識分享馬拉松」後,本屆OCT鳳凰花嘉年華主題活動在觀點的激蕩和思維的激揚中落下帷幕。
 
  據介紹,本次嘉年華除了城市異想計劃、夏月計劃、拋跑泡P.A.O運動會、迷你圖書館等線下活動,使市民能夠參與到這場與大自然的「約會」,還開拓了藝起自然療愈二部曲、創作藝術療愈、神奇的鳳凰花等豐富的線上活動,讓參與者即使相隔千里依然能實時進行協作與交流,尤其通過官方抖音平台的「24小時不間斷慢直播」和B站的自然音樂會live,OCTtalk林間十問論壇活動,打破了空間限制,讓公眾能夠時刻與自然相伴,療愈身心。
 
OCT Talk 林間十問

  以自然撫慰心靈
 
  在藝術療愈計劃中,藝術家李心潔和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小米分別指導藝起自然療愈二部曲和無障礙藝術療愈,參與者身處家中,便能手持畫筆跟隨導師深入淺出的引導走入廣袤的自然天地,逐步打開個人感官,自在地進行個人種子成長創作。除了獲得富有感召力的個人作品,參與者們在課後還表示「課程讓人放下防禦和壓力,好像經歷了心靈按摩,讓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感受到與世界的連接,這段時間長久宅家的沉悶也被一掃而空了。」
 
城市異想計劃-城市桃花源 親子搭建
 
  與自然相連,更與自然相伴。通過自然陪伴計劃設置於華僑城生態廣場、歡樂海岸海洋奇夢館、深圳歡樂谷、東部華僑城等7地的全天候直播攝影機,無數人在「OCT華僑城」抖音賬號與水母和火烈鳥相遇,聞鳥鳴蘇醒,聽蛙聲入眠,共度初夏美好的一周;攝影師李政德發出的夏月計劃-植物肖像創作徵集,則讓大家紛紛舉起相機,以身邊甚少被注意到的植物為主體進行創作,為它們拍下獨特肖像,延續與傳播生活中的種種美好時刻,激發大家關注並愛護身邊的自然。
 
環境戲劇-拋跑泡PAO運動會
 
  與往年相比,本次的自然音樂會首次在B站開啟直播渠道,聯合摩登天空旗下氛圍音樂廠牌 Sound Blanc白,為天南海北的音樂愛好者帶來了與自然融合的氛圍音樂 (Ambient Music)。特邀約L+R王璐 、廣州合成器音樂人mafmadmaf、小提琴手徐思博三位優秀氛圍音樂人,帶來了一場貼近自然環境的音樂享受。直播中不斷有樂迷發送彈幕參與互動,「今年以來都沒有機會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氛圍音樂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希望一切能儘快好起來,早日看到現場演出」,即使在不同空間,音樂與自然的力量也激起了受眾的強烈共鳴。
 
  為了彌補小朋友們無法出門自由玩耍,接觸新鮮事物的遺憾,本屆嘉年華以豐富的介質激發孩子們的自由天性。在藝術萌芽計劃中,小朋友們嘗試以身體模仿鳳凰花的形態、學習手工造「一座橋」、製作立體拼貼房屋等新玩法,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探索未知,通過實踐讓興趣自然萌芽。
 
迷你圖書館

  築造美好城市生活空間
 
  除了高樓大廈、摩登現代等關鍵詞,經過改造城市也可以遠離鋼筋水泥,充滿想像的樂趣。「城市異想計劃」邀請了內地知名藝術家朱湘、姚明峰、王葉子以及兒童建築機構「童築文化」、新銳藝術活動廠牌「不是羊群」,用藝術的方式激發了大家對城市的想像。公眾站在草坪上俯瞰天空,坐在圓形「波浪」上造起陣陣「微風」,平日平凡無奇的城市空間變得格外奇妙。
 
自然音樂會
 
  身處自然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協作精神也在14日的環境戲劇「拋跑泡P.A.O運動會」中被充分展現。在前一天的表演藝術教學工作坊後,未接受專業體育競技訓練的「參賽運動員」們在藝術家的引導下,做出自由隨性的肢體表達,讓表演現場的觀者用一種特殊方式重溫了奧林匹克精神。以「用一本讀過的好書,換一本有吸引力的書」為初衷,Little Free Library首次落地深圳,進駐本屆OCT鳳凰花嘉年華。活動期間,在華僑城社區里出現了5個迷你圖書館,5位深圳創意人作為館長各推薦10本初始書籍,在不斷的分享交換中,知識與人文像空氣般在社區中流動。
 
  多年來,華僑城在深圳打造了林海般的生態人居環境,對城市來說,當下這個久違的自然時刻,來自林間的及時追問與深思、舒緩的交流節奏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因此,今年的OCT Talk以「林間十問」為主題,邀請了劉慶元、蘇芷庭、沈少民、朱榮遠等十位活躍於文化藝術現場的作家、藝術家、設計師、人類學者、策展人,以「瘟疫時期,設計師可以做什麼?」、「我們是自然的哪一部分?」、「為什麼要尋找珠三角看不見的一面?」「自出版,是自娛自樂還是自作自受?」等十個設問為核心課題,分享灼見與靈光,對疫情衝擊下的自然與人、城市與人以及自然與城市的關係,展開了討論、追問與反思,傳遞自然與人和諧共生的人文價值。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